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明清充军同异考
尤韶华
字号:

谪发罪犯从军古已有之。充军之名至少在元代之前就已出现。但形成制度并大规模采用充军则在明代。军犯是明代的重要兵源。充军因而成为明代兵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清代继续采用充军之名,但因兵制的不同,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在具体实施时,既有保留,又有变更。鉴于充军在明清司法中所占的位置,对其同异加以考证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明清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本文分为十个部分。一、关于考证方法,二、明清充军的发展,三、明清充军同异概述,四、兵制,五、充军的种类,六、充军编发,七、管束,八、赎免减等,九、军官、军人犯罪,十、补役。
    一、关于考证方法
    这一问题的提出,关系到对充军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学术价值。充军是明清两代广泛使用的一个刑种。在明清司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明清史料中对充军的记载极为繁多,而且多为常见史料。考证的方法只能以采用常见史料中的直接史料为主。那么对此考证的学术价值如何呢?这要取决于学术价值的判别标准。而学术价值的判别标准则应该建立在学术目的的基础之上。
    法制史学界对充军已有涉及,只是深入研究的论著或论文仍不多见。这是有原因的。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②史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遇到这一问题。中国法制史似乎也未能例外。“材料太少”的研究难度容易理解。材料少不足以反映历史真实。而对材料的发掘相当困难。充军的研究属于“恨材料又太多”的那一种。而“材料太多”的研究难度在于对材料的筛选和使用。材料筛选和使用不当也同样难以反映历史真实。
    材料太多,且为常见史料,研究起来相对来说要多一重困难,要有更多的勇气。对常见史料的研究,其学术价值经常是被贬低的。这就是为什么材料多,研究的人反而少的根本原因。其实,研究方法,特别是考证方法,是受材料多寡影响的。其本身不应该有价值高低的区分。考据或称考证,是研究历史、语言等领域的一种方法。根据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出一定的结论。考据的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搜集整理。考证的目的在于得出一定的结论。材料少则引用直接的史料来证明某种结论的相对要少,常见史料不足以反映历史真实。往往只能使运用间接史料作为证据,甚至一组连锁的证据链。这就为考证提供宽阔的空间,可以旁征博引,有机会使用大量的旁证和稀见史料。而材料多,则直接史料很多。这反而限制了考证的空间。直接的史料大多是常见的。由于直接史料能直接证明某种结论,常见的史料尚得筛选,则使用旁证和稀见史料的机会不多。
    两种考证方法本来只是由于材料的多寡而导致的差异。但在观念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把考证方法的不同作为判别学术价值的标准。认为使用旁证和稀见史料越多,学术价值越高。这种观念对古代史的前期和中期不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两个阶段史料少,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使用旁证、稀见史料,甚至等待考古发掘。对古代史后期及近现代则有很大影响。这导致两种现象。一种是对于常见史料有大量记载的有关问题认为学术价值不高,而不加以研究,而致力于研究很少记载的问题。另一种是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研究,尽量避开常见史料,而以稀见史料为主。
    与以上观念相关的另一种观念是以能否引起学术争鸣作为判别学术价值的标准。一般来说,运用间接史料、稀见史料,特别是用连锁证据证明而得出的结论,只能相对地接近于历史真实。在有直接证据证明之前,所反映的只是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这种考证的结论有可能被发掘的直接证据所推翻。同时另外一些旁证,或另一组连锁证据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学术争鸣的由来。然而相反的学术结论,只有一种可能是历史事实。也有可能所有的结论都不是历史事实。争论的问题很难有定论。即使有定论,这种定论也有再次引起争论的可能。而在学术史上,后来发现或发掘的直接史料证明先前被否定的结论是正确例子也并不少见。
    运用直接史料更多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性。由于史料的搜集、筛选及例证的归纳等原因,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但一般不会引起大的争鸣。一种结论易于被另一种结论推翻,并形成定论。
    正是以上两种观念使得对常见史料的研究需要有一种勇气。对常见史料的研究很容易被认为没有学术价值。事实上学术价值应由学术目的来确定。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历史真实。越接近历史真实其学术价值越高。在常见史料已基本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条件下,常见史料和稀见史料的关系如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常见史料已经包含了稀见史料的内容,则稀见史料起旁证的作用。二是稀见史料中有常见史料未曾记载的内容,则稀见史料起补遗的作用。就充军问题,在任何时候稀见史料都不可能比常见史料更全面地接近历史真实。因而研究充军问题必须以常见史料为主,并使用直接史料。又有观点说,常见史料中对历史事实已有清楚记载,无须考证。有时恰恰相反,充军就是如此。材料太多,线索纷繁复杂,给资料的搜集、筛选和例证的归纳带来了困难。明清史料丰富,有可能出现较为完全的法制史,包括充军制度。但首先必须改变学术价值的判别标准,注重对常见史料的深入研究考证。应该根据材料的多寡,对两种考证方法在学术上平等对待。如果对常见史料的研究考证继续采取歧视的态度,明清法制史将会长期是零碎和模糊的。
    二、明清充军的发展
