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表彰
字号:

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组部、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授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10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瞄准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目标,加快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培养壮大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引导鼓励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受到表彰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带头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主动当好年轻人的领路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表彰。

 

 

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践行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以杰出的科研成就和优异的学术素质,在民法典编纂中发挥了重要理论先导、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为编纂民法典提供学理依据、学术倡导和立法建议,在启动民法典编纂上发挥积极作用;全程直接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为民法典的颁布作出了突出贡献;开创民法典研究新范式,为实施民法典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荣誉表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几代学人对中国民法事业的卓越贡献。从新中国民法典第一次编纂开始,民法研究室的前辈就致力于编纂以社会普遍结构和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又契合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人生与人心的民法典。他们筚路蓝缕,初心不改,在国家与社会双重转型期间的各个阶段,不断在理想与现实、古今中西之间调适,为一部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民法典奉献了心血、耐心和劳作。目前,民法研究室正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起草民法典各编的司法解释。下一步,还将在《民法典评注》基础上,通过“担保法”“合同法”体系书的创作,拾遗补缺,完善中国民法学体系,以无愧于这个荣誉称号。

 

 

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全方位拓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此次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029日头版,记者张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