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直面诸多障碍
张文广
字号:

 

11月29日,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宣布,重新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交中海油收购案申请。

 

经与美国外投委协商,中海油和尼克森公司决定撤销此前提交的关于中海油以150亿美元收购尼克森的“自愿联合公告”,重新向该委员会递交并购申请。尼克森表示希望尽快完成审批流程。

 

今年7月,中海油与尼克森公司达成150亿美元收购协议。9月收购方案获尼克森股东批准。该收购案还需得到加拿大、美国、欧盟和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加拿大政府的审批期经两次延迟后,将于12月10日结束。图为中海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新华社发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消息不绝于耳。中信证券以12 .52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以150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三一重工以5.25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等等。这些交易,不但金额巨大,而且涉及金融、能源、机械等多个行业。中国企业的并购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惊呼,“我们正从‘中国制造’阶段进入‘中国收购’阶段。”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国际环境上面临多重困难。

 

海外投资业绩差是个现实问题

 

实际上,中国企业“出海”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在此之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海外投资就有平安入股比利时富通集团、吉利收购沃尔沃、中投入股黑石和摩根斯坦利等等。

 

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数并不理想。中投公司入股黑石和摩根斯坦利,至今浮亏仍高达数十亿美元之多。平安投资富通,目前的账面价值仅为初始投资额的一个零头。由于海外投资的业绩实在太差,中国一度被视为国际“傻钱”的一个主要来源。

 

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三大好处

 

中国之所以鼓励企业“走出去”,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外汇储备保值增值,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12年9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2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成为决策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不少专家建议,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定要多元化,海外投资比购买欧债、美债要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分散投资风险的选项之一。

 

第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中国与其他国家之家的贸易纠纷不断增多。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通过海外投资,中国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亟须的专利技术和分销渠道,避开贸易保护措施,开辟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海外资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经历长期快速发展与经济繁荣后,国内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国企垄断依旧,地方保护盛行,成本不断上升,投资机会匮乏,发展遭遇瓶颈。反观海外市场,金融危机持续,世界经济低迷,很多公司的股价只有危机前的几分之一。上述因素让中国企业意识到,海外抄底的时机已经到来。

 

大规模“走出去”面临经济、政治、法律等问题

 

应当承认,从长远看,中国企业的确应当“走出去”,世界五百强也大多都是跨国公司。但是,魔鬼藏于细节之中。在大规模“走出去”之前,我们是否应当问一句: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海外投资时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常见的政策、环境、劳工等风险外,下述因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海外抄底为时尚早:欧债危机何时结束、美国经济是否复苏尚无定论

 

欧债危机何时结束,美国经济是否复苏,目前尚无定论。下述两个事件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一,在2012年6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金砖四国”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注资730亿美元来帮助欧洲和世界经济渡过难关。然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第一大股东美国却坚持“一毛不拔”。其二,欧洲债券被许多人视为解决欧债危机的一剂良药。但是,6月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严词拒绝欧洲债券,声称“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推行欧洲债券。如果连美国和德国都觉得出手尚早,不愿意全力救市,中国又有何理由率先抄底呢?

 

□政治因素不容忽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遭遇麻烦

 

中国在海外购买矿山、油田等资源型项目的大笔投资,往往都引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的炒作。例如,对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把焦点放在如何从非洲掠夺石油和资源上,并将取代欧洲在非洲的殖民地位”。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还认为,中国的央企政企不分,央企海外并购既是企业行为,但更可能是政府的意志。正常的企业并购行为往往被上升到了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的高度,各国政府以保护国家主权和资源、能源安全为名,出手干预,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央企的海外并购。在中海油宣布计划斥资15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后,美国议员即致信财长盖特纳,要求盖特纳以“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的权限扣留审查”。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则面临较高的主权风险。

 

□高端人才极端匮乏: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只得个招牌

 

由于本土人士的经验、能力有限,在海外并购中,中国企业只能依靠外国的投行及律所;并购之后,需要全力留住人才。专业知识匮乏,谈判能力有限,中国企业并购,通常是代价高昂且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以中投公司为例,其入股黑石与摩根斯坦利的条件明显逊于同期发生的淡马锡入股美林以及巴菲特入股高盛。近年来,中投公司引进了一批“海归”,人才状况有所改善。然而,整体而言,这些人才还处于成长期,与海外顶尖高手过招的能力有待提高。2011年,中投境外投资亏损4.3%,创四年来最差业绩。虽说世界其他主权财富基金业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中投的业绩落后于绝大多数主权基金却是不争的事实。再以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为例,最近一段时间,里昂证券有很多员工离职,中信证券尝试各种办法挽留,但效果甚微。在豪掷79亿元之后,中信得到了里昂的招牌,却得不到最重要的人才资产,经营前景堪忧。

 

□并购价格并不便宜:三一重工血本收购的资产盈利能力差

 