    充军之名起于何时,尚无明确史料可以证明。史料有:宋淳熙八年四月“复以强盗配隶诸军重役”。嘉泰四年累犯强盗等“配屯驻军,立为年限,限满改刺从正军”。元至元二年申严越界贩马之禁,违禁者处死。十月诏随路私商曾入南界者,首实免罪充军。至元十九年十一月,中书省奏定“天下重囚除谋反大逆杀祖父母父母、妻杀夫、奴杀主、因奸杀夫,并正典刑外,余犯死罪者令充日本、占城、缅甸军”。③至少在元代就有充军之名。然而充军的大量运用则是在明清两代。明清充军的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在此无法详细考证。只把明代前期洪武年间和后期嘉靖、万历以及清代作一比较,以说明其发展情况。洪武初年,只是偶有充军记载。二十六年定充军罪名22款。加上《大明律》46款,共68款。而到嘉靖为213款。万历为243款。清初沿用明代规定。以后随着例的修改,至乾隆时充军422款,光绪时619款。宣统时删除充军之名。
    1、洪武
    洪武元年九月己卯,民有告富人谋反者。命御史台、刑部勘问,皆不实。台臣言,告者事在赦前,宜编戍远方。④洪武初…又令各场盐丁人等除正额盐外,将煎到余盐夹带出场,及私盐货卖者绞。百夫长知情故纵,或通同货卖者,同罪。两邻知私盐煎货,不首告者,杖一百充军。又,凡守御官吏巡检司巡获私盐,俱发有司归问。犯人绞,有军器者斩。盐货车船头匹没官,引领牙人,及窝藏寄放者,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充军。凡诸色军民权豪势要人等,乘坐无引私盐船只,不服盘诘者,杖一百,军民俱发烟瘴地面充军。洪武三年诏,户部籍天下户口,置户帖,书各户乡贯丁口,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各部,帖给于民。令有司点押比对,有不同者,问发充军。官隐瞒者斩。⑤洪武五年春正月壬子,诏今后犯罪谪两广充军者,俱发临濠屯田。⑥洪武五年六月乙巳,作特榜申诫公侯。其中有发海南充军、发烟瘴之地充军,及妻子皆发南宁充军的规定。⑦洪武六年令,钦天监子孙只习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海南充军。⑧万历《明会典》:按律充军凡46款,而诸司执掌内22款,则洪武年间例,皆律所不在者。⑨
    2、嘉靖、万历
    万历《明会典》记载,“其嘉靖二十九年奏定条例内,充军凡213款,与今所奏定大略相同。诸例已附载各例之下,永为遵守。”万历十三年定,充军39项。⑩《真犯死罪充军为民例》(万历十三年奏定并新续题)有充军243款。11
    3、清代
    清世祖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六月摄政王多尔衮即令问刑衙门,准依《明律》治罪。十月清世祖入京,即皇帝位,令在外仍照《明律》行。三年五月大清律成,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大体沿用《明律》。在《大清律附》附有《真犯死罪充军为民例》。对于充军的规定稍有增删,变化不大。12雍正三年律仍仿《明律》,但有所删除变动。康熙年间有《现行六部则例》,至乾隆元年,刑部奏准三年修例一次,十一年改为五年一修。此后例不断修改。13充军的规定也随着例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乾隆五年的《大清律例》有发遣125条,充军297条,共为422条。14至光绪初,“凡军遣之属六百一十九”。15二十九年,刑部奏准删除充军名目,将附近、近边、边远并入三流,极边、烟瘴改为安置,仍与当差并行。自此五军只留其二,而刑名亦改变。宣统二年颁布《现行刑律》,其五刑之目,首罚金刑十,次徒刑五,次流刑三,次遣刑二:曰极边足四千里安置;曰新疆当差。次死刑二,曰绞斩。充军之名不复存在。16
    三、明清充军同异概述
    明清充军是名称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刑罚。明代充军作为明代兵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一些罪犯着伍为兵,并使其中一部分军犯的子孙永远为兵。而清代虽然在初期沿用明代的律例,但实际作法与明并不一致。在雍正乾隆间逐步确立自己的制度。清代充军与兵制无关,不把罪犯作为兵源。它纯粹是清代刑罚体系中的一个刑种。然而,由于清代沿袭充军之名,在某些制度上仍有相同之处。
    明清充军的区别,源于兵制的区别。明代采用世袭军籍制。明初兵源为从征、归附、谪发三种。谪发,即发配罪犯充兵。其后,确立军籍,军户世代为兵。由于兵丁大量逃亡,及死亡老疾,需要追捕逃兵并补充兵员,从而建立根捕、勾补、清军之制。同时,军户也因时有户尽丁绝而在减少,需要补充。这就促使了充军的发展,尤其是永远充军。
    清代主要兵种为八旗兵和绿营兵。旗人世代为兵,并以兵饷为家庭的生活主要来源。朝廷为养赡不断增多的旗人,屡屡增添兵缺。尤其设立专为养家的养育兵制度。绿营兵及其它兵种,如防军、乡兵,均采用召募制。旗兵的拔补和绿营兵的考拔有资格限制,并有错误拔补和考拔匪人处分之例。兵制的改变使发配罪犯充兵失去了基础。从而导致了清代充军实质内容的变化以及其它方面的变更。
    在充军刑名方面,明清有所异同。明代充军刑名有两类。第一类为终身充军,包括附近、边卫、边远、极边、烟瘴、沿海、口外等。第二类为永远充军,包括边卫永远和极边永远。清代大的变化是废止永远充军之名。其次,改边卫为近边。确定附近、近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另加发遣之目。终身充军和永远充军的区别在于正犯死后,子孙是否要继续充军。明有补役之制。与废止永远充军相适应,清代废止了补役之制。
    在充军适用的种类方面,明清大致相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明代充军即是一种刑名,同时也作为执行方式。作为执行方式的比重显然要大于清代。清代主要是作为刑名。明代充军的适用有3类7种方式。第一类是直接规定充军,即在《大明律》或条例中直接规定某罪充军。第二类规定某些刑罚适用充军。即真犯死罪以外徒罪以上,真犯死罪以外的所有罪,杖罪以上。第三类是饶死充军。清代绝大多数直接规定充军的适用。雍正乾隆以后虽然有十余条沿用了明代规定某些刑罚适用充军的方式,但数量已经减少。
    明代充军是真犯死罪以外最重的刑罚,但明充军与其它刑名没有明显的等级关系。而清代充军主要作为刑名,这种等级关系却极为明确。加等时以五徒、三流、五军、发遣、二死为基本顺序。减等时遣、军、流同为一等。死罪分别减为遣、军、流。遣、军、流同减为徒。
    清代充军编发机构,基本上与明代中后期相同,即在京兵部,在外抚按。而充军编发地和对逃犯处理的规定却有所不同。明代经常把某种犯罪或某地罪犯直接规定发往某缺军卫分。清代只是把遣犯直接规定发配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明代的另一种编发方式是依据军犯的原籍,制定大致范围,编发时临时定卫。到崇祯时才改为依照距离编发。清代充军依据五军等级,按充军人犯原籍所在地以距离远近确定编发地。五军编发距离沿用崇祯的规定。只是把附近一千里改为二千里。明代充军地域多变,主要考虑缺军情况及军犯是否适应水土。清代有许多改发的规定则出于人犯多寡、屯种需要、道路疏通梗塞等情况的变化。
    明代充军人犯没有着伍或着伍后逃跑的情况很严重。充军逃犯的追捕和处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免死充军逃回的,依律处决。其他充军人犯,初次、再次逃跑,调卫。三次逃跑,按万历《明会典》的记载,应处绞刑。清代的守御官军律则与明代相同,三犯处绞。只有免死强盗逃逾五日按原罪正法。其它免死遣犯及免死充军人犯脱逃后行凶为匪者,依原罪处决。其余即使三犯也不加入死。
