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后记:写作与阅读
刘作翔
字号:

(《法学家茶座》2013年第3期,总第38期发表。发表时有删减。此系作者为其著作《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一书写的"后记"。该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全书81万字。)

 

 

 

 

 

在互联网被发明和普及之前,由手写稿变成铅字,在相关的书报刊上刊登,算是"发表作品"。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收入本书的一篇发表于西北政法学院《教学研究》1985年第4期的《改革我国法学教学法的构想》一文,可能就是我的所谓"处女作",即第一篇由手写稿变成铅字发表的文章。谁也没有想到,我的法学学术生涯竟是从讨论法学教育问题开启的。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学毕业留校一年后考上研究生,从中央编译局出版的《编译参考》中看到一些介绍国外教育改革的文章,加上自己读法学本科四年的一些切身体会,对中国的大学法学教育有一些感悟,便写了这样一篇"纵论天下"的文章。应该说,当时写作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的,并没有什么功利性的考虑,只是觉得应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单从"写作"讲,那就要往前追溯到读初级中学时期的少年时代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向解放军叔叔写新年慰问信的活动中,我写的一封慰问信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班里朗读,不免有点沾沾自喜。到读高中时期,受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影响,1973年"七·一"作文,我依样画瓢地写了一首题为"伟大的党"的歌颂党的长诗,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和表扬,批语是"内容丰富充实,含蓄有力,抒情笔调浓厚",得了95分的好成绩,1 并在班里朗读,由此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现在回忆起来,少年时代的那种天真、纯真但又充满朝气和野心的情景还依稀在目。

高中毕业后去农村下乡当"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仍不能磨灭那点心存的"小资"情调,还不断地写点小诗、散文、短篇小说等,向当时的一些文学杂志诸如《甘肃文学》等投稿,收到了不少包含着鼓励言辞的退稿信签,没有一篇能变成铅字发表。这多少对自己的信心有些打击,但对文学的那种热爱和热情仍没有削减,"文学梦"仍在继续。以致到了后来有机会报考大学填写志愿时,"中文专业"毫不犹豫地成为大多数文科考生第一志愿的选择。今日,许多后来治法学或其他学的学者都讲到了自己当年的文学梦想。其实,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和现象。试想,在当年,除了文学,青年们还能接触到什么?还能有别的什么是他们所能知道的?没有。"文革"时期,文、史、哲是显学,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但哲学太晦涩,历史太深奥,不是一般青少年所能接触的和感兴趣的,那就只有剩下了文学--这一颇具感情和感性色彩的文化和知识领域。即使到了今天如此发达的时代,在文化和知识传播的形式上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大多也仍然是从接触文学开始接触人生和接触社会的。

谈到写作,不能不谈谈与此密切相关的读书。每个读书人都有着自己的阅读生涯和阅读历史。我们儿时的阅读生涯是较为贫乏的。记得小时候买到一套《岳飞传》的连环画小人书,如获至宝,书中的故事到后来都能完整地叙述下来;还有一本讲红岩小英雄《小萝卜头》事迹的小人书;也记得小时候到乡下去过夏天,在一位亲戚的孩子那里发现了一本《八女投江》的小人画书,我靠在山上窑洞前的麦垛上如痴地看着,被那些女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壮举所感动,那天的太阳光线格外的热辣和明亮;还有一次去乡下舅舅家玩,舅舅也算是念过几年书的有知识的农村青年,我在他家里发现有一本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讲如何炼钢炼铁之类事的工艺方面的书,但拿来一翻,才知是本苏联的小说,旋被它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这是我儿时比较早的接触大部头文学书的开端(另一部较早接触的大部头文学书就是在那时同学间流传甚广的《红岩》),并知道了以后不能单靠书名来做简单判断的道理;后来大约到了中学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当中学语文教师的堂兄那里发现了一本《普希金抒情诗二集》,一本海涅的《诗歌集》,一本巴金的《家》,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反复翻阅,被普希金和海涅诗歌中那种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的情调所深深吸引,2 被巴金《家》中所反映的大家族的没落以及书中所弥漫着的忧郁气质所感染。

"文革"时期被看做是文化和知识一片荒芜的时代。但中国如此之大,"天高皇帝远",不幸之中还保留有那么一些幸运之地。那时,我所生活的西北老家那座不算大的县城--平凉县文化馆里的图书馆还在继续正常开放。凭藉着大姐在图书馆办理的一本借阅证,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一本《中国文学史》和一本《外国文学史》成了我按图索骥的指南,3 图书馆里能借到的中外文学名著成为那个时期我陶醉于其中的精神食粮。但丁的《神曲》,拜伦的《唐璜》,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苏联小说《士敏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屈原的《离骚》,鲁迅的杂文集单本,郭沫若的《沫若文集》,4 巴金的《寒夜》,叶圣陶的《倪焕之》,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等,还有像《东周列国志》、《三国志》、《石头记》、《镜花缘》、《西游记》、《西厢记》、《水浒》、《封神演义》等文学和历史书,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好在文学书大多都是感性的,只要你识字,你是个有感情的人,一般都能进入其中。55

从乡下招工回到城里工作之后,对文学的热爱仍在继续。凡能找到的文学书都成为我的阅读范围。当年卢新华发表的《伤痕》在工作单位和周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刊载作品的《文汇报》被无数人抢读,成为了一个载入时代记忆的重大事件,以致到了今日,"伤痕文学"变成了那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而人们对《伤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已经淡忘。

