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法学所成功举办中国刑事辩护30年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国际研讨会
字号:

2008年11月1日-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司法桥梁与中国行为法学会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刑事辩护30年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昆泰大酒店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以及山东、四川、陕西、河北等公、检、法、司、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实务界人士,与来自国际司法桥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学术界专家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的研讨。

    在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戴玉忠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李林所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律师执业行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贵方先生、国际司法桥梁中国项目主任章凝华女士先后致辞。李林所长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改革开放与恢复法治建设30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历史使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也迎来了建所50华诞的喜庆日子。改革开放与中国法治建设30年,也是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恢复重建30年。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此次会议的召开可以看作是总结30年来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历史经验、展望中国刑事辩护发展未来的一次重要会议。建立中国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研究,是我们法学所承担的200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无疑是把握住了当前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研讨建立辩护准入制度等相关问题,探讨提高我国刑事辩护质量、促进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机制,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刑事法治、民主法治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学系常务副主任冀祥德教授主持。

    在主题研讨阶段,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刑事辩护30年发展状况及其展望”、“中国刑事辩护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刑事辩护质量的状况及其控制机制”、“刑事法律援助质量及其控制机制”、“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构建”六个单元分别展开了富有成果的研讨。

    多数与会代表认为,30年来,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刑事辩护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但总体上看,辩护制度不断前进的发展趋势是不容否认的。当前制约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瓶颈并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辩护的质量问题。而提高辩护质量需要建立起符合中国现实情况与国情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机制。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包括在法律援助领域建立辩护准入制度具有必要性,关键问题是准入制度的构建如何更为妥帖地适应中国的国情,因时因地制宜。

    法学所刘作翔教授、祁建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人员程雷博士参与了会议的研讨。其中刘作翔教授主持了“中国辩护制度面临的调整及其对策”单元的研讨,并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构建”单元中进行了主题评论;祁建建副教授、程雷博士分别就辩护准入制度与辩护质量的控制机制作了主题发言。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首次倡导建立辩护准入制度以实现刑事辩护发展模式质的飞跃的一次成功的研讨,有力地引导了我国刑事辩护领域的研究与实务工作。在闭幕式上,国际司法桥梁章凝华女士、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李贵方副会长先后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本次会议以及项目的主持人冀祥德教授总结了会议的研讨成果并介绍了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方向。

     (程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