    明清充军制度的最大区别为,明代军犯终身充发为兵,由卫所管束。而清代充军人犯并不着伍,卫所不管军犯。遣犯、军犯、流犯、官犯的管束机构和管束方式也不相同。遣犯、官犯由将军、都统管束。军犯、流犯由地方府州县管束。遣犯分别当差为奴。军、流经常是一起作规定,管束的区别不太明朗。按乾隆间例,充军似应充役,而流犯则为安插。遣犯、官犯、军犯、流犯均有安静悔过、期满回籍的规定。遣犯的回籍有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入当地民籍为主。旗人遣犯三年期满,入当地丁册,挑补步甲。明代充军一般不得赎罪,亦不得减等。只在中期有部分诏书赦免充军。在清代例不得纳赎、情有可原者可以奏闻请旨捐赎。充军、流罪赎银减死罪十分之四。清律有充军会赦准流办理的规定。在清理刑狱时,充军一般可获减等。
    另外明律有军官军人徒流免发遣,而适用充军的规定,并有大量条例。清代则废止该项制度。
    四、兵制
    明清兵制完全不同。明为世袭军籍制;清则旗兵为选拔制,绿营为召募制。明军士大量逃亡,并因死亡老疾,而建立根捕、勾补、清军之制;清设定选兵资格要求,而有错误拔补及考拔匪人之例。明军户为躲避勾补,有举家逃亡者;清旗人以当兵钱粮为养家之费。尤其设立养育兵制度。明发配罪犯为兵源之一;清则禁止犯法逃兵混收入伍。
    1、明代
    明代实行世籍兵制。后期虽出现召募制,但只是补兵源之不足,仍以世籍为主。军籍与民籍不得相混。发配罪犯为兵,是明代的兵源之一。由于军士大量逃亡,以及死亡老疾,使卫所缺员,而建立根捕、勾补、清军制度。根捕,即捉拿逃亡军士;勾补,即军士死亡或老疾,由户丁补役。清军,即由清军御史及清军官定期清理军籍户口,检查落实根捕、勾补事项。
    ⑴兵籍
    《明史?兵志》载,洪武“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定其地,因而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17“初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遇有警,调他卫军往戍,谓之客兵。永乐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其后占役逃亡之数多,乃有召募,有改拨,有修守民兵、土兵,而边防日坏。洪武时,宣府屯守官军殆十万。正统、景泰间已不及额。弘治、正德以后,官军实有者仅六万六千九百有奇。而召募与土兵居其半。他镇率视此。”18
    《明会典》载,按《大明令》,“凡军民以籍为定。军官头目无得巧立名目,径行勾捉百姓充军。民户亦不得诈称各官军人贴户躲避差役。果有在逃军人,在内申都督府,在外申中书省明文。方许勾取。”19
    ⑵根捕、勾补
    《明史?兵志》载,“盖终明世,于军籍最严。然弊政渐丛,而扰民日盛。”“凡军卫掌于职方,而勾清则武库主之。有所勾摄,自卫所开报,先核乡贯居止,内府给批,下有司。提本军,谓之根捕;提家丁谓之勾补。间有恩恤开伍者。洪武二十三年令应补军生员遣归卒业。宣德四年,上虞人李志道充楚雄卫军,死,有孙宗皋宜继。时已中乡试。尚书张本言于帝得免。户有军籍,必仕至尚书始得除。”20
    《明会典》载,“国初重军役,严勾捕。凡各军卫开报逃故并老疾,勾丁代役军人,须查对乡贯住址明白,据手本赴内府给批。差人前去著落有司官吏。”
    根捕
    “逃军根捕正身。如正身未获,先将户丁起解补役。仍根捉正身补替。
    勾补
    “其故军勾取户内壮丁补役。如别无壮丁,止有幼小儿男,取官吏保结回报。行移该卫照勘相同,纪录。候长成勾补。
    “若送回老疾军人,就留原籍住坐,将户下壮丁起解替役。如勾无户籍,或住址差拗,名姓不同,或系另籍民户,及有户无丁,有司体勘,回申到部,行移该卫,照勘在营有无长幼人丁。并著落原管官旗。务要探究明白回报,定夺勾补。若卫所官吏并老疾军人,蒙胧妄报,依律问罪。
    “如原勾军数不完,及勾到军人中途在逃,仍著原差人员前去勾捉。若在外迁延违限。送法司问罪。”《明会典》有大量根捕、勾补的具体规定。21
    ⑶清军
    《明会典》载,“国家承平以来,军士多逃亡故绝,及脱落隐蔽,行伍益耗。乃遣御史分行天下,清理军役。各司府州县,仍设清军官。正统元年奏准,清军御史按卫所至司府州县各委官一员,将应勾军丁分投清解。御史往来巡督。除军政外,一应词讼发该衙门问理。每岁八月终,照巡抚官事例,具清过军数回京。成化三年例,差存恤给事中、御史部属官,每年岁终吊查粮册。如有卖闲等弊,依律参究。仍将查过军数具奏。若见役与粮册不对者,照刷卷事例,行拘各卫所首领官吏查问。在外卫所照例行巡按御史,公同按察司分巡官并直隶知府,三年一次清查。成化七年例,差委清军官先清卫所,后清有司。彼此互查分豁回报。事完各造册二本奏缴。一送兵科,一送兵部。清理之后有新逃亡事故者,各取卫所呈报。依律行该有司作急清解完卷。或五年,或七年清理一次。八年令,在京军每三年一清理。”《明会典》中也有许多清军的具体规定。22
    2、清代
    清兵以八旗兵、绿营兵为主。虽有所添减,但设有定额。八旗子弟以当兵为业,领取钱粮,养赡家庭。为照顾八旗,尤其是满洲,特在正规兵士之外设有养育兵。因八旗人口的繁衍,兵缺也随之增加。八旗兵的拔补有一定要求。错误拔补或徇情、失察,其经手及主管官员要受处分。绿营兵实行召募制,设定录用资格,要求秉公选取。作弊及失察者也要受处分。防军、乡兵也是召募制,但不设常额。
    ⑴清兵种类
    《清史稿?兵志》载,清兵有八旗、绿营、防军、乡兵、土兵、海军。旗兵制定于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八旗子弟尽为兵,不啻举国皆兵焉”。绿营建于顺治初年,有陆营和水师。防军为各直省召募的勇丁,于八旗、绿营以外各自成营。兵数多寡不定,分布郡县,遇寇警则隶于专征将帅。咸丰时有湘军、淮军。乡兵始至雍正、乾隆,旋募旋散。道光之季各省曾举办团练。土兵惟川、甘、湖广、云、贵有之。同治时李鸿章练北洋海军,为海军之始。在各兵种中,只有八旗、绿营有定额,称为额兵或制兵。2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凡兵之别,八旗曰亲军,曰前锋,曰护军,曰领摧,曰马甲,曰炮甲,曰鄂尔布,曰步军,曰匠役,曰养育兵。绿营曰马兵,曰战兵,曰守兵。24
    ⑵八旗兵拔补
    《钦定大清会典》“若拔补”条注:八旗兵拔补之法,亲军以护军、马甲、养育兵、闲散挑补;前锋以护军、马甲、养育兵、闲散及未逾十年之亲军挑补;护军以马甲、拜唐阿养育兵、闲散挑补;骁骑营领摧以马甲、闲散挑补;步军营领摧以步军挑补;马甲以步军、养育兵、闲散及年老之护军挑补;内火器营炮甲以养育兵、闲散挑补;汉军炮甲即以其子弟挑补;鄂尔布以养育兵、闲散挑补;步军及铁匠俱以闲散及户下人挑补;养育兵以幼丁挑补;驻防兵于壮丁内挑补。驻防官兵子弟有娴习骑射,愿在任所充伍者听。25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八旗拔补兵缺定于顺治初年。八旗以兵为业,但拔补兵缺,需要有一定的资格。康熙二十六年覆准,每佐领下将不应披甲之人错误挑补者,该管佐领、骁骑校罚俸三月,参领罚俸一月,领催鞭五十。如徇情拔补者将徇情之参领、骁骑校降三级调用,领催鞭八十。如佐领、骁骑校、领催徇情,而参领不知,或骁骑校、领催徇情,而佐领不知,止于失察者,仍照错误拔补例处分。其披甲之人革退。雍正元年议准,八旗选补马甲,于满洲壮丁内视其能骑射者选补。如不敷选补于开户满洲、户下满洲、家下旧人内选补。其得与充补之人,务善于国语骑射者方准披甲。如闲散人不能国语者,给限三年学习。三年后不能习熟者,不准选取。雍正二年议奏,选取马甲,该佐领与骁骑校等先将正身人等择其应补者告知参领,参领复加详阅,择其优者送都统、副都统,验其人材,公同选取。如本佐领下正身人内有应补马甲之人,而佐领、骁骑校不举,惟将佐领之兄弟族中家下人等选取者,即行革退,给予佐领内贫苦单丁。倘佐领族中果有寡妇孤子贫苦之人应留者,仍行留给。十三年奏准,选补马甲,该佐领等不将应补之人呈送都统等验看,私行顶替者,降三级调用。其顶替之人革退。
