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合同准据法理论的解释
沈涓
字号:

法律出版社
    2000年9月
    
    
    内容提要
    
    合同准据法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至少早在罗马法时期,不同法域间合同关系的调整就已受到重视。从罗马法中的万民法,到12世纪的双边条约,再到14世纪以法律选择规则为主的国际私法,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法域间合同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国际私法,更是以法律选择方法即确定准据法的方法,将调整法域间合同关系的规则作为其体系的重要内容。自“法则区别说”始,每一种确定合同准据法的理论都表述了一种观念,各种理论的不断产生,反映了合同准据法观念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成长,也体现了合同准据法理论和观念在走向成熟的路途上的演进过程。
    合同准据法更是一个现代的问题。现代国际合同的种类、内容、影响等多方面的状况空前复杂,它们不断提出对新的合同准据法观念的需求,推动着合同准据法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只有适应现代国际合同关系的合同准据法理论,才能保障和促进现代国际合同关系的有序和发展。
    每一种合同准据法理论都是对前一种合同准据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今天的合同准据法理论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为适应调整现代国际合同关系的需要,当今国际私法学者提出了多种合同准据法理论。这些理论是否适应现代国际合同关系、以及是否有利于国际合同关系的发展,对此有必要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本文将以合同准据法理论的历史发展为纵向线索,以各国合同准据法理论的比较为横向线索,对合同准据法的理论如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等作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合同准据法理论的构建和趋向。
    当今中国正处于对外交往的兴旺时期,涉及中国的国际合同关系是中国对外民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合同准据法理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各国合同准据法理论,可使中国的合同准据法理论尽早与国际理论接轨,并借鉴他国理论的有益之处以完善中国理论,最终保障和促进中国对外合同关系的有序和发展。
    
    
    目 录
    导 言…………………………………………………………………………………1
    第一章 基本概念:立论与再思考………………………………………………2
     第一节 国际合同…………………………………………………………………2
     第二节 场合的误解………………………………………………………………4
    第三节 单一法抑或法律群………………………………………………………4
    第四节 纷繁的表述………………………………………………………………7
    第二章 行为场所:传统基石……………………………………………………9
     第一节 巴托路斯的贡献…………………………………………………………9
     第二节 推陈出新的背景 ………………………………………………………11
    第三章 意思自治:当事人的旗帜(上)………………………………………16
     第一节 杜穆林的启示 …………………………………………………………16
    第二节 数百年的坚持 …………………………………………………………17
    第三节 价值的协同 ……………………………………………………………20
    第四章 意思自治:当事人的旗帜(中) ……………………………………23
     第一节 宽限的时间 ……………………………………………………………23
     第二节 意之所属 ………………………………………………………………26
    第五章 意思自治:当事人的旗帜(下) ……………………………………31
     第一节 明辨真假 ………………………………………………………………31
     第二节 慎设限制 ………………………………………………………………37
    第六章 最密切联系:理智的现代追求(上) ………………………………46
     第一节 萨维尼的影响 …………………………………………………………46
    第二节 走进新时代 ……………………………………………………………47
    第三节 稳定与灵活 ……………………………………………………………49
    第四节 结之所系 ………………………………………………………………53
    第五节 密切之缘 ………………………………………………………………55
    第七章 最密切联系:理智的现代追求(下) ………………………………61
     第一节 寻找特征 ………………………………………………………………61
     第二节 “自体”真义 …………………………………………………………65
    结 语 ………………………………………………………………………………74
    主要参考资料 ………………………………………………………………………75
    后 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