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基层减负 为干部卸下形式主义枷锁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叶远涛
字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决定把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减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

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听了基层干部的普遍心声,回应了广大基层干部最关切的问题,对基层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给基层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喜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第二是工作务虚不务实,重留痕,轻实效。会议多,填表多,检查多,上级发令,基层用形式主义应答;第三是问责泛化,工作开展不到位,简单把板子打到基层,这严重挫伤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为基层减负,就是要牢牢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斗争。让干部有为,就是要激励广大干部不懈奋斗,积极作为,让忠诚与担当同时兼备。

为基层减负,首要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病根之一就是干部政绩观发生了错位。要加强党性教育,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必须要牢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必须要牢记党始终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要时刻谨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教育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根除干部因政绩观错误导致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

为基层减负,重在构建科学考核和督查制度。长期以来,基层的工作考核制度部分趋于僵化,缺乏科学合理性。一方面,上级考核下级工作是否贯彻落实,以“是否开会”为指标,以“是否发文”为指标,务虚而不务实。上行下效,上有政策则下有对策,基层工作的开展不注重实效,以层层开会、层层发文为落实中央政策的举措,从而本末倒置,真正要完成的工作没有得到开展,基层干部忙于开会看文件而不下乡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督查检查过多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上面检查多,基层为督查奔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单位的督查检查,重复考核频繁。为了应付督查考核,广大基层干部每天忙碌奔走于各种检查督查,自己本分工作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执行。要为基层减负,就要让广大基层干部从繁杂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众多的督查考核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

为基层减负,根在完善问责与激励机制。不能让层层传导责任变成层层推卸责任,不能一有问责出现,最终都是板子简单的打在了基层干部身上。基层干部,工作强度大、待遇差、问责多,这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真正想干活的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那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突出政治标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8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要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从而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只有完善问责和激励机制,基层干部才能心无挂碍,义无反顾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只有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划清界限,卸下基层的束缚和枷锁,让干部担当有为,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扑下身子努力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甘肃省古浪县委副书记(挂职)】

来源: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