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阿灵顿的变迁
刘仁文
字号:

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首都华盛顿旁边的一处著名旅游胜地,与华盛顿市内的林肯纪念堂隔波托玛克河相望。我曾先后两次参访过阿灵顿国家公墓,印象最深的是山顶上的“李将军纪念馆”。

 

李将军何许人也?他就是美国南北内战中的南军统帅罗伯特.李。为何在一个荣誉归葬地的最显眼处,却是一个叛军首领的纪念馆呢?翻开历史的尘埃,原来这里面有着一个关于阿灵顿变迁的曲折故事。

阿灵顿最初并非国家所有,而是一处私产,而且与美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人物有关:一个是美国的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一个是南北内战中的南方叛军统帅罗伯特.李。一般人可能未曾想到,罗伯特.李还是乔治.华盛顿的曾外孙女婿。是这样的:乔治.华盛顿与寡妇马撤.丹德里奇.卡斯迪斯结婚后没有子女,但马撤与其已故前夫所生的儿子约翰.帕克.卡斯迪斯被华盛顿视同己出。约翰.帕克.卡斯迪斯长大后也很争气,在独立战争中成了继父华盛顿的得力助手,只可惜就在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他竟英年病逝。之后,其年幼的儿子,即华盛顿的孙子——乔治.华盛顿.派克.卡斯迪斯,由华盛顿夫妇抚养成人。

乔治.华盛顿. 派克.卡斯迪斯长大后,多才多艺,聪明能干。他在弗吉尼亚的阿灵顿购地,请著名建筑设计师海德菲尔德帮其在山顶上设计阿灵顿庄园。建此庄园的目的之一是收藏他尊敬的继祖父华盛顿总统的遗物。

庄园建成后,乔治.华盛顿. 派克.卡斯迪斯与妻子和他们惟一的女儿玛丽.卡斯迪斯一家三口住了进来。女儿玛丽.卡斯迪斯于1831年与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罗伯特.李在庄园结为百年之好。婚后30年里,罗伯特.李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联邦军队里成长为一位受人尊重的将军。与此同时,他也在阿灵顿庄园里与夫人玛丽.卡斯迪斯共同养育了6个子女,与岳父母祖孙三代一家10口人在此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乔治.华盛顿. 派克.卡斯迪斯喜欢女儿玛丽和女婿李将军,但更喜欢自己的大外孙,也就是李将军的长子——乔治.华盛顿. 卡斯迪斯.李(华盛顿这个荣耀的名字由他来承袭)。因而当他在1857年去世之前立遗嘱时,就在将阿灵顿的产权留给他妻子的同时,还规定妻子去世后此庄园归李将军的长子乔治.华盛顿. 卡斯迪斯.李所有,并指定李将军做遗嘱执行人。

岳父的去世,是这个家庭的重大变故。作为遗嘱执行人和家庭的顶梁柱,李将军随即向军中告假,回阿灵顿庄园处理家务,并对已显破旧的庄园进行维修。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剧烈动荡——南北内战即将来临,它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将改变阿灵顿庄园的命运。

李将军是南方人,却并不主张蓄奴,当后来的联邦军统帅、战后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还没有解放自己家的奴隶时,李将军已解放了自己家的奴隶。他也反对南方分裂的主张,不过他同样不赞成以武力来解决南方的分离诉求。当1861年南北内战爆发、弗吉尼亚州宣布脱离联邦时,李将军的心灵在这个庄园里苦苦挣扎了三天:一方面他是一个效忠军队的将军,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自己的军队去攻打自己的父老乡亲。三天后,他毅然做出了一个他一生最重大的决定:辞去他在联邦军队的职务,离开阿灵顿庄园,去担任正在组建中的南军统帅。从此,李将军再也没有回到阿灵顿。

因为阿灵顿庄园是一个离白宫和国会很近的战略要地,李将军估计联邦军队很快就会来占领,因此他嘱托夫人妥善藏好与曾外祖父华盛顿总统相关的物品后,就尽快离开庄园。果然,在李夫人和全家匆匆撤离不久,联邦军队就开过来了。

