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字号:

国际法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国际法研究所主要从事国际法领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问题研究,努力发挥党和政府对与国际法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智库功能。国际法研究所在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的领导下,实行联合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

一、历史沿革

国际法研究所是在法学研究所1959年成立的国际法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78年9月,国际法组改建为国际法研究室。2002年10月,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国际法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成立了国际法研究中心(所级实体机构)。2009年9月,国际法研究中心更名为国际法研究所。历任所长为陈泽宪、陈甦、莫纪宏。2021年7月至今,由两所联合党委书记莫纪宏主持所务工作。

二、机构设置

国际法研究所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别法等5个研究室,《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和科研处。另有3个非实体研究中心。2021年6月,院里依托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

三、学术研究

国际法研究所成立以来,在国际法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国际法研究所承担了大量的立法、司法论证和咨询任务,积极向中央领导机关、有关政府部门以及有关决策机构报送立法建议、研究报告或法律意见书,受到高度重视。

国际法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围绕中国国际法学“三大体系”建设开展高质量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2002年以来,研究人员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理念、“一带一路”法治化建设、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等主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发表论文数十篇。

四、学术期刊

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法研究》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国际法专业学术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扩展版)。

五、对外交流

国际法研究所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相继与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设立了正式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接受国外学者来所做访问学者。

国际法研究所紧跟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国际法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法治论坛等重要学术交流品牌。自2004年以来,连续主办了17届“国际法论坛”。

六、人才培养

国际法研究所与法学研究所共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在“科教融合”模式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建法学院,招收国际法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与法学所共同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国际法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亚洲国际法学会等国际组织任职,成为中国国际法学科发展的重要担当与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