应当承认,没有企业愿意当“冤大头”。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也是经过精心计算,认为价格合算时才出手的。但是,由于经验缺乏,能力没有跟上,中国企业往往是担心买不着,急于出手,高位接盘。2012年1月30日,三一重工通过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90%股权的董事会决议,收购金额高达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据悉,并购双方仅用半个月就完成谈判。三一重工总裁更是宣称,“此次并购价值连城,就是200亿也要拿下”。但是,经过分析便能发现,三一重工不惜血本收购来的其实是盈利能力极差的资产。在这场股权交易过程中,三一重工无疑充当了一个“冤大头”。再以中海油准备以150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全部股份为例。尼克森的资产以油砂为主。油砂只有当国际油价超过80美元/桶时才有商业价值。

 

即使是在中国石油圈子里,“中海油买贵了”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汇率的定价权并不掌握在中国手里。目前看来便宜的资产,未来则可能成为企业的包袱。以能源行业为例,并购价格建立在油价高企或不断上涨的基础上。一旦油价大幅下跌,中国企业并购的油田就可能会成为不良资产。决定石油价格的,是美元、华尔街与地缘政治。而这些,都不是中国企业所能左右的。

 

□资本借机逃离的风险不可小觑:不少富豪在向海外转移财产

 

目前,中国经济的风险正在积累,国际上唱空中国的声音不断加大。一些企业,借海外投资之名,行资产转移之实。胡润研究院和招商银行分别发布研究报告,声称中国60%以上的富豪正在琢磨移民并向海外转移财产。转移资产常见的做法就是进行海外投资。近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进一步为资本外逃提供了时机。

 

□民众的感受值得重视:国内外民众都可能有消极反应

 

目前,国外失业率高企,经济前景黯淡,民众情绪激昂。在西方媒体的引导下,很多外国民众认为,中国人偷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中国企业的并购,往往被西方媒体歪曲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与此同时,由于海外市场的拖累,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股市低迷,内需不振。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树立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大量的资金外流,巨额的投资亏损,可能会刺激民众的神经,令民众变得迷惘、丧失信心,这反过来又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

 

企业海外投资能力亟待提高

 

可以说,我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能力尚不具备,结伴“出海”的时机尚未到来。在风险防控体系成熟之前,政府应引导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国内,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实,世界最大的机遇在中国。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救中国就是救世界。海外投资的目的在于服务国内经济,切不可本末倒置。海外投资,当慎重实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

 

相关链接

 

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政府

 

三一集团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诉奥巴马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11月28日开庭。

 

罗尔斯公司是三一重工2010年在美国注册成立的子公司。今年3月,罗尔斯公司从希腊一家公司收购了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风电项目,并取得了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审批和许可,罗尔斯公司原定在俄勒冈州一处军事基地附近兴建大约四座风力发电站。

 

然而,今年7月至9月,奥巴马政府颁发行政命令称,“有可信的证据令白宫相信”,三一集团及罗尔斯公司会采取“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或者不利的行动”,禁止三一集团子公司罗尔斯在该军事基地附近兴建四座风力发电站,并要求罗尔斯在两星期之内从这些地方撤走全部财产和装置,90天之内从风力发电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

 

9月12日,罗尔斯公司对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禁止其在俄勒冈州兴建风力发电厂的计划提出法律诉讼,申请法院推翻奥巴马的停建令,或因工程停建而获得赔偿。

 

10月1日,罗尔斯公司把美国总统奥巴马列入案件被告。罗尔斯公司在诉状中表示,未经正当程序剥夺罗尔斯公司的财产权益构成违宪行为,侵犯了罗尔斯公司享有的平等保护的宪法权利。罗尔斯公司已聘用小布什政府时期担任司法高官的克莱门特等人作为法律顾问,就外资审查委员会的决定提出诉讼。

 

10月18日,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国政府认为三一的行为影响了国家安全,那么他们同意搬迁,但是希望得到一些补偿;至少是要回2000多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就是他们打这场官司的目的所在。

 

据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律师夏廷康透露,这是美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有相关公司或者被审查一方通过美国法院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从目前各方观点来看,对于三一重工起诉的结果预测并不一致,美国财政部有关发言人认为三一肯定会败诉,而更多国内专家则认为此案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美国方面认为,三一此次胜算并不大。目前,代表奥巴马的美国司法部已提出动议,要求法庭取消立案。司法部的基本论点是,在国家安全领域,总统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很广,法院尚无可循的法律来限制这一权力。美国财政部发言人曾表示,三一重工可以诉诸法律,但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条例明确规定,总统决定不受司法审查。

 

为何海外投资摩擦增多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11月26日说,随着“走出去”日益增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遭遇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纠纷,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投资比贸易涉及的领域更多,更加复杂敏感,除了牵涉经济利益,还涉及环境、劳工、安全等社会公共利益,容易引起投资东道国的关注。

 

第二,欧美一些国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背景下,臆断中国企业对其安全造成威胁。

 

第三,在国际投资领域,国际通行规则尚未形成。

 

目前国际投资规则呈“碎片化”特征,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截至2011年底,世界各国签署的国际投资协定达3164项。我国作为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向投资大国,目前已经与130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对外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新华社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