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法学所图书馆应对因特网挑战之路
蒋隽
字号:

一、严峻的生存环境
    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图书馆,法学所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对象既有别于公共图书馆,又不同于普通高校法学图书馆,主要是满足本所研究人员的科研和教学需求。因此,如何依托社科院强大的学术背景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法学教育的蓬勃兴起、法学研究的高精尖化以及公众对法学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无疑为法学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面对公共图书馆和其它科研机构及高校图书馆的激烈竞争和挤压,尤其是面对新兴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之生存环境亦日趋窘困。以故,如何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寻求自身发展道路,以便更好地满足本所高端法学科研项目的需求,则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难题。
    
    二、改革前的法学所图书馆
    法学所图书馆的改革肇端于2001年。改革前的法学所图书馆是一个传统的中小型专业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10月,馆藏文献以纸质文献为主,电子文献只有中文法规数据库光盘百余张。馆藏文献总量约为35.7万册,其中中外文书刊21.5万册、中文法学剪报资料 11.7万余份以及英文法规缩微胶卷2.5万张。作为科研机构图书馆,本馆服务对象并没有局现于本所研究人员和学生,而是始终坚持对公众开放。多年来,本馆以下列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第一,中文法律古籍特色收藏,包括明清时代的善本书400余种3000余册,以及民国时期的立法和司法资料;第二,法学专题中文简报资料,搜集和整理了1978年以来发表在报纸和期刊上的法学专业论文约12万份,并为几十项国家、院和所级科研项目提供专题资料近万份;第三,西方法学资料的中译,本馆外文资料组为满足法学所承担的国家立法项目以及本所科研的需求,先后出版了《国外法学资料》和《法学与技术革命》等内部刊物,受到所里的好评。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长年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本馆一直处于迟缓发展阶段,诸如工作人员严重缺编(图书馆编制由18人下降到10人,但由于调出、退休等原因,实际只有8人)、工作效率低下(分散式的管库方式和手工作坊式工作方式浪费了大量人力)、现代化设备缺乏、图书入藏量不足及更新速度滞后、读者满意率不高之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本馆的发展。
    
    三、改革创新之路
    为了生存和发展,法学所图书馆从2001年起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以应对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硬件环境之改善
    1、图书馆物理环境的改善--馆舍改造
    以前,由于图书馆与律师事务所、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用一楼,只能实行"多个出口、分别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因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2002年10月,在院、所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馆进行了图书馆楼的全面装修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原有格局,实现了封闭式、一体化的馆舍格局和管理模式。改造后的图书馆的有效使用面积由原来的1137平方米增加到1342平方米,馆内的 7个中外文书库、4个阅览厅(室)(包括报刊与工具书阅览厅、中文资料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访问学者阅览室等)、4个办公室和1个会议室均由一个通道出入,实行前后台的工作方式。这种新的分工方式,既有效地节省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确保图书馆的正常运营,2004年7月,本馆还安装了电子防盗设备。馆舍装修改造工程的完成,为我馆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图书馆核心要素的现代化--馆藏计算机化
    (1)馆藏图书回溯,实现日常管理的计算机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本馆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988年9月,购置了全所第一台计算机,并引进了1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991年实现了中、英文图书的计算机编目,以及馆藏图书查询和统计的计算机化。其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放慢了现代化的脚步。2002年8月,本馆开始了中外文图书的计算机检索回溯工程。在回溯过程中,改变了本馆原先使用的《科图分类法》,对馆藏20多万册中西文图书重新用《中图分类法》进行了分编,以便与国内其它图书馆接轨。2003年7月,我馆全面实现了图书检索、借阅以及采编的计算机化。为方便所内外读者使用,本馆还将馆藏书目链接在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cgrs/index.htm)上。
    (2)馆藏资源的电子化和特色化。为了适应电子媒介的兴起,本馆加大了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改变了馆藏资源结构,以符合研究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本馆率先购买了中国期刊学术光盘CNKI和国家法规数据库光盘等电子产品,成为我国初创时期电子文献产品的最早用户之一;以后又陆续购置了北大法宝、北大法意、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法律年鉴等中文专业数据库,并于2001年6月购买了美国LexisNexis数据库,成为其在中国最早的用户之一。现在,本馆已形成以纸质文献为主体、电子文献为辅的多种载体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另外,本馆通过接受捐赠、申请托存图书馆资格等多种方式,既解决了馆藏文献因为资金缺口造成的不足问题,也形成了特色馆藏:如早期接收的张友渔先生赠送的《古今图书集成》、沈家本和杨鸿烈先生家属赠送的《沈家本手稿》和《杨鸿烈手稿》等;近年接收的主要有英文和日文赠书以及美国、日本法规的缩微胶卷和光盘等,我馆现已成为美国亚洲基金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早稻田大学、成文堂出版社等美、日学术机构在华的长期受赠者,接收了大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我馆还于2001年申请成为联合国在华的21个托存图书馆之一,接收了大量联合国原始文献信息。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3年日本民商事法中心赠送我馆的价值100多万日元的《日本现行法规》(Japan Code)、《日本法律判例文献情报》(Current Legal Information)和《日本判例体系》(Judicial Information System)等光盘,是北京地区目前唯一的最新版日文法规和判例数据库光盘。为保证版本的时效性,日方随时将更新的光盘通过国际特快专递邮寄我馆,
    (二)软件条件的提高
