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九州出版社 2015年5月第1版
字数:403千字 ISBN:978-7-5108-3419-6
一、内容简介
二战结束后,战争罪犯的审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现了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普遍追求。但在1946-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中,在“冷战”阴云的笼罩下,由于某些大国的操控、掩护,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严重细菌战罪行,最终竟没有被提起诉讼,主要细菌战罪犯也得以逃脱法网。
有鉴于此,1949年底苏联在其远东城市伯力城(Khabarovsk)就日军在战争期间“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对包括最后一任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等人在内的12名日本战犯公开审判。这场审判第一次全面揭示了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体实验、实施细菌战争等严重罪行,劣迹斑斑,令人发指。这场审判是二战以后,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细菌战罪行的国际大审判,开创了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争犯罪的先河,具有重大意义。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导致这场审判长期湮没,很少为国人所知。
《伯力城审判:沉默半个世纪的证言》一书,系根据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出版发行的《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中文版编校整理而成。该书记录了伯力城审判全过程,再现了预审、庭审、举证质证、终审判决等各个环节,资料原始,细节生动,国内罕见。本次编校整理,重版再现,并与该书英、日等文版本互校,厘正原书诸多讹误。不仅为研究提供难得史料,更希望世人不忘战争历史,共期和平未来!
二、全书目录
I 从“拒绝遗忘”到“正视历史”(代序)
IX 编校凡例
序 言/001
预审文件/003 起诉书 /003
被告与证人的供词/031
文件证据/129
被告和证人在法庭上的供词/176
被告川岛受审经过/185
被告柄泽受审经过 /201
被告山田受审经过 /209
被告西俊英受审经过 /219
被告梶冢受审经过 /225
被告佐藤受审经过/239
被告平樱受审经过 /244
被告三友受审经过/252
被告高桥受审经过 /256
被告尾上受审经过/265
被告菊地受审经过/272
被告久留岛受审经过/275
各证人受审经过/278
检验委员会结论 /322
国家公诉人的演词 /330
各辩护人的演词 /381
军事法庭判决书 /430
三、受审12名战犯名单
(一)山田乙三,1881年生,陆军大将,前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五年。
(二)梶冢隆二,1888年生,军医中将,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医务处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五年。
(三)高桥隆笃,1888年生,兽医中将,化学家兼生物学家,前日本关东军兽医处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五年。
(四)川岛清,1893年生,军医少将,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生产部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五年。
(五)西俊英,1904年生,军医中佐,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训练部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十八年。
(六)柄泽十三夫,1911年生,军医少佐,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生产部分部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年。
(七)尾上正男,1910年生,军医少佐,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第六四三支队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十二年。
(八)佐藤俊二,1896年生,军医少将,医生兼细菌学家,前日本关东军第五军团军医处长;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二十年。
(九)平樱全作,1916年生,兽医中尉,兽医,前日本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工作员;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十年。
(一〇)三友一男,1924年生,上士官,前日本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工作员;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十五年。
(一一)菊地则光,1922年生,九年级毕业生,上等兵,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第六四三支队医务实习员;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两年。
(一二)久留岛祐司,1923年生,八年级毕业生,前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第一六二支队医务实验员;判决禁闭在劳动感化营内,期限三年。
四、媒体报道
凤凰网:“《伯力城审判》出版 人类历史上首次对细菌战罪行的审判”,中国台湾网全文转载。
搜狐网:“《伯力城审判》5月出版 揭示日军细菌战罪行”,联合网、全民阅读网全文转载。
共识网:
澎湃新闻:5月新书精选“苏联如何审判日本二战战犯?”。
《北京晨报》:“不应被遗忘的伯力审判”,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北京晨报》:“珍稀的对日审判材料”,新华网、环球网、新民网、解放网、东方网转载。
《长江商报》沉默半个世纪的证言公开出版”,网易新闻转载。
《法制日报》:“再现伯力城审判全过程”,法制网、人民网、中国网、新华报业网、共产党员网等转载。
《新华日报》:“人类首次对细菌战罪行的审判——《伯力城审判》揭示沉默半世纪的证言”,东方网转载。
北京青年报:“珍惜另一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