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伍 斌:文化种族主义是美国种族排斥新话语
字号:

文化种族主义是美国种族排斥的新话语,是种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传统种族主义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文化等级成为区别人类差异、不平等、歧视的标准。当代美国最激进、最暴力和最棘手的冲突,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对立。这是一种新形式种族主义,试图通过文化差异解释族群对抗。

文化种族主义的基础是种族等级意识形态及其实践。它将文化与生物特征混淆,认为不同种族之间社会成就的差异更多是文化差异,而不是生物遗传差异。文化种族主义将文化差异绝对化,认为族群文化不易改变,因此可以分为优等或劣等。一些文化优于其他文化,不同文化从根本上不相容。文化种族主义不愿意容忍文化差异,认为白人文化“优于”其他文化,他者文化构成对白人文化的“威胁”,进而对少数族裔文化和宗教进行歧视和压制。

在文化种族主义实践中,文化界限的划定和使用往往以一种“自然化”的形式,暗示其基本不可改变。所谓犹太人的贪婪、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的暴力倾向、非裔加勒比人的高犯罪率或“东方人”的狡猾。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解释框架,用于“合理化”不同种族群体的不平等地位。

文化种族主义将文化特征本质化,是更为隐蔽和普遍的种族主义形式。文化种族主义将其他文化视为可能会污染主导文化的“威胁”。这种观点基于这样的假设:某些群体是民族文化的真正载体,是其历史的唯一继承者,而其他群体则是其“纯洁性”的潜在“威胁”。文化种族主义鼓励白人将自己视为“优越文化”的载体。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布劳特指出,文化种族主义者的任务是将西方白人国家对第三世界有色人种的统治“合理化”。

 

来源:《美国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