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贡献“北京经验”
叶远涛
字号: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这场精彩的奥运盛会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推动了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新境界。北京冬奥会是疫情下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也为今后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提供了成功经验。

统筹谋划机制高效管用。一是及时成立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部,充当“冬奥大脑”作用,调度测试赛疫情防控和办赛工作。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全天24小时运行,为各个场馆在赛时期间的顺畅运转,提供全面保障。二是万人千车,实现秒级调度,提供交通安全保障。用堪称完美的人员集散方案,扁平化、可视化的高效指挥,“武装”到每辆车、每条路。受疫情影响,包括交通组织、观众观赛在内的方案不能像以往重大活动一样使用大运量地铁运输,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筹措了6000余辆服务用车和1.3万余名驾驶员,交通服务覆盖北京32个场馆、32个服务设施、60个注册酒店。6000余辆涉奥保障车辆安装智能指挥调度终端。依托5G、北斗定位等技术,可以将定位精度控制在15米以内,数据实现秒级回传。三是涉奥人员抵离服务保障工作精准到位。据统计,自14日至215日,首都机场累计保障涉奥航班436架次、涉奥人员18194人、行李48204件,出色地完成了49架次涉奥专机的航空运输保障,实现了涉奥人员“好来”的目标。为实现“快走”目标,机场运行团队统筹资源、全力投入、合理调配,优化和完善了保障流程及配套防疫方案。

绿色办奥理念有创新。一是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北京冬奥会以“可持续·向未来”作为其愿景,从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设立了“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具体目标。通过在冬奥会筹办中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国际社会绿色合作、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增加。二是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第一,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组织架构,发挥协同治理优势。北京冬奥组委2017年成立“可持续性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总体策划部设立可持续发展处,专门负责可持续性各项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统筹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及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场馆业主等的可持续性工作,推进各项可持续性措施落实。第二,出台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规范冬奥会环境治理。北京冬奥组委结合工作实际,以ISO20121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作为管理路径,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社会责任辨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作为工作方法,有效整合三个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可持续性相关议题,研究建立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管理体系。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闭环管理流程,建立了包括顶层设计、制定规则、多元参与、监督改进的可持续性管理机制。第三,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成分,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采用智能化造雪系统,将所有造雪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均可实时监控设备使用情况。相较于传统造雪,智能化造雪设备具有出雪点早、造雪完成早、用水量少等优势,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精准投放,同样造雪量节约20%水资源。北京赛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采取植物就地保护、移植保护、人工鸟巢建设和临时动物通道建设等措施。第四,采购绿色产品,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北京冬奥会废弃物处理工作不仅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措施,还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新方案。第五,推行绿色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北京冬奥组委向全球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在能源、场馆、交通等方面采取低碳措施,大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绿色交通方面,京张高铁及崇礼支线铁路及时建成,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上,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利用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之间的互补性,克服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与不稳定等问题,将张家口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赛时常规电力需求100%由可再生能源供应。场馆建设上也遵循绿色能源理念。国家游泳中心采用空腔通风系统,每年可降低综合能耗120万千瓦时;国家体育馆将地下水应用于水源热泵技术,节约了维持场馆温度所需能源。此外,北京在奥运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剂,其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120万棵。

防疫措施科学有成效。一是政策全面。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共同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制定了防疫准则。第一,防疫手册吸纳了各方意见建议,结合测试赛中发现的问题,对赛前防疫政策、既往感染者审核、核酸检测流程、利益相关方目的地清单、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设施标准等具体措施及相关细节进行细化完善。第二,细化了防疫相关内容。如细化赛前密接运动员相关政策、阳性人员复检相关流程,增加了境外检测机构的相关工作流程。第三,进一步明确了疫苗豁免审核的工作流程和既往感染者的审核流程,细化和完善对住宿交通等具体的服务标准。二是手段创新。赛时在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提供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保障。还在各大场馆及冬奥村布置了百余个智能安全服务机器人,参会者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即可实现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查验环节,最大程度提高信息核验效率,提升通行速度。工作人员胸前挂着具有健康通行码的防疫卡,在特定地点能刷码查看信息,与后台大数据平台相连,通过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实时体温等数据,对人员聚集、相关情况进行监控提示。三是应急完备。按照规定,在冬奥闭环内一旦有运动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既定计划立刻联动调整。赛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库,某一运动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系统可快速锁定其具体位置。

国家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在多个方面突破了历史纪录。一是产生金牌最多。北京冬奥会共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比赛,金牌总数达109枚,成为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二是女性运动员占比历届最高。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参赛配额是2892名,其中女性运动员为1314名,占所有参赛运动员的45.44%,创下冬奥会历史新高。女性运动员参加46个小项,同样为历届冬奥会之最。三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其中运动员176人,教练员、领队、科医人员等运动队工作人员164人,团部工作人员47人。四是跳台滑雪赛道最长。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当今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跳台滑雪场馆,建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五是制冰技术最环保。比赛场馆的冰面全部启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六是造雪系统最节水。作为比赛场馆的云顶滑雪公园采用符合最高环保标准、最高效节水的智能化造雪系统,可节约造雪用水20%左右。北京冬奥会打破众多世界纪录,先后受到世界各国主流媒体好评,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形象。

北京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利完成赛事组织和赛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北京冬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与众多方面的创新经验,必将载入奥运史册。

 

作者:叶远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2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