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2021年4月16日,首届社科国别法研讨会·涉外法治研讨会“中国海外产业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以俄罗斯为视角”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法研究所主办,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国际法研究所涉外法治中心承办。来自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商务部欧亚司、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黑龙江省司法厅、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中国诚通国际、中国华铭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国际事业俄罗斯公司、雪松科技创新发展集团、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等理论与实务部门的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
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国别法研究室筹备负责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毛晓飞副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她首先介绍了国际法所国别法研究室和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两个新设机构的基本情况,国别法研究室将主要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研究分析,涉外法治中心是国际法所承担国家智库任务,配合党和国家加强涉外法治研究战略目标而特别设立。中国海外产业园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成长,也不同程度地面临法律问题,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包含了更多的新元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在线上致开幕辞并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到访国际法研究所。他表示,研究涉外法治必须要研究中国境外的产业园,以防范法律风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希望与会代表能够互相提供经验、知识,共同提升国别法的研究工作,推进涉外法治理念的传播。
第一单元 “中俄产业园的合作共建模式”
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富成致辞并主持第一单元。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协同共创优质营商环境,支撑经贸交流健康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从百年新冠疫情中复苏发展,海外产业园就是一个载体。产业园顺利发展一是需要稳固产业链、供应链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园成为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通道;二是需要凝结两国营商环境改革红利,建设海外产业园的样本典范;三是可以考虑以公益性与社会化结合的方式建立中俄法律文本互通机制,建立相关法律服务专家库和机构库。
中国诚通国际(莫斯科格林伍德园区)总法务李松旭着重介绍了莫斯科格林伍德园区的历史与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物流、基金、贸易等,同时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包括俄罗斯法律的适用、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华铭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法务陈曦主要介绍了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位于莫斯科东北行政区,其功能定位是利用在俄积累的社会资源,逐步把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打造成中俄务实合作的展览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服务中心,为促进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交流、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振利从律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海外工业园区的价值,包括低成本、集成优势、集群优势等,但同时指出,园区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投资者决策风险、规则风险、对外投资风险等多方面。为防范风险,需要建立一套良好的权利救济机制,针对性地解决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纠纷及与政府之间的投资争议。
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部总经理助理史俊介绍了中白工业园区的筹建与发展情况,谈及园区的运作借鉴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模式,并十分注重实际的风险控制,发布了包括《中白工业园开发公司风险管控办法》在内的多项措施。
商务部欧亚司龙明艳副处长介绍了中国和俄罗斯产业合作总体的情况及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单元 “中俄产业园运营中的法律问题及争议解决”
黑龙江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处处长王展主持了第二单元“中俄产业园运营中的法律问题及争议解决”的发言和自由讨论环节。她表示,黑龙江省目前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打造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加强中俄法律服务共同体与涉外人才培养的工作,以进一步发挥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刘洪岩研究员从多个角度对俄罗斯中国产业园进行了分析,提出产业园发展实际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建议要防范风险,需做好前期的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并对接包括建筑、劳工等在内的多项标准,不宜盲目投入。
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金涛从仲裁实践出发,总结了中俄贸易中的几种典型纠纷类型,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在涉外仲裁服务方面总结经验,并表示哈尔滨仲裁委员会正在响应国家提出的提升我国仲裁话语权的号召,努力成为东北亚区域有影响力的仲裁机构。
雪松科技创新发展集团首席投资官李牧以俄罗斯投资为例,谈及“两个资源嫁接两个市场”和“周期逻辑”两大投资思路,认为可以将俄罗斯丰富而有成本竞争力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嫁接到中国的资本与消费市场,同时关注经济波动为投资人创造的机会。
中石油国际事业俄罗斯公司总经理王海燕谈到,俄罗斯的中国产业园有多种类型,无论何种方式,中方都需要加强法律方面的前置预防与后续处置能力。针对产业园区的共性问题,应当加强园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服务共享机制,同时注意收集与产业园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涉俄业务律师韩艺雪指出,在俄投资一定要深入了解俄罗斯法律、经商环境和贸易风险以及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如果贸然入场,可能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时间周期长,回报率较低,以及地方寡头利益集团和对俄制裁产生的等多个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卢森通对旅俄中国公民的有关身份问题进行了详解,指出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人往往会面临身份带来的尴尬或危险处境。目前俄联邦旅游局也正在建立统一的导游注册系统。在俄的中国公司雇佣当地中国公民时需要关注相应法律风险与变化。
自由讨论环节中,商务部条约法律司主任科员邹运和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主任科员孙一人结合自身工作就与会代表的发言发表了评论。
闭幕式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助理研究员、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秘书长任宏达主持闭幕式,他感谢今天所有到场领导与专家的热诚参与,表示会议就俄罗斯产业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助于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下一步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国别法研究室筹备负责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毛晓飞副研究员致闭幕词。她感谢与会嘉宾分享真知灼见,会议实则为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与法律界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智库平台”,相互交流了知识与经验,凝聚了共识。未来国别法研究室与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将就中国海外产业园在中东、拉美以及东南亚等地面临的法律风险与防范问题进一步开展研讨,希望继续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
会议在与会嘉宾的鼓掌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