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国际法所成功举办第二期社科国别法坛——“国别法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探索”
字号:

 

20231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承办的第二期社科国别法坛“国别法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探索”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小妹研究员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副主任毛晓飞副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刘小妹研究员指出,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别法研究方兴未艾。随着中国的学术研究逐步摆脱他者化研究路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加强。在国别法研究的方法论上,要有意识地处理好个性和共性、国内和国际、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等四对关系。

 

 

 

第一单元 “国别法研究的基础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孙南翔主持第一单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主任姚佳研究员围绕 “国别法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范式更新”发言。她指出了国别法研究范式的兴起与特色,比较了国别研究与比较法研究、国际法研究的异同,并提出了国别法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与范式。她指出,国别法研究要突出国别重点、问题重点、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及时性和前瞻性。国别法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融贯中西,坚持问题导向,提炼标识性概念,加强互鉴对话,融入中国发展实践场景。在研究范式上,要明确学科研究对象,注重问题与国度的结合,突出国别法与比较法、国际法的差异,形成自身的内在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李晓辉教授以 “区域国别学兴起与比较法中的国别法研究”为主题发言。她区分了比较法学术史上与国别法相关的两个概念:国家法(state law)和外国法(foreign law),指出外国法研究作为叙述的比较法构成了法律比较的基础作业。在区域国别学兴起的背景下,比较法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尤其是推动比较法律社会学和比较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应坚持自己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旨趣。新形势下的国别法研究应建立在新的起点之上,建立在独立的问题意识、话语范式和研究框架之上,以提升比较法学科的整体品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欢欣围绕“核责任问题与区域国别研究——以马绍尔群岛对美索赔实践为例”发言。她指出,“区域国别学”是以国际关系为基础的融合多学科、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的国际问题研究。马绍尔群岛核试验的遗留问题是“人类最残酷的环境不公正案例之一”。研究其对美索赔的曲折经历,既需要理解国际政治谈判、条约造法,也需要了解马绍尔群岛本国的立法与美国国内法相关规定,涉及对美国国内法庭、马绍尔核索赔法庭、联合国国际法院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司法或准司法程序的分析。复杂问题的跨学科性质,说明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必要性。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讲师罗粒仁围绕“国别法与国际法中的法律多元主义——以国际法渊源为研究起点”发言。她指出,法律多元主义是一个多学科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和研究的概念,从国别法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其核心理念和理论阐释有益于反思和解释现有的国际法渊源理论和国际法在国际性司法机构中的适用等问题。法律多元主义反对“国家法一元论”,强调“活法”和法律的碎片化等,这对于我们反思什么是法律,国际法是不是法,国际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国际法的法律体系是否存在等问题提供了交叉学科的视角。

 

 

 

清华大学地区与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悦围绕“清华大学的区域国别学和区域国别法研究”发言。他回溯了区域国别学的学术发展史,并分享了清华大学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建设经验。他指出,在19世纪之前,主要由独立于政府的个体学者从事地区研究;19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政府鼓励地区研究制度化发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结束,地区研究扩张和多样性增长,美国地区研究异军突起;冷战后到21世纪初,地区研究自我反思和收缩,尤其是在美国,地区研究的支出被大幅削减;21世纪初至今,地区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特别是在非西方国家兴起。

 

 

第二单元  “国别法研究的路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欢欣主持第二单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毛晓飞围绕“国际仲裁问题研究中国别法路径的探索与思考”发言。她以其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一带一路”法律风险防范与法律机制构建调研项目及区域性仲裁中心建设系列项目成果《国际仲裁中心发展与中国路径》为例,讲述了国别法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并强调国别研究应注意的五大方面:一是特别突出国别法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二是比较法研究是国别法研究的基础,三是结合其他法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四是研究结论首先用于解决中国问题,五是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培培围绕“美国会涉华立法行为对我影响及应对”发言。她指出,第118届国会涉华立法活动从提案数量、涉华议题以及提案议员党派等方面特点突出,并以众议院国会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的成立,指出国会在涉华议程设置的作用和影响。国会新一任议长的产生标志着右翼成为共和党主导力量,对华示强、推进战略竞争将成为府会、两院或两党妥协与勾兑的工具性议题,极端保守势力无底线制造更多中美冲突。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宏达围绕“中美经贸法律关系的新近发展与影响”发言。他指出,据中美双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也充分说明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近期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互动也显示出,两国经贸合作涉及的领域广泛,双方都有责任处理好这一关系。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双方应加强互利合作,减少摩擦对抗,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惠茹围绕“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边界的比较分析与法理反思”发言。她回顾了供应链人权尽责国际立法的新近实践、实施模式和发展趋势,并从比较法角度分析了欧美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在适用范围、义务内涵、责任形式等方面的核心法律争议,再从法理学角度对其立法边界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她指出,强制性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将对全球经贸秩序和供应链结构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应从政府层面、企业实践、社会参与、国际合作、智力支持等六个方面加以防范和应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晨阳围绕“欧盟法研究路径初探”发言。她指出,法治是欧洲联盟的基本价值观之一,这对整个欧盟的运行至关重要。在司法领域,法官既是“欧盟法官”也是成员国的法官,应确保他们在适用欧盟法律方面发挥作用,并能够与欧洲联盟法院实现互动。同时,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例,具体介绍了欧盟的立法程序以及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的各自职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倩围绕“中日韩民商事管辖权冲突规则的比较研究”发言。她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管辖权冲突规则,并就我国民诉法涉外编新修订分享了看法。她指出,为了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规则由刚性变为柔性并遵循统一的趋势。不方便法院、未决诉讼、禁诉令、选择法院协议和判决承认与执行机制是世界范围内采用的协调管辖权冲突的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涉外编的新修订虽然纳入了许多防止平行诉讼的机制,但是存在标准模糊、可执行性不强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进行完善。

 

 

 

闭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致辞。莫纪宏所长对国际法研究所和国别法研究室的成立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回溯,并结合现实需要强调了国别法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别法研究要下功夫,抓住重点,点面结合。在研究范围上,既要重视法律文化圈的宏观研究,也要重视类别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资源整合,向实用型、应用型方向发展,为国内提供法律服务。最后,从事国别法研究人员要多掌握几门语言,在实践中寻找出路,成为一专多门、出类拔萃的法律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宏达主持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