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转向交易: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计算
杨延超
字号:

效益成本分析法长期以来被奉为判断赚与亏的分析方法: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即为赚;当收益小于成本时即为亏。然而,在分析知识产权交易的赚与亏时则遇到了阻碍。--编者

 

问题一:知识产权如何资本化

如果你有一个知识产权,比如你拥有一项"能把水变成油"的专利权,你应当如何把这项专利权变成钱?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转让(许可使用),获得转让费用(许可使用费用);

第二种方法,就是将这项技术投资入股组建公司,进行产业化运作,通过生产,出售专利产品获取收益;按照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技术最多可占注册资本的70%。

第三种方法,就是以该专利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

第四种方法,就是知识产权证信托,即知识产权人作为委托人,委托受托人来管理运营或者转让该技术,由此获取收益并向受托人支付报酬。

第五种方法,就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如一个企业现在需要融资,它就将企业中的知识产权作为证券化资产隔离出来,"真实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由特殊目的机构来向投资人发行证券(一般为债券)。

问题二: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确定?

事实上,更多的人会选择转让或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方式来赚钱,那么如何判断知识产权资本化过程的赚与亏?经济学上效益成本分析法(Benefit-cost Analysis)长期以来被人们奉为判断赚与亏的分析方法:当收益大于成本是即为赚;当收益小于成本时即为亏,这个观念已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然而它在分析知识产权交易的赚与亏时则遇到了阻碍,知识产权的价值又是如何确定的?

任何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当知识产权作为商品的时候也不例外。先来看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马克思早在《资本论》就已经揭示了商品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劳动量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时间来量化;不同质的劳动时间可以换算:复杂劳动是自乘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由于不同主体生产同一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马克思又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价值理论"同时指出:商品的价格还会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但知识产权却又不同于普通商品。首先它没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因为任何一项知识产权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社会平均"的问题。同样也无法用个别劳动时间来计算知识产权的价值。因为任何发明创造,都具有随机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不可复制的,以至于那个个别劳动时间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和不可捉摸。某种程度上,发明创造的好坏与主体所花费的时间无必然联系,有时甚至花费较少时间的发明创造,其技术的价值反而更大。

知识产权产生的特殊性让传统的价值理论不好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的价值无法计算。"一项技术=100万元"类似的交换足以证明,知识产权的价值仍是可以确定和计算的。来看这一个例子:100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100台电视机;那我现在拥有一个专利技术,50个工人就可以生产100台,解放了50个工人的劳动力,这项技术每一天的价值就相当于50个劳动力一天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可以计算的,技术每一天的价值同样可以计算;再结合这项技术的实际寿命,这项技术的实际价值便可以得出。显然,这项技术减少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的价值就就是由它所能减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再来看一个计算作品价值的例子:某作家撰写一部作品,正是作品将一本白纸神奇般变成了一本书,可供人们欣赏和阅读。假设一本书价值51元,而白纸的成本仅为1元,显然,一本书增值50元,假定全社会有1000会买这本书,实现增值一万元,这就是作品的价值,或者说它的价值是由它所能增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的。

如此看来,知识产权(技术与版权)的价值就是由其所能增加或节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当然,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阐述中并没有涵盖知识产权,因为价值理论形成于1857年-1858年,而在价值理论诞生的20年后德国才颁布第一部专利法。

问题三:商标权的使用价值如何界定

商标权又是一类极其特殊的知识产权,它的价值计算方法又不同于技术和版权。笔者认为,商标的使用价值可界定为"实现非等价交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双金利来的皮鞋,拿去金利来商标,同样的做工、同样的布料,如果不带商标,它只值100元,但如果加上商标,它可以卖到300元,甚至更高。驰名商标如此,普通商标亦如此。在同一商业领域,驰名商标与普通商标在使用价值上区别就在于,前者所能实现的非等价交换额度更大,仅此而已!如果商标不能实现非等价产换的时候,即贴与不贴商标,商品的价格不受影响,那么该商标就尚无使用价值,还不能作为商品。

商标的魅力就在于实现非等价交换,而它的这一使用价值又通过优秀的设计,扩大知名度、美誉度等方式产生。消费者为了实现更优的商品,减少搜寻成本,很多时候不惜进行非等价交换。因此,简言之,商标的价值就是由其使用价值"实现非等价交换"所决定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