    1、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2001年下半年开始,本馆先后制定了《法学所政治学所图书馆对外服务收费标准》(2001.10)、《关于参加课题项目的暂行规定》(2001.10)、《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出差的暂行规定》(2001.10);《法学研究所图书馆借阅规则》(2002.7)、《图书馆采购职责量化标准(试行)》(2002.7)、《图书分类编目工作职责量化标准(试行)》(2002.7)、《书库工作人员职责量化标准(试行)》(2002.7)、《法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岗位职责条例(试行)》(2002.8)、《对参加业余学习培训以及学术会议等的补贴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建立了工作日志填报制度,进一步量化了个体工作评估机制。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引进人才,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搞活用人机制。人才建设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法学所图书馆多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竞争力下降。2001年以后,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本馆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如2002年引进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2003年引进南开大学法史专业硕士毕业生,调整了图书馆在职人员的构成比例,增强了实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掘现有人员潜力,搞活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法学所是社科院实行聘任制的试点单位),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通过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素养。例如,2004年派1名馆员脱产进修外语四个月;为鼓励员工晋升职称,在时间和物质上都予以积极支持和奖励。法学所图书馆现有在职工作人员8名,人员结构比较合理。从学历上看,除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4名以外,其余全是大专以上学历;从职称上看,除1名因来馆时间不够年限暂时无法晋升以外,其余全部是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这样,法学所图书馆就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爱岗敬业、训练有素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人员素质的提高,用人机制的改变,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了条件,也为图书馆以后实现质的飞跃完成了人才储备。
    (三)大胆探索,积极拓展生存空间
    上述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只是建立现代化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作为中小型学术图书馆,本馆同样面临图书涨价、资金短缺、馆舍不足、人员缺乏等图书馆难以解决的问题。况且,由于规模小,条件有限以及服务对象的狭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馆的生存空间并不广阔。如何在公共图书馆与其它专业图书馆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并发展,特别是在以"Open Access"和"Google Scholar"等为代表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和服务方式使用户通过因特网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从而对整个图书馆界形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前人并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自己摸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探索中前进。法学所图书馆近年来做了如下尝试: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交流。同以前相比,近年来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其交流合作的对象和内容涉及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同行以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
    (1)与图书馆界的学习交流。为了准确了解图书馆学最新发展趋势,并及时掌握应用于图书馆的新技术,本馆积极加强与全国图书馆学会的联系,多次派人参加其组织的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本馆现为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的集体会员,馆长更于2005年当选为专业图书馆分会最新一任理事。此外,本馆还重视与国外图书馆界的联系,注意汲取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如2002年3月邀请日本名城大学图书馆资深馆员伊佐初枝女士来我馆交流访问,2002年派人赴德国马普研究所图书馆进修半年,2003年派人参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澳门大学图书馆,2004年接待联合国图书馆特派员的视察,2005年接待香港立法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访问等。
    (2)与法律图书馆同行的切磋交流。作为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和北京高校情报研究会法律信息分会的会员馆,我馆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图书馆2001年组织的《北京地区法律图书馆业务研讨会》、2002年7月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主办、外国图书馆专家讲授的"法律电子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培训班、2005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组织的《文献信息与法制建设》研讨会、《首届全国法律图书馆文献信息》研讨会、2006年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政府出版物和政府信息传播与利用》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并多次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3)与出版商、数据商的合作。过去,图书馆与出版商的关系主要就是单纯的购买与销售关系。目前,本馆正在积极探索,尝试多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以扩展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如正与荷兰学术出版商 Brill 、美国LexisNexis公司等洽商合作事宜。
    2、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拓展服务范围和手段,以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学术机构的专业图书馆,法学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本单位科研人员和博(硕)士生,并提供图书、资料服务。然而,这些只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的体现,并不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法学所图书馆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1)服务上向公共图书馆看齐。首先,实行统一出口、统一借阅的前后台管理方式。除中文古籍库以外,本馆全部书库都是开架借阅,这虽然增加了本馆人员的工作量,但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浏览。其次,延长开馆时间。本馆改变了机关图书馆中午闭馆的惯例,中午不闭馆。2004年,为了满足新招生的150名法律硕士生晚上借书的需求,特地将开馆时间延长到6:00,并在周末增加开馆时间1天。这些都是在现有人员不足(比编制还少2人)、未增加新人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加班加点完成的。第三,进一步明确、细化对外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规范本馆对外服务工作,本馆重新制定、修正了有关规定,如《关于对外借书证的规定》。第四,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行业标尺。过去,作为科研辅助部门,本馆的服务观念比较薄弱,服务方式也不够规范。为此,本馆强化服务意识,从行为用语、着装等最基础的抓起,规范服务行为。
