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首届奕朔圆桌会议——电子证据的司法实践”成功召开
字号:

 

2020年6月28日,“首届奕朔圆桌会议—电子证据的司法实践”在网上召开。圆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广州互联网法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共同发起并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广州互联网法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腾讯、蚂蚁集团、网易、奇安信集团、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务部门专家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

 

奕朔图标 

 

开幕式

 

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田绘致开幕词感谢各位参会的嘉宾,介绍以“奕朔”命名圆桌会议的深意。奕,是“神采奕奕”的“奕”,有重大、积累、光明的意思。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或者一天开头,常引申为时空的起点。“奕朔”两个字,与英文单词Ethos谐音,有精神气质之意。她祝愿奕朔圆桌会议可以承载各方共同的发展愿景与厚实的智识积累,通过线上研讨的形式共同打开互联网治理法治化的新时空。

 

第一单元:互联网产业与电子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姚佳主持第一单元研讨。

广州互联网法院执行局局长赖俊斌谈及电子证据司法认定的机遇与挑战。在信息化时代,证据种类越来越集中于电子数据形式,电子证据的固定、保存与应用服务也越来越普遍。区块链电子存证服务应用场景丰富,但需在规范管理、开放应用场景、降低收费标准以及普惠社会公众方面进一步完善。

腾讯法律创新中心负责人吴平平指出,在涉网诉讼中,电子证据认定难、采信难已经成为一个痛点。区块链存证是解决这个痛点的一个有效路径,当然,区块链未来仍将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法官进行电子证据认定。

蚂蚁集团法务专家李紫来表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于电子数据的存证提出了产业化的需求,以往存证可能是以页面截屏作为主要的方式,现在逐渐转化为对于后台数据进行直接的存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存证技术层出不穷。最高人民法院也正在打造司法区块链统一存证平台,以减少司法链的重复建设并积极探索多维度的应用场景。 

 网易游戏维权中心法务总监戚斯慧表示, 网易游戏在维权的过程主要会使用可信时间戳、电子取证平台以及自主设备等方式对侵权行为进行电子取证,而目前来看仍面临取证不易、成本较高、过程性证据难保留等问题。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务部副总经理高静指出,在直播平台加强版权治理中应当用好避风港原则,做好平台治理与监管并举。在电子取证方面仍以公证与司法鉴定的电子数据为主,做到内外有别、主次有分。在未成年人打赏问题上,采取事前审核用户身份、事中加强过程管理、事后注重优化投诉退款流程等措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第二单元:区块链存证与纠纷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毛晓飞主持第二单元研讨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研究信息部副部长徐之和表示,这几年,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不仅再是流行语,而是真正进入了争议解决的法律实践。仲裁的自治性、专家断案和裁决的跨国执行性等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等新技术有天然契合性,但在技术转化成本、对复杂仲裁案件的适用性以及仲裁庭对新技术的认知方面都会形成挑战,故区块链技术在仲裁中的运用需要律师、仲裁机构、仲裁员等仲裁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技术专家开展交流,协同合作。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立斌指出,目前,对于区块链电子存证与取证平台的界定、认证以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仍缺乏全国统一规范。这使得在为特定商业场景设计区块链电子仓单的交易架构时,难以获得官方证明以及认证。在实践中,区块链司法存证还需在事前存证、事中留痕以及事后审计等阶段逐步实现交易架构的安全防护。我们期待,在未来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等商业场景中,可以更多拓展事前区块链司法存证的可能性以及可行性。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徐信予认为,我们正在迈向数字司法时代,包括区块链和密码技术在内的新技术运用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这使得未来互联网法院的发展将更趋向扁平化与平台化,通过数据补位消除司法人力资源配置的错位。

奇安信集团华南区技术总监陈志华谈及,区块链天生带有安全光环,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安全隐患与漏洞,包括在开发层、管理层、应用层以及信息系统层面,因而需要在区块链信息系统规划设计阶段同步引入内生安全体系,在发生黑客攻击与安全风险时,安全系统与信息系统可相互协作、协同联动、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与防范风险的能力。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主任段莉琼表示,广州互联网法院的“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联合政法系统、运营商、企业、金融机构50余家单位作为存证节点,构建集数据生成、存证、验证、服务审判为一体的综合体系,为权利人提供24小时云端取证存证通道,推动电子数据真实、快速固定、合理采信,破解权利人举证难题,极大减轻了法官认定证据的难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数据与云计算研究所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和涛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存证有利于优化电子存证、取证、示证及质证的各环节,特别有助于提高电子证据的载体与数据层面的真实性,可提升司法效率,但同时也在完善标准、推广应用以及协同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

 

闭 幕 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廖凡感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和广州互联网法院对奕朔圆桌会议的大力支持,感谢对来自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和律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专家的精彩发言,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继续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各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