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刘敬东:中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刘敬东
字号: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神速,进、出口总量突飞猛进,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世纪伊始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更加强劲,中国的对外贸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实质性飞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增长势头一度放缓,面临的形势 十 分 复 杂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对外出口战略提出质疑,认为过度依赖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必须予以彻底改变;在国际上,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美、欧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指责中国的口实,国际上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所有这些现象均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关头,如何把握对外贸易的战略发展方向关乎我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大局。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对外贸易始终应作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支柱。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人口众多固然可以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一定程 度 上 能 解 决 生 产 产 品 的 出 路 问题,但人口众多也意味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尽管减少甚至消除贫困现象是我国政府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但严重缺乏消费能力的大量贫困人口占我国人口中的很大比重这一现象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而且也只能面向国际市场,寻找更广泛的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因此,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应当继续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确定继续发展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这一基本战略后,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贸易事业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以使我国对外贸易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结合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以及发展态势,综合考虑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走向,笔者认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未来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将得以长期保持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 O )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 .9%提高到9 .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 一 出 口 大 国 。 进 入2 0 1 0年 以来,在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重重困难后,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 0 0 9年 底 以 来 的 恢 复 性 增 长 态势,出现较大幅度回升。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日渐恢复,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特点一贯赢得各国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短期内不会为他国产品所取代,因而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产品占 有 国 际 市 场 的 份 额 仍 将 继 续 增加。不仅如此,多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的出口战略,在稳 定 欧 、 美 等 发 达 地 区 市 场 的 同时,积极开拓欧、美等发达地区以外的国际市场,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贸易不断扩大,为中国 产 品 出 口 增 添 了 新 的 活 力 和 动力,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中国出口额占世界第一的地位稳固,短时间内不会动摇。

二、中国进、出口结构将发生重要改变,能源资源贸易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始终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主流,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自主研发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增加,这一局面将得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将出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进口贸易方面,我国一直青睐于国外高科技产品,此类产品占我国进口量的比重很大,这些高科技产品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一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在未来几年,能源资源产品进口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与本国自身能源资源匮乏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铁矿砂、原油、钢材、铜材、纸浆等能源资源性产品在我国进口产品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大,这是我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另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飞机、汽车以及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大国。

三、各类环境立法和政策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新世纪伊始,环境问题逐步成为 影 响 世 界 发 展 的 全 球 性 重 大 问题,各国政府和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愈发强烈,各种环境立法和政策层出不穷。对外贸易的产品,无论是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还是其使用过程的环境影响均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国际环境立法、W T O多边贸易体制环境政策以及各国国内的环境立法和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渐加大。当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环境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场合的热门话题,通过税收手段、技术法规、卫生标准等措施限制与环境相关产品进、出口将是国际贸易大势所趋,具体对我国而言则意味着,一方面能源资源产品进口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多以环境立法和政策形式出现的“绿色壁垒”,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人民币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工具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历史进程中,美元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贸易结算工具,但随着美元国际地位的日渐衰落,这一局面已被打破。当前,人民币虽然尚未取得国际货币地位,但其成为国际可流通货币并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主要货币指日可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日增,国家外汇储备基础雄厚,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人民币将成为备受各国政府和企业欢迎的支付和储备货币,在对外贸易交往中,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对外贸易结算中的主要货币工具。我国政府应当适时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新的变化,满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时代新需要。

五、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存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持续增多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上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纷纷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或者“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合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产品横加限制,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独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态势都决定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存在,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亦将持续增多,这说明中国政府和企业抗击保护主义的任务会愈发艰巨而繁重。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清醒认识并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0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