    (2)工作重点的调整和转变。为了适应馆藏电子化、无纸化的发展趋势,本馆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工作方式,2000年以后停止了实行多年的法学报刊资料的剪辑工作,工作重心也逐渐转向以数据库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引进、开发和利用。为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对引进数据库的培训和推广,以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如2005年5月-8月底,本馆围绕馆藏中外法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院文献中心西文社科类综合数据库简介与使用、中外知名数据库的引进与试用等主题举办了《中外数据库应用系列讲座》,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动前后,我馆先后举办数据库使用讲座两次,引进免费试用的中外数据库8个(其中5个为本馆引进,3个为院馆引进),中文文献下载量为12,421篇(2006年4月19日-7月19日同时试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网),英文文献下载量达?。第二,为弥补购书经费的不足,我馆积极争取数据库的免费试用。迄今为止,在我所免费试用的中外数据库近30个,极大地扩大了我所研究人员可利用的文献资源范围。第三,积极利用因特网上的免费学术信息资源,迄今为止已提供中外学术信息约21万字。
    (3)发挥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法学所历年科研成就,充分发挥图书馆保存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我馆在阅览室大厅特辟一隅,长年陈列法学所科研成果展,使中外读者及时了解我所暨法学界的前沿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举办法律文献检索讲座,强化教学科研辅助功能。过去,本馆主要为科研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本所研究人员和法学硕士以上学生。2004年,面对新入学的法律背景相对薄弱的法律硕士生,我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2005年6月我馆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外法学文献的检索与利用》讲座,受到学生的欢迎。
    (5)积极参与高端科研项目,为我国法制建设服务。法学所图书馆素以法学资料的丰富、权威闻名,曾多次参与国家和院、所级科研项目。不过,这些项目大多局限于本院或本所。现在,本馆积极对外扩展服务对象,以充分利用法学所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目前,已与全国人大图书馆达成合作的初步意向,为国家立法活动提供文献支持。现已完成其"突发事件应对法" 立法的参考资料项目。
    3、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加强本馆科研能力,扩大影响,逐渐向学术型、研究型图书馆转变。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的储存地和中转站,更是一个信息研究和发布的场所。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实力,馆藏量并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其学术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的参照标准,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图书馆员不仅是科研工作的辅助者,更应是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法学所图书馆在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的同时,并不放松对科研工作的重视。首先,提升本馆人员的科研能力。在2002年8月制定的《法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岗位职责条例(试行)》中,对馆内工作人员的学术要求远远高于同业(如文化部)标准,例如,在两年聘任期中,我馆要求中级馆员要完成1~2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或5,000字以上的译文,否则不称职;文化部则对中级馆员没有类似的要求。高标准的要求,使法学所图书馆馆员除精通图书馆业务以外,普遍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其成果也多次荣获全国图书馆学会等专业机构举办的各类奖项或被《人大报刊资料》转载。其次,图书馆在学术活动中配角到主角地位的转变。馆员个人研究能力的加强,标志着图书馆整体研究实力的提高,为本馆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和程度的加深奠定了基础。本馆以前参与的重大科研活动,以提供资料支持为主要方式,科研辅助成分居多。近年来,随着全馆人员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本馆开始尝试以图书馆名义、独立自主地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本馆的学术地位。例如, 2005年5月,本馆4名青年馆员以"法学所科研成果整理与分析(1958至今)" 为名参加了本所举办的"中国法学发展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的课题申报工作; 2005年10月,法律出版社特地约请我馆撰写法律检索工具书--《中文法律文献资源及其利用》,该书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以中国法律检索为主题的实用工具书,现已于2006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全书28.8万字;2006年5月,本馆以"我国法律信息资源现状调查--以建构保障体系为中心"为名申报了院级"国情调研项目" 课题,并申请成功,该调研成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预计15万字。 第三,构筑学术交流桥梁,积极推动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依托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强大学术背景和雄厚的研究实力,以及自身多年的学术积淀,法学所图书馆大力构建学术交流的网络和纸质平台,承担起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的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办学术会议。2002年4月1日在美国LexisNexis公司赞助下,我馆主办了《法律信息与图书馆实务》研讨会,来自北京地区四、五十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或科研单位的80名法律图书馆同仁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也是LexisNexis公司在我国内地赞助的第一个学术会议。2003年11月,本馆还主办了《北京高校情报研究会法律分会第3届年会》。
    (2)主办网上论坛。2004年2月,我馆首创的网上法律图书馆论坛(http://www.iolaw.org.cn/library/index.asp)在中国法学网上正式启动,此为全国唯一的法律图书馆网上学术论坛。该论坛的开办,为促进我国法律文献信息研究的发展、加强法律图书馆之间的切磋合作,构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3)出版丛书集刊。在为国内外同行提供网络交流平台的同时,我馆还克服资金缺乏、经验不足等重重困难,在所内外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法律文献研究为主题、并由法律图书馆主办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中外法律文献研究》。该书拟于每年编辑出版一卷,第1卷已于200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39.2万字。目前,第2卷正在紧张编辑中。
    以上只是法学所图书馆面临因特网挑战而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虽然其中某些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我们的工作中也还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本馆愿与其它图书馆一起,共同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之路,以便为我国法治建设、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