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字号:

【期刊介绍】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优化法学学科体系。2024年1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正式将网络与信息法学列为法学二级学科,明确网络与信息法学是以调整网络与信息领域社会关系中的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
为进一步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推进网络与信息法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促进相关优秀成果的现实转化,《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创刊于2017年,汇集国内外网络与信息法领域理论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引领、推动、服务中国网络与信息法治发展。自创立以来,本刊注重对网络发展突飞猛进背景下网络与信息领域的法治研究,探讨解决理论与实务界的最新问题,交流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获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本刊常设“学术专论”“圆桌争鸣”“域外译文”“会议综述”“前沿报告”等栏目,并围绕网络与信息法治建设需要,面向数字法治、网络法治、智能法治、信息法治等设立不同专题,积极促进和繁荣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
【投稿要求】
1.稿件内容应与网络与信息法学密切相关,要求学术主题明确,结合实务,具备创新理念,符合学术规范。
2.向本刊投稿时,请作者在正文外另附一页详细写明作者信息,正文中不出现作者信息以便匿名审稿。作者信息须完整准确,包括姓名、中英文工作单位、学位、职称、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文章得到基金项目资助的,请注明。
3.论文类稿件一般应在1.5万字以上(含脚注),须有英文标题、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3—5个中英文关键词。摘要应简明扼要地陈述文章内容,不宜用“我认为”、“本文认为”等写法,不加注释和评论。
4.论文引证体例参见《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体例规范。不符合本刊规范化要求的来稿,将视为不合格稿件。
5.投稿采用电子版形式。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一律实行三审,匿名审稿;凡投稿三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的,即为不予采用。
6.翻译稿投稿需译者提供明确的作者授权函。
7.对拟采用稿件,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本刊有权进行技术处理。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书面声明。
8.本刊原则上仅刊登首发文章,反对抄袭、剽窃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由此给本刊造成不良后果的,本刊将追究责任。
【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cyberlawjournal@126.com(长期有效)
来稿邮件标题格式:作者姓名+作者手机号+稿件题目
《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编辑部
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