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时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各种毕业致辞成为一道风景。今天上午,为准备这个发言,我集中游览了一些大学校长、院长和导师代表的致辞,有点惊讶地发现,他们都对这样的致辞高度重视,有的甚至在准备讲稿时“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还有的把参加这样的活动视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是啊,想到今天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同学们走上社会产生影响,我也感到责任重大,甚至怯言。
对照诸多的毕业致辞,我发现尽管它们长短不一,风格各异,但大都包含了以下内容:一是突出本校、本学院的辉煌历史和骄人业绩,大概想要借此鼓励毕业生的士气;二是回顾同学们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和难忘经历,特别是以优秀毕业生的故事来激励大家前行;三是就大家的未来给出叮嘱、建议,有的甚至直接就说是“锦囊妙计”。
很多大学都说自己是新中国第一个某某法的博士诞生地,但请注意,他们的表述前面都加了一个限定词,那就是某某法,而不是第一个法学博士。新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应当是我们法学所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生导师是我们法学所的老所长张友渔先生。同学们,你们出去后,贴上的标签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或硕士。陈甦书记曾经有一句名言:在陌生人的社会,文凭很重要;在熟人的社会,能力很重要。我可以说,社科院这块金字招牌在文凭方面是绝对不输给任何一所大学的。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群星璀璨。我本人经常喜欢买一些社科院学部委员的书来翻一翻,每每看到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就受到激励。记得1993年我刚入所时,在一个院部组织的活动中,我竟然可以给吕叔湘老师投票,就是那个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著名语言学家。我没想到小时候学习他的东西,现在竟能成为他的同事,还可以给他投票,真的感到很自豪。我希望同学们作为社科院毕业的博士和硕士,永远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凡你在处便是法学所,便是社科院。愿法学所“正直精邃”的所训时刻与你们同在。当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有要突破底线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老师们在看着你,你这样做会让老师伤心、让老师看不起你;相反,当你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当有一天老师在看电视或报纸正好看到受表彰的你的时候,老师会为你而骄傲和自豪。如果说在校期间是“名师出高徒”,那么毕业后则是“高徒出名师”,你们能否传承和扩大法学所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将关系到法学所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小。
谈到这一届毕业的同学,我注意到冀祥德主任在最近法学系召开的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上的一个发言,他说,今年成功考上博士和就业到理想单位的同学有以下共性:一是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规划早,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二是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有奉献精神,集体荣誉感强。拿他这两点来对照我所指导的学生,可谓此言不虚。例如我指导的张为易同学,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刑法学博士,据我了解,他是一进来就准备要考博士的,学习非常刻苦,读研期间发表了好几篇学术论文,而且他也很热爱集体,每年的师生联欢会他都积极参与,多次担任主持人。我指导的其他学生也都很优秀,而且有情有义,无论是到一分检就业的金磊,还是到海淀检察院就业的陈健,他们都在得到录取通知的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报喜,我那时就想:原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如此重要的位置,也许连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来得及告诉呢。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的论文让我费心多些。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深夜还在修改一位同学的论文,她就在邮件中说,老师您千万不要这样熬夜了,这样对您身体不好。我当时真是又感动又有点埋怨她:要是你的论文能写得更好些,我又何苦这样辛苦呢?同学们,你们对老师的好老师明白,但你们对老师最大的好,就是把自己的业务搞好。机遇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这里我再举一例,我指导的博士后王海桥,今年获得了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8万元),当初他本来只申报二等,最后却意外获批为一等,我想可能是评委会发现他的选题有重要意义,而且前期成果丰硕,觉得这样的人值得资助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生行千里师担忧。亲爱的同学们,要请你们原谅我的无能了,我自己都是至今充满缺憾、经常遇到困惑、有时甚至感到无奈,又有何资格给你们赠送远行的“锦囊妙计”呢?我想说的是,凡事一半在人、一半在天。天有定数,不可强求,在此我只祈愿大家好运;但人力所及,我们必须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为自己找半点借口。人性中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容易自以为是,容易为自己的各种言行寻找理由和借口。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解剖自己,时时以“人啊,认识你自己”来自省。凡事努力过了,就不再后悔;凡事也只有努力过,才不致后悔。古人把立言、立功和立德视为三不朽,这其中德是排在最高层次的。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就一番伟业,但加强对自身修养的锤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时刻都可以做的,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的。我过去常对“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感到有点费解,现在是越想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会在闻道的路上不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道无穷,而生有限,我相信,一个不断问道的人,是永远也达不到“夕死可矣”这种心态的。因此,我愿意在这里向同学们发出邀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人为学之道,做人做事之道。
“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同学们,多珍重!
(本文为作者于2013年7月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