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寻常生活中的幸福
小
中
大
幸福这个词,从古说到今,可以大到标示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理想,又可以小到成为普通民众的一种日常生活体验。民众普遍的幸福感,要靠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来支撑。当民主、法治、人权成为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方式,当民众的诉求能够获得政府的积极反馈,他们就拥有了更多享受幸福并参与创造幸福的能力;当安全、和谐、诚信成为社会整体的现实写照,当他人是朋友而非地狱时,每个人才能拥有心灵上的安详闲适,那种幸福感才能油然而生;当蓝天、碧草、鲜花妆点出美丽的家园,我们才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鸟语花香,由衷地赞叹:生活真美好!幸福中国,意味着对于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怀和民族命运的终极归宿。让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寻常的快乐,应当成为幸福中国的核心内涵。
曾几何时,我们在单纯追求GDP的隆隆车轮声中,在都市生活行色匆匆的脚步声中,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闪烁声中,逐渐忘却了对于幸福生活的原初梦想,"你幸福吗?"甚至成为人们之间的一句调侃语。上至庙堂,下到江湖,人心浮躁、沉渣泛滥、急功近利、乱象丛生,人们为了"成功"、为了财富、权势与名声而求索,超然的精神追求让位于现实的物质欲求,功利的人生态度取代了审美的人生态度,喧嚣的生活方式冲垮了清凉的生活方式,社会的价值观严重扭曲变形,利益交换成为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社会的道德底线发生了明显的位移。本应成为社会道德航标的知识界,未能经受住潜规则的袭击,情操失守,斯文扫地,尊严受损。当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支离破碎,当感恩之心、谦卑之态、慈悲之怀难觅踪迹,最终,我们所丢失的是生命最本源的快乐,同时,幸福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人类社会由男女共同组成,而在一个社会的幸福图景中,最神圣的荣誉、最崇高的追求往往被赋予女性,如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均寄托着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女性的价值取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因为"推动摇篮的手才是改变世界的原动力",只有如"圣母玛利亚"般高洁的女性,才能将孩子带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幸福天地。反观今日,在社会转型的风尘席卷之下,女性的面孔变得模糊不清,"女性被中性渐替,含蓄被暴露欺凌,纯真被卖萌抢行,纯洁被金钱夺取"(楚石语),深具东方神韵的中国女性形象,因为核心价值观的沦落,而正在失去往日的神采与风韵。女性是调节社会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缓冲层,当女性以青春胴体作为追求"成功"的捷径时,当"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后笑"成为女性公然宣称的择偶观时,这种"她力量"可能成为压垮社会道德底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也使得我们对于家庭幸福的传统理解土崩瓦解。
幸福中国目标的提出,如指路明灯照亮着我们努力的方向,它呼唤着每个个体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也呼唤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大力倡导。幸福中国的缔造,除了物质文明作为基础,它离不开政治文明和国民道德,我们的幸福感需要用民主、法治、人权的制度保障以及每个人心中的公民意识去呵护;我们的幸福感需要用诚实、善良、进取、正直这些共通的和永恒的美德来培植;我们的幸福感需要女性用温良恭俭让的中华传统美德来浇灌。将人性的美德植入社会的文化肌体,让其深入骨髓,我们才能滤去浮躁与喧嚣,摆脱轻浮与肤浅,挣脱权钱的羁绊和私欲的诱惑,重新找回做人的风骨和气度。对于个人幸福的追求,对于现实利益的获取,需要采用正当的手段,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智慧之眼"和"忏悔之心",内省自己的理念和言行,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以及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不随波逐流、不攀权附贵、不甘于沉沦,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身处时代转折点中的女性,她们的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坐标。无论烟雾缭绕,还是风清月明;无论喧嚣繁乱,还是宁静安详,女性群体都是社会寻常生活的持守者和体验者,她们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磐石。新中国、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像一缕暗香浮动的春风,像一片淡定从容的秋叶,宠辱不惊,优雅温润,平和宽容,顽强坚韧,用博大的爱,纯净的心,高贵的美,温暖的笑,去拥抱世界,去维护人性的尊严,去彰显生命的价值,去书写对于生命的真诚。而我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更应当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追求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在读书、思考、写作中守住美丽的精神家园,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享受"与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在呼吁、参与、担当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让学术更高贵,让人性更光辉,让生活更愉悦,这就是我所理解、所追求的职业生涯和寻常生活中的幸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