    八旗不擅农耕,为兵领取钱粮以养家。乾隆三十七年谕,盛京额设马甲,并随缺地亩,皆为养赡该处满洲而设。现在京中八旗户口繁盛,生计不无拮据。朕特沛恩施另赏鳏寡孤独钱粮,以资生理,又添兵缺甚多。每年多费帑金不下数万,并无吝啬。
    其中以养育兵最具特色。雍正二年奉旨,八旗各增设养育兵六百人。合计八旗总数,佐领按其多寡,均匀选取。其选取时,必择实系贫乏及娴于骑射,可以学习之正身余丁。如有徇情违例选取者,照例议处。寡妇之子年幼不可充马甲者,止令其为养育兵。乾隆元年覆准,八旗养育兵除闲散余丁照常选补外,如旗下有年幼并无产业及无马甲等钱粮养赡者,年过十岁,该参领佐领据实具保,该都统覆实,即行选补。三年议准,养育兵缺,年十岁以上者选补,如有不敷,将九岁以下余丁亦准选补。至鳏寡孤独贫困无依者,不论年岁,均准选补。二十六年议准,八旗食二两钱粮之养育兵,年壮者挑补马甲,平常者挑补步军,老弱残疾者各减银五钱,匀六人之钱粮以养八人。三十一年议准,八旗官员之子挑取养育兵者,俱行革退。三十三年议准,今广州将年幼童稚挑取披甲,甚属非是。此内如有双份钱粮之人全行革退。其孤寡无依之人,照养育兵办理。三十六年议准,在京八旗兵丁,按三名给养育兵一缺。八旗满洲兵三万二千三百九十八名,应设养育兵一万七百九十九缺。八旗蒙古兵,八旗汉军各有定员。26
    ⑶绿营兵考拔
    八旗兵之外,绿营、防军兵勇以及乡兵、海军均为召募。应召者要求身材壮、技艺可观。采取考拔的方式录用。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绿营马兵拔于战兵;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仍募民。凡督抚提镇挑补兵丁,无论马步战守,均亲自验收。若一时事冗,不能亲验,或营汛地远,兵丁往返苦累,令亲信大员代验守伍。该督抚巡视时,仍亲加考核。凡营兵用连环保结法,令五人连名互结,方准入伍。27
    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顺治初年定,各营步守兵选身材强壮,技艺可观者考拔。马兵于步守兵内考拔。康熙四年题准,考拔营兵必须秉公选择。若将使令之人混充者,降二级调用。雍正十年议准,营兵有缺,该管官秉公考拔。查核如有勒取财物者,革职计赃治罪。虽不勒取财物,或滥用私人,或听受嘱托,将该管官降三级使用。若将操练娴熟并无过犯之营兵任意革退补用匪人以致营伍旷废者,降二级调用。乾隆三十三年议准,绿营挑补兵丁,如不确查来历,将别营犯法逃兵混收入伍,一经查出,将失察之员照拔补匪人例降一级留任。
    顺治初年定,兵饷应照例核实发给。若官弁扣克或虚冒兵饷者,皆革职提问。不揭报之该管官照不揭报劣员例分别议处。乾隆四十七年奏准,名粮改募实兵。各直省共添兵六万六千余名。至嘉庆十九年前后三十余年帑项已多用四千余万。二十年议准裁兵。至道光多次裁兵。此后,时有裁添。28
    五、充军的种类
    充军的种类,可按两种标准划分。其一是充军刑名种类。明清区别较大。明代充军刑名有两类。第一类为终身充军,包括附近、边卫、边远、极边、烟瘴、沿海、口外等。另外在永乐时还有充“恩军”。第二类为永远充军,包括边卫永远和极边永远。终身充军和永远充军的区别在于正犯死后,子孙是否要继续充军。矜疑免死一般是永远充军,也有直接规定永远充军的。宣德十年曾诏令从宣德十年开始,充军止于终身。景泰、成化、万历也曾重申。但后又继续适用。嘉靖二十九年永远充军就有20款,万历21款。清初沿用明代规定。雍正乾隆间陆续改变。其中大的变化是废止永远充军之名。其次,改边卫为近边。确定附近、近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另加发遣之目。
    其二是充军适用的种类。明清大致相同。明代充军的适用有3类7种方式。第一类是直接规定充军,即在《大明律》或条例中直接规定某罪充军。这又有两种。其中有部分规定军民同罪别刑。即军人充军,民发口外为民。另外有连坐充军,或是家属,或是两邻,或是保勘之人。第二类规定某些刑罚适用充军。这有3种,即真犯死罪以外徒罪以上,真犯死罪以外的所有罪,杖罪以上。第三类是饶死充军。洪武、永乐包括杂犯死罪充军。以后杂犯死罪基本上赎罪,主要是在复审、热审、大审、朝审中真犯矜疑免死充军。清代以直接规定为主。有十余条沿用了明代规定某些刑罚适用充军的方式,但数量已经减少。
    明清充军种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明代充军即是一种刑名,同时也作为执行方式。作为执行方式的比重显然要大于清代。清代雍正乾隆以后虽然仍沿用明代的某些条例,但主要是作为刑名,绝大多数直接规定充军的适用。明代充军是真犯死罪以外最重的刑罚,但与其它刑名没有明显的等级关系。而清代充军这种等级关系却极为明确。加等时以五徒、三流、五军、发遣、二死为基本顺序。减等时遣军流同为一等。死罪分别减为遣、军、流。遣、军、流同减为徒。
    ㈠充军刑名
    明清充军刑名,既有相沿,又有演变。明有四级两类;清则五级,废止永远充军之名。但在五军之外,又有“发遣”名目。清代的充军刑名成型于乾隆间。
    1、明代充军刑名
    明代充军刑名为两类四级。第一类为终身,附近、边卫各为一等,极边、烟瘴、边远、沿海、口外,虽有轻重,但共为一等。第二类永远,以边远为主,也有少量极边。永远充军曾有三次被禁止。另偶有恩军之例。
    ⑴附近终身,嘉靖二十九年44项;万历十三年增10项;
    ⑵边卫终身,嘉靖二十九年115项;万历十三年增15项;
    ⑶极边、烟瘴、边远、沿海、口外,嘉靖二十九年34项;其中,极边11项,烟瘴10项,边远6项,沿海1项,口外5项,极边烟瘴1项;万历十三年增边远终身4项,极边终身2项;
    ⑷边卫永远,嘉靖二十九年20项,其中极边永远1项;万历十三年增边卫永远6项,极边永远2项。29宣德以后永远充军曾三次被禁止,在大赦令中令止终本身。宣德十年正月大赦令,宣德十年正月初十日以后官吏人等犯罪充军者止终本身。景泰三年五月令,官吏人等为事发遣充军者,有诏书事例,自宣德十年以后止终本身。万历二十五年七月赦令,饶死充军亦止终身,逃回仍坐以死。又成化十八年十二月戊寅,申明犯罪充军不勾丁补役之例。监察御史江昂言:天下官民犯罪充军,宣德十年诏令止终本身。今有司遇凡逃亡事故率多勾丁补役。有违旧制。章下,兵部言,比因巡抚山西都御史阮勤之言,已尝如例禁止。今宜加申明,通行天下。30此外,永远充军一直实行。
    另按万历十三年奏定并新续题《真犯死罪充军为民例》所载,永远充军21项,极边烟瘴沿海口外50项,边卫122项,附近56项。
    ⑸恩军
    永乐三年十二月都察院奏:“奉命详定笞杖、徒流罪例,斟酌适中以闻。今议徒流罪发充恩军者,于长安左右门造守卫官军饭,于汉、赵二府牧马。”从之。31
    2、清代充军刑名
    清初充军刑名沿用明制,雍正乾隆之间改变,确定充军刑名。废止永远充军之名。充军分为五等,即附近、近边、边远、极边、烟瘴,称为“五军”。五军之外有发遣之目。另在五军刑名中有“极边烟瘴”连称者,如何适用,有待细考。
