小
中
大
编者按:
2023年12月,由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策划编写的《“为人梯者”说——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编辑心声之二》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嫁衣者”说——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编辑心声》的姊妹篇,由52位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主编或编辑共同撰写,分享了他们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以来台前幕后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群体的心声。
一 和《国际法研究》结缘
我和《国际法研究》结缘始于2015年,那时候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龚柏华教授和我共同在《国际法研究》发表了我人生中的第二篇学术论文。《国际法研究》专业的审稿意见、编辑老师(李庆明研究员)细致的校对审核以及和编辑高效而愉快的沟通交流让我记忆犹新。经过编辑的加工,文章相较于初稿增色颇多。这次发表让我领略到了《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团队的热情、专业和高效。
2016年9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当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我没曾想过毕业后会以编辑为业,但我对编辑工作本身却有着几分热爱。刚入学时,我就应聘并顺利成为《人大法律评论》的责任编辑,之后在《人大法律评论》编辑部工作了3年有余。我主要负责国际法学科稿件的初审、联系外审以及约稿。由于我平时参加学术会议较多,和国际法学者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让我有机会约到优秀稿件。看到自己约来的文章被推荐为刊物封面文章,内心有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根据《人大法律评论》编辑部当时的工作分工,具体编辑校对工作由硕士生负责,这部分工作非常耗时耗力。由于没有参与烦琐的编校环节,我当时对编辑工作的理解可能并不全面。
2019年9月,我结束了在瑞士比较法研究所的访学,带着尚未完成的博士论文回国。回到中国人民大学后,我一边在导师韩立余教授的督促和指导下全力以赴修改完善博士论文,一边投简历找工作。或许是博士论文写得太过艰难,我对自己的学术理想产生了一些动摇。当时我的简历只投给了老家江西的几所高校,想着回老家生活和工作压力都会小一些。北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我一个都没敢投。恰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发布招聘公告,在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一个师姐把招聘公告转发给了我,并建议我勇敢试试。在师姐的鼓励下,我向国际法研究所投递了求职简历。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在2020年5月底我收到了《国际法研究》编辑部的回复,之后经过几轮面试和考察,终于被编辑部录用。此时,我还收到了几所高校的录用通知,都是教学科研岗,而《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则是编辑岗。当时的编辑部主任柳华文研究员跟我说:“做编辑是需要奉献精神的,你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我确实纠结了好久,因为自己内心是热爱科研的,而编辑工作确实会分散做科研的精力,二者兼顾并不容易。思考再三,我觉得自己还年轻,需要通过踏实工作去历练,这与自己的学术抱负并不冲突,学术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最终还是服从内心选择,决定到《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工作。
二 与《国际法研究》共同成长
(一)全面学习、参与编辑工作
得益于之前在《人大法律评论》编辑部的工作经历,我在审稿、约稿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不过,《国际法研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期刊,不同于其他学术刊物,尤其强调站稳政治立场。因此,在审稿过程中需要严把政治关,不发表错误解读理论和政策的文章,不发表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立场的文章。在编辑校对环节,需要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把关。编辑部主任曲相霏研究员整理了一整套编辑规范参考资料,打印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编辑部还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编辑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
曲相霏研究员是《国际法研究》的创刊编辑,她亲自给我示范了如何编辑一篇论文。当我看到曲老师编辑的文章里大片的修订痕迹时,心里很是感慨——编辑工作没有最细只有更细。不同于其他部门法文章,国际法文章有其自身特点,其中之一是通常会参考大量外文文献,这就导致有些国际法文章的语言表达非常拗口。确保语言表达通顺是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实际上有不少作者还做不到这点。我在编校过程中通常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不太通顺的句子顺一遍,并请作者对所作改动进行确认,有些地方实在拿不准如何修改就批注出来请作者斟酌。有时会通过电话或线上会议的方式,把批注的问题与作者逐个讨论。这似乎是个比较高效的工作办法。
在编校环节,为了尽量查找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反复通读,而每个编辑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盲区,因此,《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实行交叉通读制度。为提高效率,出刊前一周左右编辑部同事会在办公室集体加班校对稿件,方便遇到问题当面沟通交流。我也从同事那里学习到很多高效而实用的编辑技巧。
