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首届中国网络信息法治智库论坛成功召开
字号:

2018年6月23日下午,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办、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承办的“中国网络信息法治智库论坛”成功举行。

日前,经中国社科院批准,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正式成立了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本次论坛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来自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数十人聚焦“网络强国与法治强国”,围绕网络与信息法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助理兼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负责人周汉华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国际法所代所长陈甦研究员致辞。

陈甦所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该研究室的设立背景和人员构成情况。陈所长指出,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在筹建阶段已经有效开展了大量工作,期待研究室正式成立后可以在创新贡献、学术贡献、制度贡献等方面成为一个最优的团队,希望与会嘉宾可以为研究室的发展和智库建设出谋划策。陈所长提出了下一步法学所筹办“科技与法律”高端论坛的具体设想,对网络与信息法研究未来向科技与法律、人工智能与法律等领域延伸表达了殷切期望。

周汉华研究员介绍了与会嘉宾,并对会议的背景和主题做了说明,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和所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网络信息法学科建设、智库发展经验,探讨未来合作的各种形式。

接下来会议分两个环节进行主题研讨。各位嘉宾纷纷对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从各自视角就网络与信息法学科建设或智库发展分享了深度见解。

第一个环节的主题发言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李洪雷研究员主持。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认为研究室的成立在当前信息化、国际化叠加的二次现代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张守文院长还结合自己早年有关信息法的研究指出,作为后现代化法的信息法具有交叉融合的特征,立法和研究都应作出积极回应。张守文院长还介绍了北京大学在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并表示希望未来加强合作,把基础问题共同研究好,服务国家发展和法治进步。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介绍了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指出天津大学法学院借助天津大学计算科学等理工科专业优势,已经在互联网法律与政策研究、智慧法治等方面有效开展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孙佑海院长希望未来可以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在教育上联合培养、学术上联合研究,共同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卢建平教授从自己在法国求学时与法律信息学专业失之交臂的遗憾谈起,表达了对未来科学的个人兴趣,并介绍了有关犯罪统计的研究心得。卢建平院长还对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从国家智库定位,搭建信息开放、共享、互通平台表达了深切期许。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石静霞教授从国际法特别是国际贸易法的视角,分享了有关跨境数据流动、电子商务等话题的理解,提出要重视网络信息本身的国际化特征。石静霞院长也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在网络与信息法领域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教学情况,并将于今年9月设立专门的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机构。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指出,一些互联网领域是产业在前、法律在后,但是还有些领域要法律在前、发展在后,这对法律等上层建筑提出很高要求。鲁春丛所长还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区块链等方面介绍了数字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建议网络与信息法智库的建设要突出重点方向、国际视野、关键问题、中国特色。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教授介绍了自己从1999年就开始从事的电子商务法的研究,指出网络与信息法学科基础理论虽有法律支撑,但在调整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并以网络行为、数据信息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高富平教授还以十年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的任职经验指出,网络信息法人才培养既要有雄厚的法学基础,也要有其他相关知识积淀。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研究员结合自己和郑成思教授合作的实例,指出研究法律要既有法学的思维和优势,也要尽可能懂技术,强调网络信息法学研究要抓重点、前沿,也要突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动,还从专业视角分享了网络信息时代刑法理论、立法和实践案例的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教授分享了有关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内涵及学科归属方面的疑惑,并介绍了该院在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法律规制课程方面的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学峰教授介绍了北航在科技与法律的研究教学经验,认为网络信息法学科更多是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的平台,学科边界不一定能划定得非常清晰,可以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战略研究部副主任陈欣新研究员指出网络与信息法具有比较强的交叉学科性质,网络与信息法学教育要有新的教育思路,需要解决教育门户之见,并建议在网络与信息的相关立法中把有关技术立法和内容立法作出严格区分。

