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李西霞副研究员参加暨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劳工组织涉华劳工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2022)”开题报告会
字号:

2024年5月25日,为深入挖掘域外文献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独特价值,为当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历史依据与现实启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域外文献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劳工组织涉华劳工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2022)”开题报告会在广州成功召开。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夏泉、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杨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传光,以及校内外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夏泉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运用域外文献研究中国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暨南大学具有深厚的“涉外”“涉侨”“涉港澳”研究传统,相信此次学术研讨对于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以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卓越访问教授王建朗,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陈红民,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义雄、袁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教授戴文宪,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抗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左双文,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刘增合等结合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域外文献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意义价值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在开题报告环节,首席专家张龙平教授,就“国际劳工组织涉华劳工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2022)”项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框架思路、研究重点内容、子课题构成、目前进展、预期成果、未来计划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子课题负责人及相关成员等介绍了子课题进展及相关机构的文献资料收藏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李西霞副研究员作为第五子课题负责人,介绍了该子课题的研究计划及研究进展等,尤其是从法律史和国际法的视角拟开展的专题研究选题。依据开题报告,该重大项目旨在系统收集整理1919-2022年间,国际劳工组织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所产生的各种中外文文献,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中涉华的重要劳工劳务专题开展学术研究,最终形成多卷本文献资料汇编。

由王建朗、陈红民、戴文宪、袁丁、左双文、刘增合、李振武等知名专家所组成的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论证、评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意义重大,对国际劳工组织涉华劳工史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与现状研究、对于推进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研究、对于完善中国劳工治理,推动中外劳工治理交流互鉴,为全球劳工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等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