文章刊发后,编辑部会在“国际法研究”微信公众号全文推送,并附上“编者按”、音视频,以促进文章的宣传推广。我们学会了视频剪辑加工,发现视频推广是一个非常吸引读者的宣传方式。
(二)面临的挑战
《国际法研究》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原创性国际法专业中文学术期刊,在国际法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不过,由于当前学术考评机制的原因,很多作者并不会把自己最优秀的稿件首先投给《国际法研究》。近年来《国际法研究》的稿源虽有所改善,但是获得优质稿件的压力仍然存在。《国际法研究》一直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名家约稿,另一方面在审稿过程中设法努力提高稿件质量,与作者就修改意见反复沟通,有时甚至直接附上参考资料。大部分作者都能理解编辑部的努力和用心,积极配合修改,但也有些学者认为,《国际法研究》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仅为扩展版来源期刊(在有些单位甚至都不算科研成果),要求那么高似乎并不合理。幸运的是,有些学者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不仅认真打磨文章,还成了我们的审稿专家,而且审稿特别细致。为提升稿件质量,《国际法研究》编辑部从2022年开始举办“青年学者工作坊”,对编辑部初步选中的青年学者的文章集中研讨,集体加工打磨,培养青年作者队伍。
自入职《国际法研究》编辑部以来,我全面学习、参与了编辑部的各项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一名优秀编辑确实需要具备综合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持续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回想起我刚进入国际法研究所时的初心,我在编辑部工作这3年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不过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自己做科研的时间被压缩了。3年来,我虽然发表了5 篇论文,但这些论文都源自博士论文或博士论文的拓展和延伸。我还有其他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要研究,在完成编辑工作之余也在努力地阅读和写作,但碎片化的编辑工作(尤其是大量编务工作)常常使写作中断。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要想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做好科研,需要付出比单纯科研人员更艰辛的努力。
(三)见证《国际法研究》的成长
我很荣幸在《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工作的这几年见证了《国际法研究》的成长。2021年,《国际法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评奖中荣获“优秀学术期刊奖”,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21年11月,《国际法研究》刊文《论进一步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入选中宣部出版局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2023年,《国际法研究》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核心期刊,再次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此外,《国际法研究》还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20年度法学最受欢迎期刊”“2021年度法学最受欢迎期刊”“2022年度法学最受欢迎期刊”称号。近年来,《国际法研究》的影响因子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最新统计数据,《国际法研究》的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2.302,排名居国际法专业期刊的榜首。《国际法研究》所取得的上述成绩于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国际法研究》的成长离不开国际法研究所领导和所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心与支持,以及编辑部同事持续默默的付出。
三 以《国际法研究》编辑为业
《国际法研究》已成为国际法学人推崇的优质学术平台,一直受到国际法研究者的青睐,所刊载的论文代表了中国国际法研究的领先水平,为中国国际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在选题和组稿过程中,《国际法研究》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注重抓住学科领域内中国的特色做法,直面事关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重点选择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优秀研究成果。《国际法研究》刊发的部分优秀论文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摘编为内部要报,提交给决策部门参考。考虑到《国际法研究》的学术、咨政贡献和定位,编辑的角色不仅是为学者作嫁衣,同时也是为中国的国际法研究添砖加瓦,为中国国际法实践建言献策。有鉴于此,以《国际法研究》编辑为业更需要一份责任和情怀。
《国际法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把《国际法研究》办成国际法学界的标杆一直是我们编辑部的奋斗目标。于我而言,如何处理好编辑和科研的紧张关系,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说,我的建议是,要缓解期刊编辑的科研焦虑,需要各方合力为编辑提供支持,例如在科研项目的设立、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如此方能实现编研结合、相互促进。
作者:谭观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际法研究》编辑。
来源:社科期刊网,202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