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竞争法治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字号:

【编者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逐梦前行、砥砺奋进,竞争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竞争法治逐渐完备,竞争机制日趋健全,取得骄人成绩。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形势带来新任务。当前,国内市场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考验,世界经济共同面临着全球化浪潮衰退和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挑战,亟需从法治层面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提升机构能力。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40年中国竞争法治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政、学、商三界法学人围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竞争法治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发挥竞争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新经济领域以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下的竞争执法等话题,开展思想激辩论和观点碰撞,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11月11日,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竞争法治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律出版社共同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通用电气、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美团、德恒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竞争法专家70余人参加会议。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新书发布,由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文学国教授主持。文学国教授指出,《中国反垄断法实施10周年回顾与前瞻》一书的发布也是为了庆祝王晓晔研究员70周年华诞,并特别感谢王晓晔研究员为中国竞争法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在本环节进行致辞。莫纪宏所长首先对王晓晔教授从事竞争法研究30来表现出来的为人、治学、品格、学风等表示崇高敬意,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王晓晔教授在数十载的学术生涯中,硕果累累。今天的研讨会,一方面,要学习王晓晔教授在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方面取得的重要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竞争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研究。

法律出版社市场研发部主任王旭坤女士对新书发布作了简单介绍。她特别强调,希望今后能够与政府、企业和学者共同努力,推动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领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

第二单元致辞环节由文学国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法所代所长陈甦研究员作致辞。陈甦所长从四个方面谈到了王晓晔教授对竞争法学的贡献,分别为:王晓晔教授对竞争法以及经济法理论上的贡献、对经济法制建设的贡献、对法学所学科建设的贡献以及王晓晔教授在为人和治学方面的的榜样作用。

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集人张穹对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竞争法治建设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简要介绍中国推行竞争政策的历程与取得的成就,接着分析了中国推行竞争政策的问题与挑战,并指出要通过完善规则、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竞争文化的普及、加强对管制行业的反垄断法使用等途径来克服困难,最后,他还谈论经济下行压力下竞争政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将竞争中立原则付诸实践。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局长燕军在致辞中介绍了其就职的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规范滞销与打击传销办公室)的职能以及近期开展的一些相关工作。他指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全面实施公平审查制度以及继续做好价格监管和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单元为主旨演讲环节,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主持。时建中副校长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向本次会议表示祝贺,向王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法学所表达了祝福。

首尾发言人是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徐乐夫副局长。他回顾了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时加入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历,指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下,过去十年基本确定了反垄断执法的法律体系;下一步将着力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反垄断执法体系,持续推进反垄断的执法工作,提升反垄断的国际合作水平等。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王先林教授高度肯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他同时指出,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竞争法需要不断完善,需要重点研究公平审查、执法体制、执法程序、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等问题。

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法学研究所所长方小敏教授选取了一个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发言。她指出,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受到反垄断法多元目标影响呈现出双重目标和双重角色,希望能够在反垄断法的修订立法上予以改变,以纠正目前因立法欠缺而导致的执法和立法背离的状态。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回顾与展望”,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盛杰民主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李青副局长的发言主题为“《反不正当竞争法》部门规章起草情况”。她表示,机构改革后促进了执法的衔接和协调,效率和优势大大强于以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时候。她同时指出,目前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有奖销售,互联网不正当行为等内容正在起草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刘继峰的发言主题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中的问题”。他从第12条的结构问题着手,阐述了对于12条中两个概括性条款存在的疑惑,并就“用户”概念存在的路径单一问题以及兜底条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韩伟讲师分享了他对 “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私益与公益”的理解。他指出,反垄断法有一系列成熟的规则和理论,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很难引入经济学分析,很难分析狭义公平;评价是否存在竞争是容易的,但评价公平是有一定难度的。目前,新法第二条仍然是司法实践主要运用的条款,但用第二条评价公平问题时也可能导致执法过多的问题。

  

在与谈环节,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宁立志教授列举了大量数据,对近几十年来反不正当竞争案件进行了整理。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创新与规制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剑对刘继峰教授、王先林教授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戴龙结合自己对于日本、韩国相关法律的理解谈论自己对于公平交易的看法。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公平竞争审查与反垄断法的构建与发展”,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晔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南开大学法学院许光耀教授。许光耀教授在回顾反垄断法学发展历程中首先对王晓晔教授在学科创立、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所作的贡献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他表示,当前我国在反垄断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足够积累,下一步要系统得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为世界反垄断法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吴汉洪教授跟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对西方产业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理解。吴汉洪教授指出,我国目前的产业组织理论还未统一、国际上在产业组织领域还缺少中国学者的声音、我国对经济规制或者社会规制的关注不够以及产业经济学需要回应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知识产权领域,数字经济领域,以及互联网领域。

