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好的
字号:
小
中
大
我从小受的教育是国家“地大物博”,要树立“远大理想”,凡事要“做大做强”,因而在写文章、想问题时也喜欢用“大”的思路,但近年来的一些经历和阅读使我对“小”增添了一份特别的关注,譬如,我在《新京报》开设的专栏就取名“具体权利”,旨在摆脱以往的宏大叙事和大词哲学,从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着手来讨论一些事情。
鉴于“大”在我们当前这个世界的流行,特别是国人对“大”的偏爱,本文不妨再说说有关“小”的一些小故事,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充满矛盾并且比逻辑还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有一百个理由来证明“大”的好处,但也同样有一百个理由来证明“小”的好处。
2003年,我在牛津访学时,有一天与众灵学院的胡德教授在学院的小食堂里进餐,我问他:牛津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食堂,为什么不把它们合在一起,办成一个或几个大食堂,那样不就省去很多的厨师和工作人员么?“喔,不,不。”胡德教授连连摇头,“Small is good(小的是好的)。如果办成大食堂,那太恐怖了,你能想象在那样的食堂里我们能这样安静地用餐和讨论问题吗?”
牛津几十个学院加在一起才一万多学生,落到每个学院、每个导师头上,其办学规模可谓“小”矣。胡锦涛主席最近发表演讲的美国名校耶鲁,其最新统计学生人数是一万二,我在耶鲁法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课都是小课(seminar),据说它之所以保持排名第一,这种小课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了重要作用。反观我国。现在高校不断扩招,一个专业性的大学或学院都动辄上万甚至几万学生,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梁慧星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过去他们民法研究生招生那么少,却出了不少人材,如今民法研究生招生那么多,从出人材的比例来看,比过去却小多了。谢晖教授在对自己2005年的学术进行盘点时,提及的一件憾事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带了多少研究生,与之相关的另一件憾事就是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而作为导师则没有发现。近几年,我应邀参加一些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答辩,每次都是一送就送来论文数十本,可想而知,这样的批量生产对于指导老师和参加答辩的老师来说,怎么可能去一一认真把关呢?
去年,我读到一本《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方面的书(其实不只是经济学),才知道这本书在西方很有名。作者舒马赫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观点和疑问,例如他说:小规模经济与持久性经济有明显的关联,小规模生产不论为数如何多,都不及大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因为个别的力量相对于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来说是很微小的;小团体的成员对他们那小块土地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爱护程度,也明显要超过那些隐去姓名的大公司或那些把整个宇宙都看成是自己的合法采石场的政府;虽然现在表面看,公司的规模似乎越来越庞大,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规模刚一形成,就会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化大为小,如通用汽车公司等实际上都是由许多规模适中的小公司组成的。他还说:传统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由小的集合体如家庭、部落走向国家、合众国乃至将来单一的世界政府,但人们不能忽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联合国成立时其会员国才60个左右,现在却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事实上,现在联合国的会员国已经超过了成立时的3倍,这证明了作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写此书时的预测)。同样,传统认为一个国家幅员越辽阔越好,但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大多数是很小的国家,而贫穷的国家,却大都在大国的名单上;许多大国为了化解大国之难,都采取类似大公司的“化大为小”策略,实行联邦制;假如丹麦是德国的一部分,比利时是法国的一部分,哥本哈根、布鲁塞尔的现状又会如何呢?还会有现在这样有名吗?与许多思想家一样,舒马赫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合适规模的上限只能为5 0万左右的居民,超出这一规模就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犯罪、人性堕落、污染等大量难题。他甚至尖锐地指出,人类的欲望太大,结果让聪明取代了智慧,使得人与人对立、国与国对立;人类现在不惜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来追求财富和权力, 试图用昂贵的科学和想得出的任何“游戏”来征服地球这个世界乃至满足登上月球之类的怪想,却离道德目标越来越远,离平静越来越远,离耗资很少的哲学、文学和宗教越来越远……
谈到大国之难,我作为一个刑法学者,亦有两点体会:一是世界上小国的社会治安普遍要比大国好,这大概是因为在这些国家控制犯罪要相对容易些;二是当今国际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国家,而像中国、美国、印度这样的大国,则至今很难废除,美国由于是联邦制,因而得以在某些州先行废除死刑。
最近,我又在《参考消息》上偶然读到一篇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喜欢“大”,对城市、建筑的规模追求在太空里能看见,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世界记录》。文章指出,中国人为这种“大”的热情付出了代价,以北京的建筑为例,那就是“为了给这些由玻璃、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庞然大物腾出地方,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老建筑不得不被整片推倒”。
在上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例子:这家商场光自动扶梯就有230座,餐饮广场相当于两个足球场,一只大鱼缸里养有6条泰国鄂鱼,要逛遍它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代哲人苏格拉底面对大市场的感叹:“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鉴于“大”在我们当前这个世界的流行,特别是国人对“大”的偏爱,本文不妨再说说有关“小”的一些小故事,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充满矛盾并且比逻辑还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有一百个理由来证明“大”的好处,但也同样有一百个理由来证明“小”的好处。
2003年,我在牛津访学时,有一天与众灵学院的胡德教授在学院的小食堂里进餐,我问他:牛津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食堂,为什么不把它们合在一起,办成一个或几个大食堂,那样不就省去很多的厨师和工作人员么?“喔,不,不。”胡德教授连连摇头,“Small is good(小的是好的)。如果办成大食堂,那太恐怖了,你能想象在那样的食堂里我们能这样安静地用餐和讨论问题吗?”
