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2009年中国法治:谋发展、保民生、促稳定
田禾、吕艳滨
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李林、田禾

课题组成员:田禾、冉昊、吕艳滨、李林、李昊、李顺德、李霞、陈欣新、陈洁、陈根发、柳华文、莫纪宏、高长见、席月民、常纪文、董文勇、蒋岩桦、谢新胜、翟国强、熊秋红、戴瑞君(按照姓氏汉字笔画顺序排列)。

执笔人:田禾、吕艳滨

2009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盛典。60年来,中国法治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废除旧法统,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又因“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而受挫;二是改革开放之后,确立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稳步发展。新中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法治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成为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方略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观念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国法治发展也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过程。60年中,国家不断加强对公民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权利以及妇女、儿童、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障。大量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步从急于解决无法可依向提升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确保立法质量的方向转变。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正从多方面稳步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多年来,国家加大力度,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设置、行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伴随着新中国法治发展的进程,司法改革不断深化,国家不断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提升司法效率,努力通过公正司法来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初见成效。法律服务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专业化、正规化、市场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法律服务为提升公众法律意识、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学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经历了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等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法治以谋发展、保民生、促稳定为重要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2009年,为了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国家发布了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明确了2009-2010年中国政府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2009年,一部分2008年审议的重要法律已经顺利获得通过,一部分法律草案正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议。2009年,在中央的安排和部署下,有关部门进一步探索推动司法改革工作。在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行政管理透明度不断提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力度,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实现了国民经济增速逐季回升,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全文参见《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P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