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上海论坛
——法学·2023”主旨发言摘要
字号:

 

2023年7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上海论坛——法学·2023”在上海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法学话语体系建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建设以及宪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社会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和涉外法学、刑法和诉讼法学、新兴及交叉法学等领域的话语体系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主持了论坛的主旨发言阶段。

 

 

主旨发言人发言摘要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以《努力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为题,围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学的历史方位和理论逻辑发言。他指出,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学是由目前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决定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学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提供政理支持、法理依据和学理阐释,也可以为构建中国法学“三大体系”提供全新的价值引领、理论依据、科学方法,加快形成中国法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教授以《关于构建中国自主刑诉法学知识体系的思考》为题,指出构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刑事诉讼观,推进刑事司法的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坚定“四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要着力点。坚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自主化,不断强化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增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在法学领域以及世界刑事诉讼领域内的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新清教授以《诉讼法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以题,围绕中国特色诉讼话语体系发言。他指出,诉讼法学话语体系是诉讼活动发展形态和诉讼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述。诉讼法学话语体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诉讼实践规律的理论综合和逐渐升华。应进一步积极推动中国的司法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提炼符合司法规律的经验,创造出新的概念,丰富和完善诉讼法学话语体系。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为题,提出构建中国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他指出,构建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国宪法学的独特话语体系证成我国政治制度构建与变迁的正当性。将中国宪法学话语体系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成功实践相结合,阐释中国宪法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宪法学的话语权,论证中国宪法制度建设经验的世界意义。中国宪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宪法观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教授以《中国法学自主知识的概念体系建构》为题发言,提出了建构法学概念体系的逻辑线索。他指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体系由法律学的概念体系、法治学的概念体系、法理学的概念体系构成。应揭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及背后的道理、法理和哲理,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的标识性概念,并运用这些原创性的概念阐释中国生动的法治实践,从而把中国现象建构成一个理论事实,展示学术中的中国法治和理论中的中国法治,从而实现中国术语的“革新”和中国法学的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