第二个环节的主题发言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支振锋主持。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徐卉研究员认为传统诉讼制度与司法制度已经受到信息技术较大冲击。徐卉研究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的在线纠纷解决方面的实践,指出信息技术解决了之前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在智能办案辅助系统等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期待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成立后,面对新问题能够在理论和制度上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编审(研究员)、《法学研究》副主编谢海定认为,网络与信息法的学科发展很可能不能以有关传统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学科发展范式为依据,应该开放得多、大胆得多。谢海定研究员指出,网络信息法学在知识类型上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在传统法律理论逻辑下有关网络建设发展和信息数据利用与保护的法律知识;二是网络信息发展对传统法律理论的挑战和改造。谢海定研究员还从法学期刊编辑的专业视角建议,网络信息法学的学者们不要把时间花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之类的讨论上,而应将重点放在传统法律理论、法治理论运用于互联网领域的具体问题上,重点探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法律理论的挑战。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席月民副研究员对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结合经济法学科的历史发展建议网络与信息法的研究避免陷入部门化陷阱。席月民主任认为,人工智能已经逐步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这些前沿问题要积极进行回应和研究。席月民主任还结合主管的法学系工作,就网络与信息法课程设计、考试评估等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加强同各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

中国政法大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教授对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发挥国家智库作用,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国家立法充满期待,并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在学生培养和就业、用大数据方法研究法律、跟踪国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监管立法方面的经验。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副教授认为,网络信息法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应当避免完全部门法化,当新技术、新产业改变社会生活时法律应当有改变也有坚守,强调智库建设要着眼于提供解决方案,并期待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能够建成平台型智库,连接一切、贡献一切。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战略研究部秘书长陈根发副研究员认为网络与信息法学已经有了如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固有研究对象和阵地,并以网络安全法为例指出,以后的网络与信息法的研究可能有一大部分是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包括要应对国外的网络政策和战略的挑战。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副馆长刘小妹副研究员认为网络与信息法在整个法学研究里应该定位为平台,应既有自己的团队、研究一些特殊问题,也要搭建一个学术交叉、研究交融平台。刘小妹副研究员特别指出,在宪法领域,网络信息法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冲击力非常大,具体可能体现在内涵、实现方式、甚至对应责任形式等很多方面,并以我国宪法上的通信自由为例分享了自己的专业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丁晓东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网络与信息法学科的认识,认为这可能带来对传统法律的重新理解,某种意义上甚至有可能是个一级学科的问题。丁晓东副教授还特别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研究院的科研经验。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刘晗副教授认为,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需要对有关技术至少其中的关键点、原理有一定了解,然后再考虑有关规则的研究。刘晗副教授还特别介绍了清华大学在计算法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经验。

最后的总结环节,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莫纪宏研究员主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原所长李林学部委员做总结。

李林学部委员在总结致辞时认为,会议讨论的问题很深入,这些问题可能带来法治的革命、甚至法学的革命。李林学部委员强调,在网络与信息社会或者网络与信息时代,传统的法学和法治的一系列的概念、方法、原则、逻辑都面临重大的、根本性的挑战,治理经过人治到目前的法治,未来可能进入新的境界,也许可以就叫网治。李林学部委员就智库建设发展特别强调,要坚持三点一线: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问题,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把它表达出去;智库要把战略研究、中期研究和单项研究结合,未来的发展应该更加加强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未来宏观的研究。关于学科建设,李林学部委员指出,一方面要看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看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李林学部委员寄语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把网络与信息法学、法治、学科研究好、发展好。

莫纪宏副所长认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安全问题,给法学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该尽快总结出符合时代趋势的法治原则和法治理念。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处长唐磊、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处长高飞、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制司调研员肖谋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处长孙宁、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禹、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许可、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张欣、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人事处处长孙秀升、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副研究员李霞、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研处副处长张锦贵、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人事处副处长陈立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经济法研究室副研究员金善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延超、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研究员吴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副研究员卢超、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商法研究室副研究员夏小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周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研处卢娜、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研处沈倩、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王绍喜、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王毅纯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刘灿华、时方、郑佳、李鹰等。

列席本次会议的媒体代表有南方都市报社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虞伟、新华网法治频道主编卢俊宇、光明日报记者靳昊、民主与法治时报记者王涵、经济参考报记者金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等。

经过四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本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网络与信息法研究的实体机构,设有网络与信息法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并培养各种类型博士后。研究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团队,现有在编研究人员5名,分别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原所长、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会长李林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助理、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研究员,吴峻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周辉助理研究员,徐斌助理研究员。研究室网络与信息法硕士导师组包括周汉华研究员(组长)、陈欣新研究员、支振锋研究员、陈根发副研究员、吴峻副研究员、周辉助理研究员。研究室欢迎有志于网络与信息法研究的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加入,共同为我国网络信息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 供稿)

相关报道:

南方都市报:首届中国网络信息法治智库论坛召开 专家共议网络信息法学科建设

21财经:中国社科院新设研究室 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专业正在前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