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关门创卫凸显权力运行恣意
支振锋
字号:

原刊于《法制日报》2014年7月5日第7版

关门创卫,平日懒散怠惰,创卫一刀狠切,不依法律、不留口实,根源就在于公权力运行机制缺乏监督和制约

为争创卫生城市迎接卫生暗访组,因担心小店铺影响市容、影响卫生,影响创卫的效果,济南市仅凭口头通知就将百余餐馆店铺关停5天。还有餐馆因卫生不达标被责令拆掉招牌,等暗访组离开后再营业(7月3日央视)。

《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全国城乡,特别是大中城市、开放旅游区,要组织社会力量和有关部门,统一部署,有重点、有步骤地治理内外环境,增添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监督,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为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实际上,卫生城市也是群众的期盼。

央视披露的一项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希望城市环境有所改变。但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不仅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市民面貌等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也会成为地方官员的重要政绩指标。结果,不少城市轰轰烈烈搞创卫,百姓却群情汹汹不买账。央视一项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批评创建卫生城市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认为创卫可以促进城市卫生进步的,只有区区12%。

实际上,济南关门创卫绝非先例,更非孤例。2007年6月陕西渭南、同年7月河南洛阳,2009年3月河南焦作,都曾被媒体曝光过。而由于洗脸搽粉的迎考般创卫,缺乏长效机制和内在卫生环境的真正改善,也有城市刚刚创卫成功,就被曝出问题。因此,对突击创卫、关门创卫、应试创卫走形式主义的批评历来不绝于耳。

一方面,关门创卫、突击创卫、运动创卫,通过一考定终身获得卫生城市称号,当然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因为,卫生城市是一个全面、系统和综合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尤其是医疗卫生设施、城市绿化、给排水系统、盲道和无障碍通道等利民便民措施的完善;还包括一个城市的管理和执法水平,尤其是卫生观念、法制观念、制度体系建设、决策和执法机制与水平以及市民的卫生意识、文明程度,比如是否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养犬、不随地吐痰大小便等。而这些,皆非朝夕之功,更非一锤子买卖。一个城市,如果创卫时通过关停店铺、突击运动的方式实现了窗明几净、整洁卫生,但之后却是下雨就内涝、天晴就扬尘、便溺随处见、街道脏乱差,即便摘取了"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又能如何呢?

但另一方面,关门创卫中的"关门"更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不管是以前的陕西渭南、河南焦作,还是这次的山东济南,为了创卫,能够一声令下关停数百店铺,更体现了某些地方行政权力运行的恣意。道理非常明白,如果这些店铺卫生状况不达标,本就不应开业,即便开业了也应该检查整顿。而如果卫生状况达标、合法经营,那么就享有合法经营权、财产权和劳动权等法定权利,而这些权利非因法定原因都不得被随意剥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济南相关部门显然是在没有充分法律依据、亦未遵循法律程序的情况下,仅凭口头通知,就剥夺了数百店铺5天的经营权……

一声令下,而且是口头通知,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有违行政伦理。公权力的运行应该是有法可依、依法进行、遵循程序、有档可查的,应该光明正大、公开透明,除非法定特殊情况下,对行政相对人的告知怎能适用口头通知?因为口头通知不仅意味着非法,更意味着出了问题可以狡辩抵赖、逃避责任,其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巨大破坏,可想而知。

因此,关门创卫,平日懒散怠惰,创卫一刀狠切,不依法律、不留口实,根源就在于公权力运行机制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弊端。相应地,治本之策就绝不能再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而必须真正对症下药、果断除瘤。将权力关进笼子里、放到太阳下,以规范程序、透明行政、严格监督、切实问责,实现依法行政,确保权力的规范运行。

(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