战争给一个国家的最大冲击是破坏了原有的社会正常状态。在非常态的战争期间,一些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能通过的“法律”也会顶着“战时法”的牌子出台。内战期间,面对大量的“阿灵顿现象”(联邦军占领私人房产),美国政府必须有所交代,否则与其建国以来所确立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原则相冲突,于是林肯领导的联邦就通过了一个战时法:要求凡是被联邦军队占领的私人房产,其所有人必须亲自前来房产所在地交房地产税,否则没收其财产。这个战时法虽然是个“恶法”,但比起那些在战争期间为所欲为,想强夺就强夺的国家来,我们至少还是可以看到美国法律文化的另一面,那就是政府的行为起码要有法律依据。

当然,在这种法律依据面前,阿灵顿的主人不可能有效地捍卫自己的权益。李将军及其家人怎么可能亲自去缴税呢?那不等于自投罗网?于是,联邦政府便以抗税为由,没收了阿灵顿庄园。

这正是立法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财产的主人要么老老实实到联邦占领区来,别参与南方叛军,要么你就抗税在先,政府依法没收在后。

但没收以后的阿灵顿庄园还不能直接成为政府的囊中之物,还得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将用于联邦教育基金。后来,在阿灵顿的拍卖中,联邦税务局长代表联邦政府举牌成功,取得了阿灵顿的产权。随后,联邦政府将阿灵顿庄园改成了司令部,并在庄园中辟出200英亩地作为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坟地。这一做法也反映了当时北方对李将军与联邦军作对的憎恨。他们希望阿灵顿永远成为坟地,李家后人别想再回来。这对李将军的打击当然够大,因为阿灵顿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钟爱、最依恋不舍的地方”。

南北内战结束后,李将军及其夫人作为败军之将,不再提这伤心之事。他们去世后,美国在各方努力下,又恢复了战前正常的法律秩序。可是,对于在战争非常时期形成的既成事实,如何处理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林肯总统任内的事,且符合当时的“战时法”,现在没必要去改变;甚至就说这是敌产,没收你又怎样?但美国没有这样去做。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美国法院在其政府与公民发生矛盾时所起的居中裁判作用。当阿灵顿被政府侵占长达20年之久后,其合法继承人——李将军的长子乔治.华盛顿. 卡斯迪斯.李走向法院,状告政府没收阿灵顿是不正义的,请求法院判令联邦政府返还其财产。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1882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无论何时何地,公民的私有财产都受法律保护,战时也不例外;非经法律程序和合理补偿,政府也不得征用私有财产;即使是叛军首领的私有财产,也一样受到法律保护,不能随意剥夺。因此,联邦政府败诉,阿灵顿必须物归原主。

最高法院下达这一判决时,数万名战时牺牲的将士在此长眠已久,房子也早已面目全非。鉴于阿灵顿事实上已经成为联邦军人的墓地,联邦政府与李家都本着务实的态度进行谈判。1883年,美国国会批准用15万美元向乔治.华盛顿. 卡斯迪斯.李买下阿灵顿。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李家满意了,至此,联邦政府正式成为阿灵顿的合法拥有者。

本故事的最后结局是:1933年,美国为纪念阵亡将士,将阿灵顿公墓正式设为阿灵顿国家公墓,由内政部管理。1955年,美国政府又决定将阿灵顿山顶上的那栋二层小楼房按照李将军居住时的原貌修复,作为“罗伯特.李将军纪念馆”。 今天这里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观光点。不知道底细的游客会感慨美国对失败者的宽容和对人格高尚的对手的尊重(美国至今没有人怀疑,李将军当时的抉择是源自他心中的道德担当),但倘若知道阿灵顿的前述变迁,恐怕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唯一一次战争的创伤终于很快弥合了,这个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也在经历了短暂的迷途后,又重新回到了正确的契约状态。

有恒产者有恒心。直到今天,美国的财产法仍然是诸部门法中变化最小、最稳定的部门法,除了与时俱进地作些技术性修改,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都没有变化。美国的财产法又来源于英国,而英国近千年没有大的社会动乱,没有大规模的流血革命,应当说与其稳定的财产法制度是有关的。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能够坚定地捍卫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个社会的人们才能够致力于埋头苦干,去光明正大地创造财富,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财产突然有一天被随意剥夺,甚至人财两空。这应当是阿灵顿故事带给我们关于财产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吧。

 

(林达:《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载《扫起落叶好过冬》,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徐炳:《从一个著名案例看英美财产法的特色》,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5期。)

 

发表于《读书》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