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求知与求真
刘作翔
字号:

(注:此文系作者为其新著《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一书写的后记。此书已由方志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发行。全书74.3万字。)

 

 

有一句曾经很流行的话:哲学家不但要解释世界,还要改造世界。现在看来,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是解释世界,有时候可以间接地改造世界。这涉及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从研究类型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价值和功能大体上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种:历史研究的功能和价值在于还原历史事实和真相,其贡献主要体现为历史文献价值,某个重大的考古学发现或历史学发现,会改变既有的历史结论;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和价值则在于阐释世界和解释世界,穷究大千世界万物之原理,之道理,之规律;制度研究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是完善制度,改造制度,改造制度实践,间接发挥改造世界的功能;实践研究的主要功能和价值则首先是揭示和描述事实和真相,进而找出解决办法。以上四种研究的价值和功能有时各具特色,旗帜鲜明,但经常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由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求知和求真的过程。求知,即学习知识,追求知识。求知的最高境界是达致智慧;求真,即探求真知,获得真知。求真的最终目标是达致真理。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互为的关系:求知是求真的基础,知然后真;求真是求知的结点,真奠基于知。因此,知和真,就像两兄弟,谁也离不了谁。

在求知与求真的道路上,学习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知和真,都离不开学习。这个学习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浅尝辄止的,而是一个不断的,逐渐深入的,且终身的过程。我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一切可以启发我们思想、心灵、智慧的书、人、事学习。在学习中慢慢体会,在体会中进入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再行修正。不断学习,不断顿悟,不断获得觉醒。

除了虚心地学习,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是少不了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有很多方式。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我们每读一本书,尤其是读思想大师们的书,就是在同大师们对话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启迪着我们,他们在书中所展现的智慧熏陶着我们,营养着我们,滋润着我们,碰撞着我们。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知识,感悟智慧,陶冶心灵,满足精神。

除了这种间接的对话方式,直接的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可能是求知和求真道路上更加少不了的途径。人是社会的动物。思想是要交流的,在交流中会发生碰撞,在碰撞后会产生火花,这些火花点燃起的火光会照耀着继续前进的道路。

本书《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就是一本以"演讲与对话"为内容的特色鲜明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作品。该书是作者继《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出版)、《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之后出版的第四本法学学术文选著作,组成"刘作翔法学文选四部曲"。它选择了九个演讲主题,并围绕着每一个演讲主题所展开的在41所国内大学法学院校及香港、挪威、韩国等海外大学与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过程。在本书中,演讲内容约占五分之二篇幅,评议、提问与回答等对话内容约占五分之三篇幅。这些演讲与对话是从我的180多次的演讲和对话中选择出来的,1 以近10年的为主。早年的演讲和对话大都没能记录下来,但我至今仍保存着每次演讲时听讲者递交的问题和我自己记录下来的提问。我曾想如有时间,我会将这些问题以及回答整理出来,但因时过境迁,已经没了演讲时的那种现场感和气氛,很难还原,只好作罢。但这些对话所产生的影响并未消解,已经留存于和渗透于我日后的研究中。

学术演讲对大多数学术人来讲,是其学术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术演讲过程所呈现的现场感、交流感、对话感,以及演讲中的灵性,活泼,自由,挥洒自如,是其他学术形式无法替代的。每次演讲时,演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专注感动着你,他们的表情感染着你,他们对演讲中一些典型甚至怪异的案例所表达出的惊讶刺激着你也激励着你。早年的演讲,演讲者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的"讲"上,但到了后期,每次演讲后的评议、提问、交流和对话,成为了我最喜欢的部分。评议、提问和回答的过程,是演讲者直接地同听讲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过程,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此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地展现。对于一位演讲者来讲,这是一个最为享受的过程。以前听国外学术界有个说法:一位演讲者在演讲后如果没有人提问和反馈,说明这个演讲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随着演讲的逐渐增多和深入,这种感受于我日深。更为重要的是,听讲者有时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在研究和思考时所没有想到的,会激发你的思辨,更启发你对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在整理本书稿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发现:围绕一个演讲主题在多所院校进行的对话中,听讲者提出的问题鲜有重复,这引起我的好奇和思考:这是否从另一个视角证明了人的多元化存在以及人的思想多样性的客观属性。我曾经有个观点:世界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思想的多样性等等,从最终意义上来自于人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存在。人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附随于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等,也就展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这也造就了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丰富多彩。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可能有很多类同性,但作为精神世界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这种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既是产生文化冲突的重要的和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解决文化冲突困境的文化宽容和文化包容理论的人类学基础。

本书后附有两个附录,一个是《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中所刊登的作者的介绍,一个是作者的作品目录。这两个附录大体上反映了作者30年的学术概况和学术生涯,记载了30年间作者走过的学术道路。其中"附录一"中所详列的在130多所大学和政法单位等的180多次的学术演讲访问活动和参加过的上百次的学术会议,既是作者的学术经历和学术生涯的组成部分,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那些邀请过作者的单位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每每想起这些出行和经历,使我感到丝丝暖意,其中的点点滴滴铭记在心。"附录二"中所详列的作品目录,既是作者的学术记录,也是想对这些作品的发表和出版付出过辛勤劳动的编辑老师和朋友以及所在的出版社、杂志和报社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冀祥德教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感谢方志出版社社科部主任冯松女士为此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书中提到的以及那些未知的同学对录音整理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学术的道路无止境。我们会继续前行。

 

刘作翔    

 

2014年4月5日于清明节假日

 

注:

1我的学术演讲生涯始于1994年。是年,我应河南大学法律系的邀请,赴开封讲学一周,开启了我的讲学生涯。此后的二十年间,我先后应邀在国内的130多所大学法学院系、政法单位以及海外的数所大学等发表学术演讲和举办学术讲座180多次。本书的"附录一"对这些大学和政法单位等有详细的罗列。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