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2021年12月4日,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立法学研究会联合举办2021年年会。两会的年会主题分别为“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宪法实施的实践与经验”和“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来自北京市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近四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为适应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本次年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在为期一天紧凑而充实的学术讨论中,学者们在“云端”各抒己见,联袂贡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本次年会由开幕式、学术研讨和闭幕式共六个环节组成。在开幕式上,北京市法学会机关党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李连旺代表市法学会致辞。李连旺副书记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立法学研究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立法学研究会莫纪宏会长感谢市法学会对立法学研究会的领导与支持,并表示立法学研究会将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之道,关注北京市的立法实践,为建设法治首善之区多做贡献。宪法学研究会李树忠会长感谢市法学会对宪法学研究会的领导与支持,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宪法实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理论界应当加以深入研究,为依宪治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智识资源。随后,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宝贵和立法学研究会拟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小妹分别代表两会做工作报告,报告经与会代表审议后获得通过。
学术研讨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主题为“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齐小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王磊教授梳理了十八大以来党对宪法实施工作的重大安排部署,认为这体现出党中央对宪法实施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傅思明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两个确立”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人民大学李元起教授指出,宪法学界对宪法的研究和宣传发挥很大作用,但当前很多关键性概念的定义仍然有待进一步厘清。天津大学熊文钊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基础,未来有必要充实和巩固这一基础。北京联合大学朱松岭教授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合宪性审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建议未来加强法规数据库建设,为依宪治国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第二单元主题为“立法的备案审查与宪法实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李忠主任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李松锋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备案审查职权配置的研究心得,认为应当根据政治性和适当性标准的审查特点为其配置更合适的审查主体。中国政法大学王理万副教授系统阐述了我国合法性审查制度的概念、体系和基准。北京师范大学郭殊副教授指出,各地应对疫情的多元化措施存在与宪法和法律相冲突的可能,对此有必要予以审查,以兼顾灵活性与统一性。中央民族大学郑毅副教授细致阐释了宪法上“中央的统一领导”的规范内涵。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陈明辉分析了社会主义作为宪法基本原则的科学内涵与规范要求。
第三单元主题为“党领导立法的实践与经验”,由首都经贸大学张鹏博士主持。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俞祺分析了我国广泛存在的区域合作文件的性质与效力。中国政法大学赵一单博士梳理了党领导立法在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首都经贸大学孙如意博士分析了功能主义视角下横向的立法分工结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李广德博士针对我国后疫情时代常规公共卫生的立法提出初步设想,江婉博士总结了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域外经验并指出其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
第四单元主题为“宪法原则与精神的具体展开”,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李霞副主任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徐爽副教授分析了中国语境下少数民族概念的独特性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飞龙副教授回顾了一国两制近些年的实践,认为当前中国宪法正在回到自身,逐渐形成具有一般性的中国法概念。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贾茵博士梳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行政法新发展,刘志鑫博士归纳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概念形成及其暗含的理论意义。
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年会在下午四时接近尾声,与会学者们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在闭幕式环节,莫纪宏和李树忠会长分别代表立法学研究会、宪法学研究会做会议总结。两位会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会和发言表示感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力量参与到学会活动当中,为建设法治中国和法治首善之区积极贡献力量,也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能够与大家相聚线下,继续共话宪法、立法与法治。
(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立法学研究会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