牛津几十个学院加在一起才一万多学生,落到每个学院、每个导师头上,其办学规模可谓“小”矣。胡锦涛主席最近发表演讲的美国名校耶鲁,其最新统计学生人数是一万二,我在耶鲁法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课都是小课(seminar),据说它之所以保持排名第一,这种小课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了重要作用。反观我国。现在高校不断扩招,一个专业性的大学或学院都动辄上万甚至几万学生,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梁慧星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过去他们民法研究生招生那么少,却出了不少人材,如今民法研究生招生那么多,从出人材的比例来看,比过去却小多了。谢晖教授在对自己2005年的学术进行盘点时,提及的一件憾事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带了多少研究生,与之相关的另一件憾事就是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而作为导师则没有发现。近几年,我应邀参加一些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答辩,每次都是一送就送来论文数十本,可想而知,这样的批量生产对于指导老师和参加答辩的老师来说,怎么可能去一一认真把关呢?
去年,我读到一本《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方面的书(其实不只是经济学),才知道这本书在西方很有名。作者舒马赫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观点和疑问,例如他说:小规模经济与持久性经济有明显的关联,小规模生产不论为数如何多,都不及大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因为个别的力量相对于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来说是很微小的;小团体的成员对他们那小块土地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爱护程度,也明显要超过那些隐去姓名的大公司或那些把整个宇宙都看成是自己的合法采石场的政府;虽然现在表面看,公司的规模似乎越来越庞大,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规模刚一形成,就会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化大为小,如通用汽车公司等实际上都是由许多规模适中的小公司组成的。他还说:传统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由小的集合体如家庭、部落走向国家、合众国乃至将来单一的世界政府,但人们不能忽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联合国成立时其会员国才60个左右,现在却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事实上,现在联合国的会员国已经超过了成立时的3倍,这证明了作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写此书时的预测)。同样,传统认为一个国家幅员越辽阔越好,但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大多数是很小的国家,而贫穷的国家,却大都在大国的名单上;许多大国为了化解大国之难,都采取类似大公司的“化大为小”策略,实行联邦制;假如丹麦是德国的一部分,比利时是法国的一部分,哥本哈根、布鲁塞尔的现状又会如何呢?还会有现在这样有名吗?与许多思想家一样,舒马赫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合适规模的上限只能为5 0万左右的居民,超出这一规模就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犯罪、人性堕落、污染等大量难题。他甚至尖锐地指出,人类的欲望太大,结果让聪明取代了智慧,使得人与人对立、国与国对立;人类现在不惜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来追求财富和权力, 试图用昂贵的科学和想得出的任何“游戏”来征服地球这个世界乃至满足登上月球之类的怪想,却离道德目标越来越远,离平静越来越远,离耗资很少的哲学、文学和宗教越来越远……
谈到大国之难,我作为一个刑法学者,亦有两点体会:一是世界上小国的社会治安普遍要比大国好,这大概是因为在这些国家控制犯罪要相对容易些;二是当今国际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国家,而像中国、美国、印度这样的大国,则至今很难废除,美国由于是联邦制,因而得以在某些州先行废除死刑。
最近,我又在《参考消息》上偶然读到一篇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喜欢“大”,对城市、建筑的规模追求在太空里能看见,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世界记录》。文章指出,中国人为这种“大”的热情付出了代价,以北京的建筑为例,那就是“为了给这些由玻璃、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庞然大物腾出地方,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老建筑不得不被整片推倒”。
在上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例子:这家商场光自动扶梯就有230座,餐饮广场相当于两个足球场,一只大鱼缸里养有6条泰国鄂鱼,要逛遍它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代哲人苏格拉底面对大市场的感叹:“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