北京大学法学院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教授平探讨了网约车细则的公平竞争审查问题。他认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向纵深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公平竞争审查中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需要做好评估工作;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向纵深发展。

深圳大学法学院叶卫平教授论述了公平竞争审查在地方层面实施的进展和存在问题。他从制度定位、实施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的完善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胡甲庆教授做了“反垄断的司法困境与立法回应”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反垄断法的司法困境,涉及立法与解释、实体法与程序法、证据规则与举证责任分配以及体制与机制等问题,且应当以统筹的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

    

与谈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王伟教授分析了规制市场竞争的三种路径,包括政治解决路径、司法解决路径和行政解决路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孟雁北则深入分析了她对于中国竞争政策实践道路的认识。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下的竞争执法”,由浙江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健教授主持。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首先从法理经济学的视角剖析反垄断处罚的结构理论。他指出反垄断处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反垄断的处罚至少有四种,包括禁止、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赔偿;法院倾向于赔偿,行政执法倾向于罚款,行政执法和法院执法都没有做到结构优化。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叶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他围绕移动互联网相关市场的界定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以及原有界定相关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通过改进假定垄断或者地域市场等测试方法来进行移动互联网相关产品的界定;有必要淡化相关市场的概念,直接根据结果和现有证据开展研究工作等。

阿里研究院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资深专家杨建辉分析了平台企业竞争的几个重要特点。他从平台经济的发展、平台的运行特点以及平台企业竞争的几个重要特点及在竞争法方面的意义等内容展开,提出平台企业的竞争是动态的、跨界的、差异化的、具有生态性以及全球性特点。

腾讯竞争政策办公室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的发言主题为“竞争、创新与产业互联网发展”。他指出,信息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信息匹配需求,还可以提升需求;二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是构建信任和信用体系。他还就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对竞争和创新的影响,与消费互联网的异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未来行业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构成一个产业森林,即共同发展、一起兴旺的产业森林。

京东法律研究院总监李丽从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的视角对大数据反垄断进行了分析。她梳理和分析了facebook信息泄露案以及德国滥用行为规制的现代化报告,并指出,界定是否存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要有行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不违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才违法。

    

与谈环节,武汉大学法学院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龚赛红教授,《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姚佳副研究员,《法学家》杂志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海放副教授等对发言人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孙晋教授表示比较认同杨建辉教授的研究结论,认为新经济条件下差异化竞争等手段是反垄断执法的较好选择。龚赛红教授对于立老师将总垄断损害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的理论表现出极大兴趣,并期待竞争法专家一起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未来市场。姚佳副研究员认为,虽然几位发言人多来自于实务部门,但是他们仍为我们的法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和样本。姚海放也从理论和实务角度逐一对四位发言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第七单元的主题为“国际经济新格局下的竞争执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敬东主持。刘敬东研究员首先对王晓晔老师及自己恩师陶正华教授表示了最真诚的感谢和祝福。同时,他指出,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研究竞争执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际法学界和竞争法学界共同努力。

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铁首先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域外反垄断风险评析”的发言。他结合自己参与过的多个中国企业在美国被诉和被调查的案件,分析了中国企业域外反垄断风险程度及判断风险大小的因素,并指出所有的管制都会带来成本,政府的执法成本会上升,企业的合规成本会上升,这是中国政府扩大改革开放、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化所不得不付出的成本。

腾讯研究院竞争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高芬基于Intel上诉案和利乐案,探讨了对于忠诚折扣分析范式的两点思考:一是欧盟法院推翻初审法院有关Intel忠诚折扣的决定,并不是对AEC或RRC范式的否定,同时认为Intel上诉案的发展不会对利乐案产生影响;二是忠诚折扣也可能构成差别待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黄晋副研究员则将竞争执法与当前的社会热点“人工智能”进行了结合。黄晋副研究员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积极和消极等两个方面的影响,立法者和执法者在未来应对人工智能给予必要重视。

  

与谈环节,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宗杰教授讨论了竞争中立问题,提出了研究的三个维度,即反垄断法的立法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竞争促进。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胜利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文广对几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并从域外管辖、竞争中立以及人工智能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研讨会的闭幕式由黄晋副研究员主持。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晔研究员作了大会闭幕总结。她对于今天出席会议的人员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是发展的40年,法律制度得以完善,大家生活显著提高,特别是2008年反垄断法也得到了实施;反垄断法,包括现在倡导的公平竞争审查,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垄断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涉及法律条文不完备、部分程序缺失以及执法机构的独立性等问题;政府、企业和学界应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提高公众对竞争法和竞争政策的认识,形成全社会推崇竞争文化的意识和理念。

 

本次研讨会在大家的精彩讨论和对中国竞争法治进一步发展的热切期待中圆满结束!

(供稿 林建荣 摄影 高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