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小
中
大
2025年11月12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防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室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资助计划纪检监察学重点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海南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莫纪宏研究员表示,本次研讨会内容充实、讨论深入,集中展现了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体现了务实高效的会风。与会专家围绕议题充分交流,提出众多建设性观点,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联合纪委书记、法学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和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原副校长肖金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谢增毅研究员表示,在当前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的背景下,召开此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有助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治腐败,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贡献学术智慧。他指出,反腐败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十分重要,希望相关学科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深入发展。

肖金明教授表示,有效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和群众监督的辩证关系,把权力运行置于制度和群众的双重监督之下。他强调,要加强纪检监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涵盖法律、科技、心理等多学科支撑的复合型治理体系,不断提升腐败治理效能。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室主任李忠研究员主持。

会议第一单元由李忠研究员主持。肖金明教授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成因及治理之道》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蒋来用研究员以《腐败变异:趋势与治理》为题,海南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董瑛教授以《新型腐败治理问题的初步思考》为题,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伟教授以《廉政研究:如何揭开腐败面纱》为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金成波教授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识别》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栗燕杰副研究员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发生机理探究》为题先后发言。
在评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邓子滨研究员对六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论。


会议第二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卢超研究员主持。成都理工大学副书记、纪委书记唐清利教授以《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的防治机制研究》为题,国家法官学院施新州教授以《把稳反腐败在技术与观念上的实践逻辑》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董坤研究员以《反腐败视域下监察强制措施的发展与完善》为题,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阳平副研究员以《金融领域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表现形式、成因与治理》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贾茵助理研究员以《世界银行反腐治理机制及海外反腐比较研究》为题先后发言。
在评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吕艳滨研究员对上述五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


会议第三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张锦贵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建芹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型与隐性腐败的治理挑战与路径创新》为题,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王希鹏教授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违纪违法犯罪认定》为题,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塔娜教授以《以数字纪检监察发展应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为题,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刘俊杰副教授以《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与腐败防治策略》为题先后发言。
在评议环节,海南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肖亚奇对四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议。

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小妹研究员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