    清代充军刑名的演变,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有几条记载。《刑部?名例律?犯罪免发遣》:“凡旗人犯罪免发遣。充军附近者,枷号七十日;边卫者,七十五日;边远、极边、烟瘴、沿海、口外者,俱八十日;永远者,九十日。”该条注解,乾隆五年永远充军已改为极边烟瘴。32《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犯该边卫充军者,改为近边充军;犯该极边烟瘴永远充军,若犯该四千里外并无烟瘴,即发极边充军;犯该极边烟瘴永远充军者,亦止发极边烟瘴充军。”该条注,谨按此条雍正十一年定,为欲该永远充军之例而设,乾隆五年修改,定为此条。三十二年以永远充军之例既裁,将此条删除。33《刑部?名例律?五刑》:“顺治四年定五刑之制。五刑之外有迁徙,离乡土一千里以外安置。有充军较流为重。凡五等,为附近、边卫、边远、烟瘴、极边烟瘴。”按其注解,边卫初曰沿海,继改边卫,继又改近边。极边烟瘴,初曰永远,今改极边。嗣初边外为民之制。34《兵部?发配?军流》:“乾隆二十八年奏准,边卫充军条款改为近边充军。”35
    乾隆间清代充军罪名已经定型。现将嘉庆六年《大清律例》与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充军刑名数目比较如下:
    ⑴附近充军者,乾隆39,光绪58;
    ⑵近边充军者,乾隆100,光绪123;
    ⑶边远充军者,乾隆71,光绪105;
    ⑷极边充军者,乾隆17,光绪65;
    ⑸烟瘴充军者,乾隆25,光绪27;
    以上为五军。
    ⑹极边烟瘴充军者,乾隆40,光绪100;
    ⑺发遣者,乾隆125,光绪143。36
    ㈡充军的适用
    明清充军的适用有所同异。清代充军的适用形式基本上与明代相同,但以直接规定为主。沿用明代一些某种刑名以上或一些适用充军的条例,数量已大为减少。另清代官犯徒罪以上发遣。
    1、明代
    明代充军适用形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某罪适用充军。这类规定有时军民同罪别刑。即军籍充军,民籍发口外为民。有些罪名适用充军时,保勘之人、邻里、家属要连坐。第二类规定某些罪名在适用某一刑名以上或以下,适用充军。具体的有真犯死罪以下、徒罪以上,真犯死罪以外,徒罪以上,杖罪以上等四种。第三类是饶死充军,适用于会审死罪矜疑者或减等宽免。
    ⑴直接规定
    “王府选婚…婚配不当者…营求拨置之人问发边卫充军。
    “拨置王府军民人等,问发充军,逃回在犯者,许邻里火甲诸人,首告所在官司,
    即便缉拿问罪。枷号三个月,改调极边烟瘴永远充军。
    “成化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节该钦奉宪宗皇圣旨,管庄佃仆人等,占守水陆关隘,抽分取财,挟制把持害人的,都发边卫永远充军。37
    “其诱卖各边军丁者,问发极边卫充军。”38
    “若诈称各卫军人,不当军民差役者,杖一百,发边远充军。”39
    “各处势豪大户,无故恃顽,不纳本户秋粮五十石以上,问罪,监追完日,发附近,二百石以上,发边卫,俱充军。”40
    ⑵军民同罪别刑
    “凡用强占种屯田五十亩以上,不纳子粒者,问罪。照数追纳。完日,官调边卫带俸差操,旗军军丁发边卫充军。民发口外为民。”41
    “凡左道惑众之人,或烧香之徒,夜聚晓散。及称为善友,求讨布施,至十人以上,及军民人等,不问来历,窝藏接引,或寺观住持容留披剃冠簪,探听境内事情,……事发,属军卫者,俱发边卫充军。属有司者,发口外为民。42
    ⑶真犯死罪以外,徒罪以上
    “凡王府人役,假借威势,侵占民田,攘夺财物,致伤人命,除真犯死罪外,徒罪以上,俱发边卫充军。”43
    “轮操军人军丁,沿途劫夺人财,杀伤人命,占夺车船,作践田禾等项,许被害之人赴所在官司具告,拿解兵部。转送法司究问。除真犯死罪外,徒罪以上,俱发边卫充军。”44
    ⑷真犯死罪以外
    “投充王府及镇守总兵,两京内臣功臣戚里势豪之家,作为家人伴当等项名色,事干吓骗财物,拨置打死人命,强占田地等项情重者,除真犯死罪外,其余俱问发边卫充军。”45
    “各边将官并管军头目私役,及军民人等私出境外,钓豹捕鹿,砍木掘鼠等项,并把守之人,知情故纵,该管里老,官旗军吏,扶同隐蔽者,除真犯死罪外,其俱调发烟瘴地面。民人里老为民。军丁充军。官旗军吏带俸食粮差操。
    “凡守把海防武职官员,有犯受通番土俗哪哒报水分利金银货物等项,值银百两以上,名为买港,许令货船私入,串通交易,贻患地方,及引惹番贼海寇出没戕杀居民,除真犯死罪外,其余俱问受财枉法罪名,发边卫永远充军。
    “总甲快手应捕人等,指以巡捕勾摄为由,各殴平人,抢夺财者,除真犯死罪外,不论人多人少,若初犯一次,属军卫者,发边卫充军,属有司者,发口外为民。虽系初犯,若节次抢夺,及再犯累犯,笞杖以上者,俱发原抢夺地方,枷号一个月,照前发遣。”46
    “各处大户家人佃仆结构为盗,杀官劫库,劫狱放火,许大户随即送官追问。若大户知情故纵,除真犯死罪外,其余徒流杖罪,属军卫者发边卫,属有司者发附近,各充军。”47
    ⑸杖罪以上
    “王府禄米,若本府官员、内使、旗校、管庄人等,干预拨置,索要财物,及邀截纳户,用强兑支,并擅自差人下府州县催缴搔扰者,旗校人等杖罪以上发边卫充军。官员内使监候,奏请发落。”48
    “凡在京军民,若犯杖八十以上,军发外卫充军,民发别郡为民。”49
    “凡各处盐场无籍之徒,号称长布衫、赶船虎、光棍、好汉等项名色,把持官府,诈害客商,犯该徒以上,及再犯杖以下者,俱发边卫充军。”50
    ⑹连坐
    保勘之人
    “文职本身并同祖亲枝,有女为王妃,男为郡县主仪宾,俱各见在,不许升除京职。其不系同祖,与夫人以下之亲,及为郡县乡仪宾之家,并虽系同祖,而妃与仪宾郡县主已故者,行京官,或原籍官司保勘是实,一体升除。若保勘隐情,以存作亡,以有作无,扶同申结者,正犯发边卫充军。保勘之人属有司者,发口外为民。属军卫者发边卫充军。”51
    窝藏及两邻
    “弘治十一年节该钦奉孝宗皇帝圣旨,今后各王府军校逃回在京潜住的,著锦衣卫、五城兵马,各照地方,严加访察,务要得获,都牢固押发极边卫分充军。窝藏及两邻不首,事发一体发遣充军。”52
    家属
    “弘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节该钦奉孝宗皇帝圣旨,今后敢有私自净身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53
    ⑺饶死充军
    洪武十六年春正月丁卯,命刑部:“凡十恶、真犯死罪者,处决如律。……杂犯死罪者罚戍边。洪武二十八年七月辛亥,命刑官审录囚徒,惟军士屡逃者依律,余论死者皆免为军,从征广西。”54
    “永乐元年五月癸未,宥杂犯死罪以下囚徒死罪,发戍兴州。”55永乐五年八月庚子,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请录囚。“上命恶逆、强盗、谋故杀人、故勘平人致死者不宥,余死罪皆贷之,北人发戍极北,南人戍极南。”56
    2、清代
    清代充军及发遣,以直接规定为主。也有如明代对某些罪名在适用某一刑名时,改用充军。这些规定在嘉庆间仅有十余例。大多数能从《明会典》及《真犯死罪充军为民例》找到出处,是保留下来的明例。由于清代充军刑名已有变动,其具体适用亦稍有变动。而其数量少于明代。但清另有一个特色,即官犯徒以上发遣。饶死或死罪减等充军则同于明代。
