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中国民法学研究大有可为
谢鸿飞
字号:

 

编者按:1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开幕。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作年度工作报告。

谢伏瞻强调,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三次致中国社会科学院贺信精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心系“国之大者”,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决策咨询的水平,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更好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国社会科学网特约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等12位身处科研一线的研究室主任,谈谈如何更好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队”。

 

 

2021年,民法研究室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表彰,这既是对民法研究室前辈学人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民法研究室当前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民法研究室十分重视学科队伍建设,研究室现有五名在编专职研究人员和两名在站博士后,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全体科研人员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个人研究兴趣,通过个人钻研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出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目前,民法研究室的学术研究涉及民法基础理论、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侵权法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民法学的各个分支,民法研究室已成为中国民法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民法学是一个有着深厚理论积淀的基础性学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马克思主义法学等均为民法理论大厦的构建贡献过思想“基石”。民法学又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一国法律中,民法典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因为它关系社会交往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法学者只有熟稔社会运行机理,并且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方能体悟民法之精髓。民法研究室始终遵循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针,一方面关注民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探寻民法制度的历史和思想渊源,致力于民法精神的阐发;另一方面也非常关注民法学的实践面向,聚焦社会现实中的民法问题,服务于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活动。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其规则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市场交易规则的提炼,因而具有极强的普遍性。民法又是一国民众共同价值信念的外在体现,反映了特定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气质,因而其又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世界视野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民法研究室学术研究的特点,研究室的学者均具备运用外语开展研究的能力,重视对域外先进理论和法治经验的追踪、比较和借鉴。与此同时,民法研究室始终立足中国国情,把解决中国当代法治实践中的真问题作为研究志向,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力争开创民法学的中国学派。

在今后的工作中,民法研究室将以本学科“三大体系”建设为指引,探索民法学研究的新范式、新思路和新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致力于民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完成合同法、担保法等领域体系书的创作;二是服务于民法典的切实有效施行,进一步推进民法典评注事业的发展;三是配合后民法典时代民事特别法的立法工作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各编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亦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面依法治国和民法典实施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法学研究大有可为。民法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将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争取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作者: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1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