1979年考入大学之后,对文学的热爱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记得重印的刊载有王蒙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等作家作品的《重放的鲜花》一书被不断抢借。大学图书馆丰富多样的藏书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由于法律专业学习之缘故,我的阅读兴趣开始慢慢转移,《基督山伯爵》,66《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三帝国的兴亡》、《甘地自传》等侦探类、推理类和历史类书籍成为大多数同学的热门和抢手读物。由于学习上的要求和需要,上大学后我花了16元钱去位于西安钟楼的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四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一套四卷本的《列宁选集》,这是我第一次花大价钱买的理论书籍,至今还在使用;又去位于西安南院门的古旧书店花3元钱淘了一套三卷本的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1953年版的《资本论》。有一个阶段,我感兴趣和沉迷于莫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欧文、傅立叶、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的系列著作,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温斯坦莱《自由法》中的法律思想。77再往后,在旁听了1981年2月至3月于西北政法学院举办的"司法部全国第一期师资培训班"上张宏生教授和沈宗灵教授讲授的西方法哲学系列课程之后,仿佛打开了知识的另一扇窗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其中的政治类法律类经典著作带领我进入了另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此后,对文学虽未有彻底的告别,但渐渐地淡出了我的阅读视野和范围。

以上并不是我的阅读历史的全部记载,而只是一些片段的但很重要的记忆。现在还不是回忆往事的时候。我曾断续地做过一些读书书目的记载,但都没能坚持下来。……

本书《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汇集了我从1985年以来发表的言论性文章和作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权利问题,法治问题,司法问题,法律文化问题,法学问题,序、跋等。所谓"碎片",即还不成系统、零零星星、点点滴滴也。但这零零星星、点点滴滴却记录了我20多年间片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书收入的作品同此前由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一书收入的文章各有侧重:本书以"碎片"言论为主,主要收入了我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短文和在一些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评论(有些发言和评论是首次发表)及2008年11月以后发表的个别文章等;《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一书则以专业性杂志上发表的大块儿些的长文章为主。这两本书基本上记载了我自1985年开始发表文章以来的主要作品,也算是对过去20多年法学学术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本书后附有两个附录,一个是《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中所刊登的作者的介绍,一个是作者的作品目录。这两个附录大体上反映了作者20多年的学术概况和学术生涯,记载了20多年间作者走过的学术道路。其中附录一中所详列的在120多所大学和政法等单位的学术讲学访问活动和参加过的100多次的学术会议,既是作者的学术经历和学术生涯的组成部分,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那些邀请过作者的单位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每每想起这些出行和经历,使我感到丝丝暖意,其中的点点滴滴铭记在心;附录二中所详列的作品目录,既是作者的学术记录,更是想对这些作品的发表和出版付出过辛勤劳动的编辑老师和朋友以及所在的出版社、杂志和报社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蒋传光教授将此书忝列由他主持的"法律思想与法治"丛书;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的编辑陈兴先生为此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戈含锋博士、陈晓峰博士帮助我打印了部分铅字制版时代的文章;感谢魏书音硕士帮助我整理了部分录音记录稿。

学术是无涯的,学术之路是一条不归路。每一位真正有志于这条路的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2009年6月8日 初稿      

 

2012年1月25日修改定稿    

 

 


 

注释:

1最近在整理资料时,无意中翻到了这篇四十年前的"文物",语文老师用红色毛笔批的批语和分数赫然在目。--作者注。

2,在写这篇后记时,我翻出了当年这几本珍贵的藏书,发现在海涅的《诗歌集》中还夹着一张便签,是我当年写的一点读后感:诗人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他有过幸福,也有过痛苦。在他一生中,有众多的挚友,也有过许多可爱的多情的姑娘。但是,正像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我有过许多亲密的朋友,也有过可爱的姑娘。何处问踪迹,只有海啸波涛。"多么真实的写照。这是诗人浪漫的生活的写照。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夜莺、蔷薇、明月……,总之,大自然的美尽收笔下。他笔下的爱情是狂热的、肉欲的、自私的,但也是真实的。诗人信奉的是"诗歌首之,爱情次之"。他爱他的诗歌胜于爱情。诗歌是诗人的生命,是诗人的灵魂,是诗人最珍贵的无价之宝。"若是不赞成我的诗歌,那还是让我和你离婚"。诗人把他的诗歌看得高于爱情,高于一切。只有诗歌,才是诗人心目中最高最高的珍宝。--作者补记。

3 ,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用草纸(一种至今已很少能见到的劣质纸张)记的字迹已模糊了的文学史笔记。--作者记。

4, 印像最深的是在一本《沫若文集》的扉页上,有一张作者扶着一支比他人还高的大毛笔的照片,这是在他过50岁生日时朋友送给他的一件礼物,意为"如椽大笔"。2011年11月5日在重庆参加全国法理学年会参观重庆抗战展览时又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郭沫若同六位友人横扶着这支"如椽大笔"的照片,文字说明是1946年11月16日在郭沫若50寿辰和从事创作活动25周年纪念会时,他的友人鹿地亘等赠送他的,上嵌"以清妖孽"等字。--作者补记。

5 ,那时的古书和翻译书大都是文字改革之前的旧版本,用的大都是繁体字,且有的书还是竖排本,为能读懂书中的一些生字,我借助了字典,因此比同龄的孩子多识了一些字尤其是繁体字,这为日后的练习书法打了个基础。--作者记。

6, 2002年11月有机会去法国马赛,陪同的朋友告诉我那个传说中的关押基督山伯爵的海中孤岛--伊夫岛,曾两次欲登岛看看,但因风浪太大,游船不能靠近,只好作罢。但游船也沿着小岛转了半圈,拍了些照片。--作者记。

7 ,如今,"乌托邦"一词常常作为"空想"的贬义词被使用,包括我本人。但在潜意识里,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纠结着"乌托邦"情结,只要是认真读过那些著作的人。--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