    ⑴直接规定
    充军
    “但持寸刃入紫禁城门内者杖一百发边卫充军。”57
    “各乡里书飞洒诡寄税粮二百石以上者问近边充军。”58
    “私茶有同夹带五百斤者,照见行私盐例押发充军。”59
    遣罪
    “谋叛案内被胁入伙,并无随同焚汛戕官,抗拒官兵情事,一闻查拿,悔罪自行投出者,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60
    “凡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幼童未成审有确据者,将该犯发遣黑龙江。”61
    ⑵实犯死罪以外
    近边
    同明。“将妻妾作姊妹及亲女并姊妹嫁卖与人作妻妾使女名色骗财之后,设词托故,公然领去者,照匡骗例治罪。若中途聚众行凶邀抢人财者,除实犯死罪外,余俱发近边充军。”62
    边远
    同明。“交结外国及私通土苗互相买卖借贷,匡骗财物,引惹边衅,或潜往苗寨教诱为乱贻患地方者,除实犯死罪外,俱发边远充军。”63
    同明。“凡守把海防武职官员有犯听受外番金银货物等项值银百两以上,许令船货私入,串通交易贻害地方及引惹番贼出没戕杀居民,除实犯死罪外其余俱发边远充军。”64
    同明。“诬指良民为盗,捉拿拷打吓诈财物者,除实犯死罪外,其余不分首从,俱发边远充军。”65
    极边烟瘴
    同明。“各边兵役出境巡察或探听贼情,若与贼人私擅交易货物者,除实犯死罪外,其余问发烟瘴地面充军。”66
    “川省匪徒在野拦抢止二三人者,除实犯死罪外,不分首从俱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地方严行管束。”67
    ⑶实犯死罪以下,徒罪以上
    附近
    “凡土官土人,如潜往外省生事为匪,别经发觉,除实犯死罪外,徒罪以上,俱照军人私出外境掳掠不分首从发边远充军律。”68
    同明。“佃仆结构为盗,若大户知情故纵,除实犯死罪外,杖徒流罪俱发附近充军。”69
    近边
    同明。“凡诈冒皇亲族属姻党家人在京在外巧立名色挟骗财物等,除实犯死罪外,发近边充军。”70
    边远
    同明。“若聚众执持凶器伤人及围绕房屋抢检家财,弃毁器物,奸淫妇女,除实犯死罪外,徒罪以上不分首从发边远充军。”71
    极边、发遣
    “凡台湾无籍游民犷悍凶恶肆行不法,犯该死罪者,即照光棍例拟斩立决,犯该徒流以上者照棍徒生事搅害例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仍酌其情罪较重者改发新疆及黑龙江为奴。”72
    ⑷徒罪以上
    徒罪以上附近充军
    同明。“打搅仓场及欺凌官攒或挟诈运纳军民财物者,徒罪以上与再犯杖罪以下免其枷号发附近充军。”73
    同明。“搅扰商税者徒罪以上枷号两个月发附近地方充军。”74
    “奸徒诈称势要衙门乘坐黑楼等船只,悬挂牌面,希图免税匡骗违法者,徒罪以上俱于所犯地方枷号一个月,发附近充军。”75
    徒罪以上发近边
    同明。“假充大臣及近侍官员家人名目豪横乡里生事害民犯该徒罪以上者,发近边充军。”
    同明。“凡诈充各衙门差役,口称奉差吓唬诈财者,徒以上枷号一个月发近边充军。”76
    徒罪以上边远充军
    “其捏造讹言刊刻本章,若有招摇诈骗情弊,犯该徒罪以上,不分首从俱发近边充军。”77
    同明。“旗军告运官不赴漕司而赴别衙门挟告诈财者,听该管官拿问,犯徒罪以上调发近边充军。”78
    同明。“若描摸印信行使匡骗财物犯该徒以上者问发边远充军。”79
    徒三年以上近边充军
    同明。“文武官员索取土官外国财物犯该徒三年以上者俱发近边充军。”80
    ⑸官犯徒以上
    《清史稿?刑法志二》载,“若文武犯徒以上,轻则军台效力,重则新疆当差,成案相沿。遂为定例。此又军遣中之歧出者焉。”81
    ⑹免死充发
    康熙四十一年,“嗣后免死人犯仍俱发黑龙江”。82
    ⑺缘坐
    “反逆案内律应缘坐,男犯十六岁以上者发往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如在十一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牢固监禁,俟成丁时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安插。叛案内缘坐流犯流徙乌喇地方当差。”83
    ㈢充军与其它刑名的等级关系
    尚未发现有关明代充军与其它刑名的等级关系,而清代则有许多规定和记载。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凡比于流者,轻者迁徙(离乡一千里外安置)。重则充军、发遣。84《大清律例》的具体条文规定中,出现几种形式:一是徒罪、充军、死罪可以直接形成等级关系;二是流罪、充军、死罪形成等级关系;三是充军与死罪形成等级关系;四是流罪与死罪形成等级关系。五是流罪、充军、遣罪、死罪形成等级关系;六是流罪与遣罪形成等级关系;七是充军与遣罪形成等级关系。在充军与遣罪的关系中,一般遣罪重于充军,但对于旗人则烟瘴充军重于遣罪。
    在加减罪例中,也有多种情况。死罪分别减为遣罪、充军、流罪。而遣罪、充军、流罪则同减为徒罪。遣罪除免死发遣脱逃或另犯死罪正法外,一般附加枷号或系铁杆。流罪、充军加等主要按三流、五军、遣罪次序递加。因此在等级关系中,流罪、充军、遣罪同为一等,介于徒罪和死罪之间。而流罪、充军、遣罪本身又有轻重等级。其基本顺序是五徒、三流、五军、发遣、二死。
    1、充军与徒罪
    ⑴充军与徒罪
    “近边分守武职并府州县官员禁约该管军民人等,不许擅自入山,将应禁林木砍伐贩卖。若砍伐已得者,问发云贵两广烟瘴稍轻地方充军。未得者杖一百徒三年。”85“丝斤违例出洋过一百斤照米石出洋例发近边充军。不及百斤者,杖一百徒三年。”86
    ⑵充军与徒罪、死罪
    “内外大小衙门蠹役恐吓索诈贫民者,计赃六两至十两杖一百徒三年,计赃在十两以上者发近边充军。至一百二十两者照枉法拟绞。”87
    “凡钱粮物料等项解送到部,书役人等指称估验制批挂号等项费用名色,借端索诈者计赃六两至十两杖一百徒三年,十两以上者发近边充军。至一百二十两者拟绞监候。”88
    2、充军与流罪
    ⑴充军与流罪
    “如尊属尊长图财强卖卑幼,系期功杖一百流三千里,系缌麻发附近充军。”89
    “凡那移库银五千两以上至一万两者,拟实犯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准折赎。若那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近边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那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监候。”90
    “开设汤锅宰杀堪用马至三十匹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三十匹以上发云贵两广烟瘴稍轻地方,交与地方官严行管束。”91
    “窃赃数多,罪应满流者,改发附近充军。”92
    ⑵充军与流罪死罪
