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天下为公,文明和谐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柳华文
字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及其实践,则承前启后,指明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天下为公,源于中国古代先贤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洞察,历经不同时代仁人志士的不断反思、充实和深化,成为贯穿古今、绵延千年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文明和谐,植根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族人民从个人到集体、从生存到发展,一脉相承而又不断进步的需求和智慧,历久弥新,已然成为国家和社会良好治理的象征和标尺。

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就是政治上在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法律上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依法治国方略,文化上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际上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各国和平共处。这正是"天下为公"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理想。

进一步来说,在天下为公的基本政治原则指导下,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文明和谐",也就是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目标,就是实现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平、和谐。

天下为公,文明和谐,这正是我国有史以来,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价值目标。

一、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所作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来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礼记》中的原文是一段孔子的话,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而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而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说文》中对此解释说"公,平分也",指是是一种平均关系。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 这里的"公"即是"共"的意思。当代学者考证后,则认为《礼运》"天下为公"的"公",其实是汉初新道家的"公",是公正、公平之公。1

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也可以辅助理解"公"的含义。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要求。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在《续通鉴论》中,基于"天下为公",提出了"公天下"的主张。当时的另一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思想家顾炎武则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近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把"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转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要求。换句话说,"天下"并非只是国家、社稷之意,而是所有人。完整解释,"天下"可以理解为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工作。也就是说,天下为公,意味着整个国家和全社会中的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工作都应该秉承"为公"的思想和原则。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针对中华民族出现的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在其《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继承了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在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规范同时,非常推崇"天下为公"四个字。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几十件。1924年,孙中山在题为《三民主义》的著名演说中,曾谈到"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这正是上述孔子在《礼记》一书中的这段话所描述的理想社会。

其实,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所主张的"天下为公"又蕴含着更深、更广的内容。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可以说,"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概括。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者毛泽东早在延安时代就提出,我们的立党之本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私利,有的只是解放全人类、解放全中国、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忱和坚定信念。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提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新三民主义"的提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明了改革的目的,指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实施各项政策的最终归宿点。

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备受瞩目。这篇纲领性演讲多达136次提及"人民"一词,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特殊情怀和尊崇。事实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日渐流行的新口号。其内涵是要求执政者最大限度地回应广大人民最普遍、最迫切、最核心的期待,从人道到人权、从福利到权利,从发展人民利益到共享发展成果。为此,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反腐倡廉等已转化为政府的行动举措。2

笔者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三民主义",正是"天下为公"价值观的当代阐释。

可见,"天下为公"的思想和理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它既包含了强调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思想,也包括了平等、公平和公正的人权思想和民主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感染力和号召力极强的做人、做事、治国理政的价值概括。

二、文明和谐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美好等诸因素的总称,是人类社会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成果的结晶。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改造社会的制度成果是政治文明,改造自我的精神成果是精神文明,改善同自然关系的和谐成果则是生态文明。

从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可以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努力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主要是物质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都要搞好,提出了著名的"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硬"的正确主张。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保证。江泽民提出了政治文明的重要概念,并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新的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可见,"文明"的内涵和范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深入的。 "文明"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词,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有时候,文明也可以指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角度对社会发展形态进行的综合性概括。比如,白钢指出,中国社会主义不但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更实现了中国文明传统中大量富于建设性思想的现代转化,其文明特征包括人民为本、以义制利、集体主义、平等和谐和天下关怀五大特征;这一新型文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文明乃至整体东方文明走向全面复兴的标志,而中国文明的复兴将为人类展示某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发展道路,从而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3 在这里,"文明"是整个社会形态先进性的统称,是一个充满人文魅力的词汇。     

"和谐"是一个含义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词汇。它可以指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也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健康、平衡和稳定的理想状态。

"和谐"的核心是"和"。"和"在中国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词。《广韵》解释说:"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可以说是刚柔相济的意思。《书·尧典》解释为"协和万邦"。《舜典》则解为:"律和声"。它们讲的是不同主体和元素的协调。《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从而将"和"作为中庸的境界。

"和"还可以指味道,也可以指天气。《礼运》中说:"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其意思是说,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谓六和。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说"惠风和畅",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讲"春和景明",也为人们所熟悉。

"和"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指代身心健康的情况。《战国策·赵策》说的"和于身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个人、家庭乃至单位来说,"家和万事兴"。说的正是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在微中观层次的状况和效果。

而和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社会各个阶层、不同角色均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避免过激或者恶性的矛盾和纷争,是安定、祥和的理想的社会局面。

"和谐世界"的提法是我国政府和领导人对于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的建设性的主张和意见,充满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文化中的特有的以和为贵、珍视和平、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自古以来,世界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美国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了全球范围内以文化冲突为内在原因的威胁和挑战。4 而中国人"和"的哲学思想正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最佳钥匙。多极和多元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一个互相尊重、建设性交流与互动的过程。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是开幕式演出的一个突出主题。从象形文字本身的字面来看,汉字"和"字从古至今都离不开表示粮米的"禾"和象征人口的"口",说明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生存任务是何等的重要。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政府向来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人民的首要人权,正是源于此。体育精神中包涵着世界和平的理念,它更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倡导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主张所有国家,不分大小贫弱,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生动写照。

在我国,全国性的精神文明单位和标兵的评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全国不少地方开展的"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家庭"的评选,已经使"文明和谐"一词在基层群众中有相当的共鸣。

将"文明"与"和谐"并提,是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特色。实现和谐是我们的目标,文明建设是我们的发展路径,两者相辅相承,在"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理念指下,为社会、国家和世界追求进步,谋取幸福。

三、结语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博大精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括也必然是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和而不同中逐渐形成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共识。

"天下为公,文明和谐",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义和精髓,值得进一步阐释、传播和发扬。

(文章刊发中国社会科学网)

注释:

1董楚平:《"天下为公"原义新探》,载《丈史哲》1984年第4期;董楚平:《"天下为官"考释》,载《文史哲》1987年第3期。

2吴琛:《"民意导向"诠释中共执政理念新亮点》,《日本新华侨报》2011年11月28日。

3白钢:《中国社会主义的文明观》,截《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1期。

4参见[美]萨缪尔o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