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谢鸿飞研究员专著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
字号:

2021年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发布23项重大科研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谢鸿飞研究员专著《债法总则:历史、体系与功能》荣获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

 

 

高培勇指出,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聚焦新时代新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研究、阐释、宣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完成系列中央交办任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三大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组建“全面依法治国智库”“宗教研究智库”,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在新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21年是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有显著决策影响、学术影响、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介绍,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共完成专著近400部,学术论文5000多篇,研究报告近2000份,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百余种,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推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23项重大科研成果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

 

 

 

谢鸿飞研究员的专著《债法总则:历史、体系与功能》着眼于债法总则的历史、体系与功能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债法总则的立法史与学术史、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价值融贯功能与规范整合功能;通过梳理大量德文材料,辨析债与给付、债与责任的概念区分;论证内部体系融贯价值的方式、外部体系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并阐明动态体系理论对二者冲突的协调。另外,本书从宏观视角,阐释了债法总则的体系统合功能;从微观视角,研究了债法总则体系功能在统一返还请求权、连带责任、责任竞合等制度中的体现。本书尝试提出了未来债法总则规范的应然发展方向,或对立法和司法均有所助益。

 

附:23项重大成果简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一书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间,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记述了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二、《改革开放简史》

《改革开放简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客观呈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壮阔实践史,并重点概括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治国理政智慧和历史经验。

三、《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宝贵经验讲话精神,从不同领域回顾改革的历程,对改革的经验作出专业角度的解释,讲述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具体举措,探索相关改革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全面系统展示改革故事、改革经验与提升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力图揭示成功经验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至第三卷)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和第二卷系统呈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力图通过突出时间线、事件线、思想线和指导线,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马克思主义创立、形成及发展的完整过程,深刻揭示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探索的伟大历程和丰富的理论成果;第三卷则是站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和考察列宁主义,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俄国革命和俄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五、《马克思思想年编》

《马克思思想年编》是重温马克思丰富思想和历史功绩、展示马克思的理论和观点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该年编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文章、手稿、笔记等丰富内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展现了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和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为广大读者全面学习、科学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了导引。

六、《古本戏曲丛刊十集》

《古本戏曲丛刊十集》是《古本戏曲丛刊》的最后一集,收入清代乾隆至光绪时期的传奇、杂剧、作家戏曲集73种附1种。《古本戏曲丛刊十集》的出版,标志着《古本戏曲丛刊》全十集历时67年正式编纂完成。这套丛书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七、《白居易资料新编》

《白居易资料新编》(全十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完备的白居易史料集成,也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一部作家资料汇编。全书汇辑历代有关白居易的汉语文献资料,包括世系家族、生平事迹、版本源流、作品整理、真伪考辨、字义疏证、典故诠释、本事考证、鉴赏品评、背景介绍、诗意疏解、文旨阐发等,全面系统梳理白居易的历史影响,为白居易研究工作提供史料基础。

八、《克尔凯郭尔文集》(十卷本)

《克尔凯郭尔文集》(十卷本)是汉语学界首次直接从丹麦文入手进行翻译的克尔凯郭尔著作集,重点收入克尔凯郭尔的假名作品,辅以后期宗教写作的内容,全面反映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历程及其“间接沟通”的写作风貌,突出其作为“黑格尔之后”的代表性哲学家、宗教思想家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先驱的形象。

九、《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

《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全面系统总结考古学从石器时代考古至科技考古的重要发现、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新的研究理念和新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领域发展方向的前瞻等,是一部独具特色、名副其实的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百科全书。

十、《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上、下编)

《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上、下编)是2010—2020年在青藏高原开展的一系列田野考古创新工程项目研究成果的结晶,系统分析并深入解读青藏高原近十多年来新见的大量考古材料,提出并实证了“青藏高原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对完善青藏高原古代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学谱系、探讨历史上汉藏关系的演进以及当前南亚廊道的申遗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十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全面系统介绍了联合考古队在圣保禄学院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对于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的平面布局、明末清初澳门地区陶瓷器的贸易与消费以及建筑材料使用等的认识均有较大推进,对于研究中葡贸易史、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澳门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价值。

十二、《今注本二十四史》(第二批《史记》等六种)

《今注本二十四史》以“史家注史”为原则,对《二十四史》进行全面注释,力求反映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今注本二十四史》校勘精良、注释全面、成果荟萃,集研究成果与经典史书于一身,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辉映互证,是反映当今二十四史研究水准的集大成史学典籍。《今注本二十四史》第二批包括《今注本史记》《今注本汉书》《今注本陈书》《今注本北齐书》《今注本周书》《今注本新五代史》六种史书,共75册。

十三、《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坚持问题导向,敏锐捕捉经济形势变化和苗头性问题,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深度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内容涵盖宏观走势与政策展望,财政运行与税收分析,货币金融与风险防范,产业发展与低碳转型,投资、消费与对外贸易,就业、收入与共同富裕等。

十四、《成长的烦恼: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及应对》

《成长的烦恼: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及应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入手,提出构建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三足鼎立格局,以提高生产率和创新动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力和谈判地位,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使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十五、《面向制造强国的中国产业政策》

《面向制造强国的中国产业政策》深度剖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迁过程中面临的最重大、最复杂、最具理论挑战的产业政策问题,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方法,揭示产业政策失效的原因及有效边界,开拓中国产业政策研究视野,提出更具建设性的产业政策命题。

十六、《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

《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系统概述中国到2020年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的历程、成就、全球贡献及经验分享,鲜明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减贫,勠力创新,以精准扶贫伟大创举突破发展中国家减贫“最后一公里”陷阱的中国贫困治理经验。

十七、《债法总则:历史、体系与功能》

《债法总则:历史、体系与功能》着眼于债法总则的历史、体系与功能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债法总则的立法史与学术史、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价值融贯功能与规范整合功能;通过梳理大量德文材料,辨析债与给付、债与责任的概念区分;论证内部体系融贯价值的方式、外部体系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并阐明动态体系理论对二者冲突的协调。

十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的成果。该书从如何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展开分析,结合现实治理中存在的短板,讨论当前以及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系列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为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学术支撑。

十九、China’s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s, and Paths(《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与路径》英文版)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影响力渐增的大国为适应自身和世界发展需要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概念、新模式、新实践,是代表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新思维和新路径。China’s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s, and Paths一书重点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与实行的外交新理念、新实践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表达形式以及推进路径,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二十、《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2)》

《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2)》全面梳理和总结2021年全球政治安全形势,聚焦总体国际形势的发展、大国关系的变化、全球治理的演进、世界热点问题的走向及对我国周边环境的评估,分四个板块对上述问题作出具体分析。报告指出,各方奉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重大难题。

二十一、《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研究》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研究》客观分析拉美地区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将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视野下,客观揭示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拉美民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关注拉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韧性,重视拉美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性分析拉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二十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B/T 40108-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B/T 40108-2021)》是规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活动,加强和引导我国学术期刊建设,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GB/T 40106-2021)》的内容基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行研创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对智库评价的方式方法和指标体系设计进行详细界定,有利于引导当前我国智库的评价工作走上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推出具有公信力、建设性的评价结果,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二十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数据库建设成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数据库面向社会提供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公益性学术信息服务。目前,该数据库的数据量超过万条,个人注册用户超过400万人,国内机构用户近8万家,海外机构用户1000多家(分布于183个国家和地区),访问量超过8.6亿次,促进了我国学术成果传播,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文献信息保障,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