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宽广博大,正直精邃
——作为教师代表在2004届法律硕士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周汉华
字号:

同学们,在北京这个秋高气爽的收获日子里,我有幸作为教师代表,欢迎大家加入法学系这个大家庭。同时,作为参与了复试面试工作的一员,我也想借此机会对大家说,实际上在复试进行过程中,我就几次对其他老师说过,你们是很棒的。你们中的一些人,丝毫不亚于法学硕士,甚至比现在的许多法学硕士可能更有潜力。
    当然,和我们传统的法学硕士制度比较起来,法律硕士是一个新的事物,是法律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刚才武寅院长和霍宪丹院长就法律硕士的特点进行了很细致的分析。我自己理解,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最大区别在于你们有更宽广的背景,比较适合培养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我知道,有的同学可能一直觉得大学没有专门学过法学到研究生阶段可能是劣势,无法和法学硕士平等竞争。而在我看来,大家本科阶段的多元化背景,正是你们的优势所在。看一看我们生活的时代,就可以理解这种优势到底有多大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特点是既有边界,又无边界。我以为,融合、整合与互联是这个时代的三个关键词。技术、学科、观念、制度都在迅速地融合。就像在互联网上不断地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小窗口一样,每个人、机构、制度都需要勇敢地推开下一扇窗户,迈进你以前未知的世界。从人类文明史看,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推动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当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和历史上的青铜器、蒸汽机一样,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法律硕士制度,体现了时代的这一融合要求,我一直在想,它一定会是我们整个高等法律教育制度的最终改革方向。
    因此,同学们要宽广博大,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论你本科阶段学习的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医药卫生、体育、电力、通讯,还是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外语、物理学,都可能成为你的优势。科学上的突破或发明往往发生在传统学科的边缘地带或传统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地带。同学们要发挥优势,从实践中学习,从跨学科中学习,从问题中学习,从不同老师那里学习。
    谈到老师,我想多说几句。我做学生的时候实际上也和大家一样。学生其实是很喜欢对老师评头论足的,按说这也很正常,尤其是那些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能更喜欢听到这种评价。但是,应该注意到,老师的治学方法和特点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在法学所和法学界,既有声名显赫的老一代法学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法学新锐;在老师们中,有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深藏不露、画龙点睛;有的著作等身,有的厚积薄发;有的喜欢宏大叙事,有的偏好精雕细琢;有的长于抽象推理,有的专务实证研究;有的喜欢抛头露面,针砭时弊,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有的坚守学术信条,独守象牙塔,成就一代宗师;有的学贯中西言必称希腊,有的博古通今膜拜老祖宗;有的经常产生轰动效应,有的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示出其学术价值。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更何况是你的老师。因此我想,同学们要尊敬师长,不管你选择的专业是什么,尤其要从不同老师那里学习不同的本领。要宽广博大,增加知识面,象王家福老师刚才所期望的那样,立志做大学者、大法官、大律师。
    当然,有同学说了,我交了钱,来就是想成为律师的,可没有想成为学者。因此,希望老师能够教我们点石成金之术,参加司法考试一考就过,出校门就能进大律师事务所、挣大钱。我猜想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估计不会少,但是,我要说,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要赶紧纠正,否则你可能是进错了门!你应该去参加那些职业培训,参加宣称能够保证通过考试的"冲刺班"、"强化班"或"不过退款班",或者直接去职业介绍所。
    法律硕士制度作为一种高等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有天壤之别,两者之间不可以道里计。和其他学科比较,法律硕士教育确实更多地具有实践性,而且,中国的法律界确实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增强法律教育的实践性的任务。但是,绝对不能把三年时光当作一种技能培训。如果目标仅仅是为了通过司法考试或者找到一份工作,大家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苦学三年。我们在这里不是学习手艺活的学徒,大家要接受的是正规的高等研究生教育。在发达国家,法律教育从学徒制进入到大学,是一次伟大的进步和革命。我们岂能走回头路!除了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大家还要学习许多知识,要了解法律的历史,法律的原则,法律的演变规律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通过这种教育,大家要成为社会的工程师,正义的使者,去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所训讲得很好,正直精邃。我建议大家以虔诚、敬畏之心来学习、对待法律,随时准备为正义而斗争。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维护你所接受教育的神圣性的一种责任,要对得起法律硕士这个称谓,要实践所训的要求。
    古人讲,法者,国之重器也。大家一般把主体理解为"法",而我宁愿把法者理解为是无数的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教法者、学法者。作为教师代表,我今天讲这些,想要说明的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宽广博大,正直精邃,是同学们走向成功,成为国之重器、国家栋梁的基础。这些也是作为老师,对大家的殷切希望。
    当然,中国人喜欢区分"道"与"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大家早日"成器"还只是第一步,还要"得道"。经过三年学习成器以后,大家也许就有机会向在座的夏勇教授请教如何"朝夕问道"了。那是后话。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