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段威《民法重点法条、理论与案例》序言
陈甦
字号:

以动态的视角看待法律的形成与实现,呈现出在法条、理论和案例的构成系统中往复运行的律动轨迹。反映生活的案例,反映思考的理论和反映共识的法条,构成了人与法律互动的社会节奏。其动态结构是否合理,其顺时演进是否得当,反映了人的活力与法的活性之间是否形成有效的共振。案例是复杂多样的,既可发生理论又可证明理论,既可依法条析解又可为法条说明;理论是叠层多维的,既是法条的形成依据又是法条的适用指引,既是众多案例的抽象演绎结果又是个别案例的具体分析工具;法条是确定而不凝固的,既表达一定时期的理论共识又伴随不断丰富的理论演进,既是具体案例的适用依据又靠典型案例的标本阐释。试图掌握法律的人,无论是法律研究者还是法律工作者,都要熟练把握法条、理论与案例这三个解析法律的必要切入点。

法条作为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是法律规范体系的建构要素,也是系统掌握法律的重要节点。探求法条的形成之理,可以掌握法条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可以掌握既成法条对诸多相关理论的择取及缘由。探求法条的适用之理,可以掌握法条的应用功能,特别是可以掌握用抽象法条解析具体案例的方法与路径。当然,无论是探求法条的形成之理,还是探求法条的适用之理,都要以对既成法条的精准理解作为出发点。

在当前的法律教学与法学研究中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理论创新等同于找出既成法条的缺陷与提出弥补缺陷的建议,所以,许多法学著述为实现这种理论创新,得把现行法律先批判一遍,然后再修理一番。在为创新而创新的目的导引下,似乎形成了对法律的批判性阅读风尚,既成法条几乎永远是一件布满漏洞并等待打补丁的衣服。批判地对待法律是可以的甚至是应当的,这的确是使法律得以不断完善的必要态度,然而,对既成法条予以充分尊重基础上的精准理解,才是有效评价现行法律的必要前提。

为实现对民法重点法条的精准理解,本书作者做出了充分的努力。虽然民法体系浩繁复杂,民法理论博大精深,民法案例烟海繁星,但撷取民法重点法条以求甚解,未尝不是掌握民法的精要之道。参与撰写本书的都是青年学者,作为法学界的生力军,他们以充沛的工作精力与科研魄力,深掘立法之理,博集众家之说,彰显他们对法律学习研究的心得与成果。当然,也正因为本书的撰写者相对年轻,本书间或有欠缺老到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本书值得阅读的整体价值,也不妨碍我将本书推荐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