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西方法谚中的智慧》序言
谢鸿飞
字号:

早自古罗马始,西方就出现了法学家和法学著作。两千多年来,各种法律与法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其中,法律谚语是对法律原则、规则、思想和观念最简洁、最精辟的表达,它是法律宫殿中最夺目耀眼的珍宝。
    
    在英文中,法谚称为Legal Maxims,它有法律基本原理、普遍真理或行为准则意思。与其他箴言和格言一样,法谚通过使用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的文字,剔除思维中多余、烦琐的论证过程,采用公理这种最经济的表达形式,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千百年来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法谚表达的也是为公众普遍认可的法律公理。正如法谚云:"格言之所以成为格言,是因为其神圣庄严,最具权威性并被所有人认可"。在现代法律中,法理是法律的渊源之一。很多国家明文规定或者在实践中采用了这样的规则:对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适用法理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法谚又是法理最精粹的部分,当然也是法律的潜在渊源之一,所以法谚云:"法律欠缺,法谚代之"。
    
    法谚的内容大致包括三部分:一是与法律实践相关的生活智慧,如"观人宜观其友"、"言为心声"、"承诺越多、信用越薄"等。因为法律处理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所以这类谚语在法谚中的比例不少。很多法谚与中国观人论世的《增广贤文》类似。二是关于法律和法治理念的谚语,如"法律尊重自然秩序"、"无论何人不得在法律之上"等。三是法律规则方面的法谚,这是法谚的主体部分。这些法谚涉及到公法和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整体上看,与其他箴言、格言不同的是,法律谚语虽然包括了道德训诫、律令与说教,但这不是法谚的主流,更多的法谚体现的是来自实践的智慧。
    
    在西方,法谚往往是用拉丁文来表述的。这是因为法谚最初源于古罗马的法学家的著述,一开始就使用的是拉丁文。而且,在中世纪及其后的时间里,罗马法几乎成为欧洲的"共同法",欧洲各国的法律没有不受罗马法影响的,欧洲各国对罗马法的继受(Recption)、文艺复兴(Renaissance)以及宗教改革(Reformation)一同构成了"三R"运动,这是西方近代的社会建制和精神质素的直接源头。另外,拉丁文在西方很长的时期内都被视为是一种高雅的、有教养的语言,尤其是文艺复兴对古罗马文化的精神思乡使得拉丁文的地位迅速飙升。如"人文主义者"(humanist)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教授拉丁文的教师"。所以,罗马灭亡后,很多法学著述依然继续使用拉丁文,甚至法院文书都使用拉丁文。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使用的"法律家德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法律拉丁文的改造。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法谚都是古罗马时期留下的。如在12世纪(一些法律史家称之为法律的世纪)英国普通法发展起来后,英国也总结了很多法谚,这些法谚有一部分是用英文表述的。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法谚来展示西方的法律智慧。基于这一目的,本书选取法谚的原则是:避免过于专业性的法谚(如"物保优于人保"、"选择权一旦行使,即不许撤回"等),而是尽量选取一些普遍性的、贴近生活的法谚,以揭示和阐明法谚中的法律和法治理念。另外,本书还选取了几个为现代法律所抛弃了的法谚,如"买者当心"、"在法庭上自白,为最有力之证据"等,其目的是尽可能说明传统法律向现代法律过度中的最重大的变迁及其原因。如对于"买者当心"这一法谚,本书说明了何以现代法律会废弃这一法谚,并进一步升华到揭示现代法律中人格的变化,即法律开始从主张抽象的人格平等转向具体区分法律上的强者与弱者。本书选取了部分稍带专业性的法谚,其目的也是为了展示现代法治的理念,而不是从法律技术的角度就事论事地解释这些法谚。
    
    本书共选取了100余条法谚作为主体论述,涉及到400余条法谚。这是因为本书在论述某条法谚或某一问题时,将相关的法谚一并予以列出,以便于读者诸君感知法谚的堂奥,了解更多的法谚。
    
    本书所收录的法谚来源较杂。其中主要参考了Broom's Legal Maxims、郑玉波先生的《法谚》、《元照英美法词典》、Bouvier's Law Dictionary、Black's Law Dictionary以及日本的《英米法谚》(拉、英、日对照本)等书。此外,还参考了一些互联网上的英文资料。
    
    笔者不谙拉丁文,探究法谚实属绠短汲深,遑论钩深探赜,即便错谬也难免。贤达诸君,匡之正之,不胜盼祷!以短短20万言叙说渊深繁杂的西方法谚,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希望来日有机会继续研究。目前,祖国大陆还没有专门介绍西方法谚的著述,如果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则笔者幸甚!此书幸甚!
    
    最后,衷心感谢团结出版社的么志龙先生。他的一番美意使我接受了这一艰难的写作,他的宽容与耐心促成了这本书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