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失范的社会与“美国梦”
樊文
字号:

【学科分类】犯罪学

【作者简介】樊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3年7月23日

【版权声明】作者授权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中国法学网首发"

【责任编辑】樊彦芳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提出的失范概念,起初所描述的是涂尔干所生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效应,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分工的社会后果。后来,涂尔干在他著名的《论自杀》的研究中,改变了这个概念的内涵,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潜力是没有止境的,而这种需求必须通过社会所定义的道德给予控制。但是,如果社会陷入由于经济崩溃或者极度富裕而导致的不稳定,社会就丧失了它有效疏通、引导人类需求的能力,那么,社会就会出现"集体意识、普遍认同的道德信仰和行为准则全盘衰微的"失范状态。在这种社会状态中,社会规范不再能有效地控制其成员的行为。

涂尔干在他的名著《劳动的社会分工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个核心概念,以此来解释前工业化社会中出现的社会极端病理现象,比如自杀率高、社会危机频发、犯罪激增等,同时解释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不仅是一项经济原则,而且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社会个体之间团结互助的共同生活,是共同认可的价值和道德以及代表这种价值和道德的制度所保障的。在劳动没有分工的社会中,个体的社会活动的几乎是没有差异的"清一色",个体在信仰、价值观和互动交往上,具有高度的类似性,这种社会的凝聚和团结关系是机械性的。共同价值和道德信仰的社会集体意识,奉行公有制的基本规则。在没有劳动分工的社会中,所有的人基本上有着同样的生活和成长经验。在劳动有分工的社会中,社会凝聚和团结的特征发生了变化。团结不是准自发地或者机械地形成的,因为社会出现了差异,并且日益成熟、精细的劳动分工,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充分而密切的社会联系不再可能。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不再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千篇一律的关系,而是功能互补的交换和利用关系。劳动分工,一方面导致差异,另一方面导致相互依赖。在这样的社会中,团结关系的特征是组织性的,或者说是官能性的。道德、价值对人的约束,即规范上的约束不再是简单划一的约束,而必须重建新的复杂多样的规范约束;受共同价值和规范约束的集体意识,需要得到持续的强化。这是由于劳动分工的社会在建立社会团结方面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劳动分工,原来的集体意识被削弱了,而个性得到了强化并得到突出地张扬。这样,越轨的犯罪行为,就具备了发挥其功能的条件。根据涂尔干的观点,犯罪或者犯罪行为在劳动分工的社会中,是正常的或者说是功能性的,因为犯罪能够持续地彰显核心的规范和价值,并且不时提醒人们,规范和价值是持续存在的并且是始终有效的。犯罪及对犯罪科处刑罚,有利于突显和稳定规范,并由此强化集体意识。因此,涂尔干版的失范理论的核心命题是:犯罪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病理性的社会现象;只有一个社会的犯罪指数(犯罪率)大幅提升或者大幅下跌(即大起大落)时,这时的犯罪,才是病理性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这是社会的病理性紊乱,即失范或者无规范状态。这种状态下,团结互助不复存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时时刻刻以自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际之间以邻为壑、冷漠残忍、缺乏互信都是失范社会的标志性要素。这种状态一直会持续到共同认可的规范和价值意义上的集体意识成功地得以重建后,才会消失1 。涂尔干的失范理论揭示了产生犯罪现象的宏观社会条件;这种宏观的社会条件的论据,对于解释社会转型期的所有犯罪都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是,涂尔干的理论并没有能够回答造成失范状态的根本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938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以涂尔干的失范概念为基础,解决了涂尔干理论遗留的这个问题,为失范理论发展出了新版本--社会结构理论。他认为,任何社会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为社会成员确立了受他们认可的社会价值,作为其追求的目标。另外,这种文化体系也确立了可以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规范)。也就是说,文化体系确定了这两个东西:目标和规范。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中,对这两个东西的强调,可能会有极为不同的侧重。根据默顿的观点,相对于实现目标所认可的途径和手段,如果一个社会过分强调目标,也就是说,如果目标使得手段而神圣化,或者说目标使手段合理化,那么,这种文化的社会整合效果就很差、很糟糕,社会的失范状态就越突出,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产生的社会条件就越是充分。