    “其孀妇自愿守志,母家夫家抢夺强嫁,若孀妇不甘失节因而自尽者,期亲尊属尊长杖一百流二千里,功服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缌麻杖一百流三千里,缌麻卑幼发边远充军,功服发极边充军,期亲拟绞监候。”93
    “窃盗三犯,除赃至五十两以上照例拟绞外,其五十两以下至三十两者改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三十两以下至十两以上者改发边远充军。如银不及十两、钱不及十千者俱杖一百流三千里。”94“俱按其第三犯赃之多寡科断。”95
    3、充军与遣罪
    ⑴充军重者发遣
    “若不法客头船户内有积惯在于沿海村镇引诱包揽男妇老幼数至三十人以上者,无论已未登舟,一经拿获,即将客头船户年力强壮者发遣新疆给种地兵丁为奴。年老残废者改发极边烟瘴充军。”96
    “凡回民抢夺结伙在三人以上,不分首从,俱发黑龙江等处给兵丁为奴。如有脱逃被获,用重枷枷号三个月,责杖管束。如数在三人以下,审有纠谋持械逞强情形者发极边烟瘴充军。”97
    “积匪猾贼为害地方审实,不论曾否刺字,发伊犁等处酌拨当差。如年在五十以上者,仍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98
    ⑵发遣重者充军
    乾隆二十四年定,“八旗逃人匪类犯该发遣者,令黑龙江、吉林、宁古塔将军酌量各该处所属地方大小分发安插,严行约束。如有不知改悔,即照例报部改发云贵两广等处。仍于每年有无改发之处,于年终汇奏。”嘉庆十一年增“销除旗档”、“令地方官与民人一体管束”。99
    4、充军与死罪
    “漕运官军侵盗船粮至六百石者斩,不及六百者发边远充军。”100
    “行围巡幸地方如有偷窃马匹者,不分蒙古民人,五匹以上拟绞立决,三匹至四匹者即发云贵两广烟瘴地方,一二匹者发湖广福建江西浙江江南等处充军,俱交驿地当苦差。”101
    “凡内外武官接受公侯财物者杖一百,罢职发边远充军。再犯处死。”102
    5、死罪、遣罪、充军、流罪
    “凡十人以上带有军器同贩私盐拒捕,伤一人者,为首绞监候,下手者发黑龙江等处给与披甲人为奴,为从者俱满流。若拒捕不曾伤人者,为首发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为从者满流。其虽带有军器,不曾拒捕者,为首发近边充军,为从者流二千里。”103“川省匪徒在野拦抢未经伤人之案,除数在三人以下者照旧例发烟瘴充军外,如四人以上至九人,不分首从。”104
    7、遣罪与流罪
    “强盗未得财又未伤人,首犯发黑龙江为奴,从犯杖一百流三千里。”105
    8、遣罪与死罪
    “杀一家非死罪三四命以上者依律凌迟处死。凶犯之子无同谋加功者如年在十六以上者发遣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年在十五以下者与凶犯之妻女改发伊犁等处安插。”106
    “凡贼犯事发,官司差人拘捕,如有逞凶杀死捕役者,为首者拟斩立决,为从在场助势济恶之犯,俱改发伊犁给兵丁为奴。”107
    “豪强盐徒聚众十人以上拒敌官兵伤一人者,为首斩监候,为从发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108
    9、减等
    死罪可分别减为遣罪、充军、流罪。死罪减为遣罪以强盗免死居多。窃盗免死减等多为充军。私铸之类减等则为流罪。根据罪名不同有轻重之别。遣罪减等为徒罪。充军减等亦为徒罪。
    ⑴死罪减等
    减为遣罪
    “强盗法所难宥者正法,情有可原者发遣。”109“民人有犯外遣,内如强盗免死减等者等均照例解部,发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又免死减等强盗,不论有无妻室,具照例解部,发遣宁古塔等处为奴。”110
    减为充军
    “窃盗满贯拟绞,秋审缓决一次;窃盗三犯赃至五十两以上,秋审缓决一次等项人犯,从前已照原例应发地方充军。在配为匪脱逃者,以上各项人犯俱照本例改定地方充发。”111
    “免死减军人犯三次逃走者,极边烟瘴充军人犯脱逃者等共三十五条俱改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地方充军。”(嘉庆二十四年)又,“免死减军人犯在配脱逃至三次者共十八条仍照例实发四省。”(道光十七年)112
    减为流罪
    “凡私铸铅钱至十千文以上者为首及匠人俱拟绞监候,为从及知情买使者,各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113
    “拿获私铸,如本犯问拟斩绞,其知情分利之同居父兄叔伯与弟减本犯罪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114
    ⑵遣罪减等
    “强盗未伤人之伙盗,如系闻拿投首,于情有可原发遣本罪上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15
    “若结伙虽三人以上而徒手行窃,并无执持鞭绳器械者,于遣罪上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16
    “拿获私铸之案,若受些微雇值挑水打炭及停工散局之后贪其价贱偶为买使者,照为从遣罪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17
    ⑶充军减等
    “凡两家互殴各毙一命,果系凶手本宗有服亲属,将应拟抵人犯免死减等发近边充军。若原殴伤轻不至于死,越十日后因风身死及保辜正限外余限内身死者,于本罪上再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18
    “凡盗首伤人逃逸后,若能捕获他盗解官投首者,照伤人伙盗自首拟军例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19
    “其将鸟枪转给、售卖刨参之人者,比照军人将军器私卖与人发边远充军律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120
    10、加等
    遣罪加等有正法、枷号、系铁杆三种形式。免死遣犯脱逃,按原罪正法。而一般寻常遣犯适用枷号或系铁杆。枷号有三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及永远枷号。系铁杆有一年、二年、三年及永远系带。军流越狱,可加至绞监候。而一般军流加等,按三流五军的次序递加。满流加入附近充军。烟瘴充军加入发遣。情重军流可加入发遣。光绪中,满流直接加入足四千里充军。
    ⑴遣罪加等
    “拿获围场内偷打牲口砍伐木植人等,若缉拿时曾经拒捕不肯就擒者,照拒捕律加本罪二等问拟。犯至发遣者,先加枷号三个月再行照例发遣。”121
    “发遣黑龙江、新疆等处为奴人犯,在配行窃,初犯者在配所枷号一年,再犯者枷号二年,三犯者枷号三年,至四犯者永远枷号。又乌鲁木齐地方遣犯如有在配滋事犯法及乘间脱逃,并逃后另犯不法情事,除罪应斩绞者仍照例办理外,其因罪无可加,例止枷责之犯,核其所犯事由,如系军流徒罪系带铁杆二年;如系笞杖等罪系带铁杆一年。果能安分,限满开释仍分别当差为奴。倘释放仍不悛改,再系一年。如怙恶不悛,即令永远系带。”122
    ⑵军流加等
