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博士后张玲玲最高票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
字号:小
中
大
当地时间11月17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联合国上诉法庭及争议法庭法官选举。经联合国内部司法理事会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2015年联合培养博士后、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张玲玲,作为此次上诉法庭法官选举中亚太地区唯一候选人,以最高票成功当选,任期自2026年7月1日起,为期7年。

联合国上诉法庭依据联大第62/228号决议于2009年设立,是联合国内部司法体系的核心机构,共有7名法官,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公。该法庭肩负维护联合国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合国系统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转的重要职责,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玲玲博士后在站期间与陶凯元副院长、李明德研究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并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职称。其长期深耕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领域,曾先后任职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民三庭高级法官。任职期间,她累计审理各类案件数千件,牵头起草多部司法解释,发表法学论文及专著60余篇,在知识产权保护、涉外司法审判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现了中国法官的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
此次张玲玲博士后当选,集中彰显了中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法治智慧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