除过文化结构,一个社会还有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由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交织形成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各个成员所能接触到的手段和途径之机会,也决定了以认可的途径实现文化目标,能否接触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触到必要的资源。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群体或者阶层、阶级,都有获得资源的相同机会。每个人以前所准备的条件(比如,小时候辍学)和个人无力支配的或者不能控制的条件(比如出身、进入社会的起点等),都可能让获得有效手段实现文化目标的机会变得更加地困难,或者说,完全排除了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性。

墨顿版的失范理论,在"美国梦"的文化目标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例说。美国社会倡导的实现富裕(致富)与繁荣,这是全社会认可的主流文化目标,社会也提供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合法手段,但是,与这些文化目标本身相比,实现目标的这些合法手段在其社会意义上,更为短缺或者更为稀缺(比如失业就是没有获得这种手段的一种现象)。新教劳动伦理一直强调知足、勤奋、诚实的美德和创新、胆识、勇气、自信、坚毅等价值;新教伦理也认为,借助于对这些美德、价值的坚持不懈和辛苦劳作,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美国梦"。即,每个人都可能从最底层进入最上流的社会。但是,许多选择了这个途径的人,并没有获得成功。他们认为,选择合法途径而获得成功,这样的动员、号召和承诺,社会根本不可能兑现;所谓的合法、辛劳而获得成功,此路不通。加之,诸如个人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立重要的社会关系的机会、社会实践的机会、获得重要资源的机会,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均等分布的。底层的社会成员重复和积累着的总是这样的经验:重要的权利和机会总是与自己无缘,文化目标总是向自己这个权利和机会的局外人的画饼。这种机会的不均等,必然导致文化上所确定的目标和制度化的手段(规范)之间的紧张关系2 ,即:社会给定的文化目标(比如,物质富裕)和达到目标所可使用的合法手段(比如,诚实劳动)之间的相互脱节;这种紧张关系引发社会的失范状态,而这种失范状态又衍生出形形色色的越轨行为或者犯罪行为。默顿说:"只有当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对于作为整体的居民,实际上无例外平等地提出了特定的共同的象征成功的符号,而它的社会结构又无情地限制或者排除了大部分居民获得实现目标所给定的方法的机会,那么就会产生大规模的反社会行为"3 。

墨顿认为,失范是对一种社会状态的定义,而不是作为个体的个人的属性,不属于个人行为的范畴。但是,处在失范社会中的个人,对于这种失范状态中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途径之间的相互脱节所造成的结构性压力,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五种不同的反应或者适应类型:顺应,创新、将就、退缩和反叛。每一种反应类型对于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都有自己特定的看法。

表:墨顿列举的适应失范状态的五种类型

顺应的适应类型(遵纪守法)在犯罪学和社会学上没有多少意义。创新适应型的人,虽然追求文化上的目标,但是不采用实现目标的合法手段,或者他们自己不具备实现目标的合法手段(比如失业)。对于美国社会的下层成员来说,这是典型的适应形式。这些下层成员,同样想追求经济上的成功,但是在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上往往受到歧视。这就导致不可能选择工作挣钱、储蓄积累这样的合法手段,诈骗、抢劫等就可能成为他们选择的负面工作机会和手段。

将就活着的适应类型,主要出现在下中层阶层,他们并不实施越轨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也不不参与社会资源的竞争,而是降低自己的生活目标,遵守社会规范。这个阶层特别看重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本身所体现的价值,有些"君子固穷"的精神。

退缩的适应类型主要是指拒绝接受社会的文化目标而希望超脱现实社会的这类人。最为普遍的是毒品消费人群。

最为激烈的适应类型就是反叛,这类人以新的、自己群体的价值观来取代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和目标,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人群。

注释:

1Sack/Koenig (Hrsg.), Kriminalsoziologie, 1974, S.3-8.

2Sack/Koenig, Kriminalsoziologie, 1974, S.283-313.

3Merton,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in: American Social Review, 3, S.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