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今天是法学系201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的日子。我受法学系委托,代表各位老师讲几句话,时间是5分钟。
近几年,在法学所这间最大的会议室里,我数次参加研究生开学典礼。每次和新同学们一道聆听前辈、同仁、领导,或娓娓道来式的院史所史回顾,或激情彭湃式的人生励志教诲,或平铺直述式的读书与学问之道传授……。每每听来,都感觉是一次精神与心灵的洗礼!——尽管,我已不再如你们这般风华正茂、意气奋发。
今天,在这短短的5分钟里,我该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些什么呢?
首先,我要代表法学所、国际法所的100多位老师,表达我们由衷的欢欣和祝福:欢迎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法学所、国际法所与我们一同度过两年、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读书求知时光!祝贺你们历经数载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进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殿堂,为实现自己成为法律人的梦想继续奋斗。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我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对师生之道的感想与体悟。何为“师生之道”?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关于师道,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有一段话:“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道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为人之道,是老师对学生首先要做的。因此,同学们从老师这里收获和学习的,不只是法律科学知识及科研能力,还应当有精神品格上的领悟与熏陶。读研,会让你们获得更高的学位,但在做人的修养和品质方面也要与之匹配。高的学位和高的品德要兼得!
古人还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现代,这句话应当改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 用父母子女关系来形容师生关系,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充满着亲情和伦理之爱的关系啊! 在当代,即便是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之间,也要以朋友般的关系为基础,师生之间更是如此。朋友之间是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诚信、合作的关系。——当我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就会用一颗平等之心对待学生:在学生有困惑时,会耐心倾听,给予指导;在学生碰到困难时,会倾注爱心,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温暖;在学生犯错误时,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不同于本科阶段,你们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阅读经典;要以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容纳学术百川的胸怀,去探讨建设“法治中国”的良方与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互相学习很重要。你们要尊重导师但不盲从,一个不愿意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不敢赶上并超越自己导师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十个教师节里,我收到了许多已经毕业或正在读研同学们的问候与祝福。祝愿在座的和未到场的所有2014级新同学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这个有着良好师德师风的学术园地里,在今后的求学路上牢记“心正、行直、学精、思遂”所训,顺畅而充实、回味并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