    “犯罪囚禁在狱越狱原犯军流律应加二等调发者,俱改为拟绞监候,秋审时为首入于情实,为从入于缓决。”123
    “寻常军流等犯,核其情节有轻浮于本罪者,各按三流五军之例以次加等递发。如情重军流,照例加等不足蔽辜,实应从重发遣者即发往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各地方,均匀派拨,分别当差为奴。”124
    ⑶充军加等
    “军犯脱逃附近者,初次枷号一个月,调发边卫;二次枷号两月,调发边远,三次枷号三月,调发极边烟瘴。本犯边卫者以次递加调发,至极边烟瘴脱逃者改发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125
    ⑷流罪加等
    “乾隆三十三年例,原犯流三千里及免死减等问流人犯,俱就各该犯现配地方计程定地改发充军。嘉庆十四年例,凡免死减等流犯,中途在配脱逃被获者,改发近边充军;及原犯寻常案内流三千里人犯中途在配脱逃被获者,发附近充军。”126
    “光绪十一年奏准,嗣后凡系由流三千里加一等者,均改发足四千里充军。”128
    六、充军编发
    充军的编发,前后有很多变化。牵涉到编发地,编发机关,对逃犯的处理等问题。明清在编发地和处理充军逃犯有较大区别。编发机构清代与明中后期基本相同。
    ㈠编发地
    明清充军编发地的规定有所不同。明代经常把某种犯罪或某地罪犯直接规定发往某缺军卫分。清代只是把遣犯直接规定发配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明代的另一种方式是依据军犯的原籍,确定大致范围,编发时临时定卫。到崇祯时才改为依照距离编发。清代充军依据五军等级,按充军人犯原籍所在地以距离远近确定编发地。五军编发距离沿用崇祯的规定。只是把附近一千里改为二千里。而因人犯多寡,屯种需要,道路疏通梗塞的不同情况有许多改发的规定。
    1、明代
    明代充军编发地有直接规定和临时定卫两种。直接规定既有以某种罪名发往某地的,又有某地充军人犯发往某地缺军卫分或特指卫分。临时定卫是编发机关按犯人的籍贯或住所地,按规定的编发地域,临时确定具体充军卫分。而编发的地域范围时有变化。如洪武集中于云南、四川、北平、大宁、辽东;正统则北人充南军,南人充北军;嘉靖则南人发南,北人发北;崇祯改为按距离远近编发。
    ⑴直接规定地点
    “文职官吏人等,若父母见在,诈称死亡者,发口外独石等处充军。”128嘉靖二年例,云南地方犯该边远充军人犯,发贵州缺军卫所。贵州发云南缺军卫所。五年例,两京法司并直隶抚按等衙门,问发附近充军人犯,系应天、淮、凤、常、镇五府者,皆发新江口;系徽、宁、池、太、安庆、庐州六府者,皆发安庆卫备操。129
    ⑵临时定卫
    由于历朝充军发配地点变化的次数很多,在此只列出洪武、正统、嘉靖、崇祯四朝的规定,以反映变化的概要情况。编发地点有时一朝就有几次变化。有待详考。洪武二十六年例,凡充军者,如浙江、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北平、福建,并直隶应天、庐州、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和州、滁州、徐州人发云南、四川属卫;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并直隶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广德、安庆人发北平、大宁、辽东属卫。130
    正统四年令,北人充南军,南人充北军,除辽东、万全、山西、陕西等处逃军,及近年土豪、盐徒编发充军不动外,其余清出军丁,各就地方改解附近卫分。若南人充南军,北人充北军,不在改调之列。各处清出在逃记录等项军人,应解原卫者,累朝以来,或酌量南北,改编调卫,或暂收寄操,查明归卫。其军犯又有就近充发,填实边方之例。(附有改调卫所表)131
    《明实录》载,嘉靖初更定罪人充军之制。南人发南,北人发北。远不过三千里。其请旨当发极边者,北直隶、宣大、山西、山东、河南俱发甘肃;山西、陕西、宣大、河南发辽东。既而有司奉行多不如法。远军不习水土,逃死过半。其押解人也有生累以死者。于是给事中俞鸾言:“比年边事孔束,军伍空虚,与其投生人于比死之地,不若少宽其法,因而用之。夫今之充军罪犯除附近之外,不过曰边卫、曰边远、曰极边而已。南北地里不过曰本省、隔省、再隔省而已。以罪之轻重权地之远近。边卫可以本省拟配。边远可以隔省拟配。极边可以再隔省拟配。入内省无边方者,可以隔省附近边方拟配边卫。其边远、极边亦可依类递配。庶解者易至,逃者易勾。而有司亦便于遵守。”下兵部议复。从之。132
    崇祯十一年谕兵部:“编遣事宜,以千里为附近,二千五百里为边卫,三千里外为边远,其极边烟瘴以四千里外为率。”133
    2、清代
    清代充军和遣犯编发地点的规定方式不同。遣犯一般直接规定发配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但发遣各省驻防者要求在四千里外。充军依据五军等级,按充军人犯原籍所在地以距离远近确定编发地。五军编发距离沿用崇祯的规定。只是把附近一千里改为二千里。而因人犯多寡,屯种需要,道路疏通梗塞的不同情况有许多改发的规定。有新疆、黑龙江遣犯相互改发或改发烟瘴充军。
    ⑴遣犯
    《大清律例》规定的有新疆(包括乌鲁木齐、伊犁、乌什、叶尔羌),黑龙江,吉林。“发遣伊犁、乌鲁木齐并吉林、黑龙江等处人犯,该将军都统等,务酌量所属各地方大小均匀派拨,分别安插。”对于发往新疆的遣犯有改发云贵两广烟瘴的规定。134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发遣,发往吉林、黑龙江、伊犁、迪化等处酌量地方大小均匀安插,分别当差为奴。若一处人犯过多,恐其滋事,则拨发别处。或过少乏役,则从他处拨回。如应发黑龙江人犯,曾改发喀什噶尔、乌什、叶尔羌、阿克苏、和阗等处。应发新疆人犯,曾改发内地。后又分别改发黑龙江,及各省驻防。皆随时调剂,不拘一例。135
    《清史稿?刑法志》载,初发尚阳堡、宁古塔、或乌喇地方安插,后并发齐齐哈尔、黑龙江、三姓、喀尔喀、科布多或各省驻防为奴。乾隆年间新疆开辟,例又有发往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各回城,分别为奴、种地者。咸同之际,新疆道梗,又复改发内地充军。其制屡经变易。136
    乾隆三十六年例,除发遣新疆人犯在配所滋事不法者仍按定例从重定拟外,其有内地之民人于新疆地方犯至军流之罪,如在乌鲁木齐一带者,即发伊犁等处;其在伊犁一带者,即发乌什、叶尔羌等处;而在乌什各城者亦发往伊犁等处。并视其情罪,量为酌定。轻者发各处安插编管,重者给额鲁特及回人为奴。137
    新疆改发内地人犯面上刺改发二字,如应刺事由者并刺事由。138应发黑龙江等处条例内,如用药迷人已经得财为从者应发极边烟瘴罪人,事发在逃被获时有拒捕者,改发新疆给官兵为奴,面刺外遣字样。139
    咸丰元年例,应发各省驻防给官员兵丁为奴之犯,仍由兵部核计该犯原籍及犯事地方道里,俱在四千里以外,均匀拨发。140
    ⑵充军
    五军按距离远近分别编发,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四千里四种距离。其中极边与烟瘴同为四千里。距离以人犯原籍所在地计算。编有《军卫道里表》,后称《五军道里表》载明某地人犯发往某省府州。一般编发时只定应发省份,不确定具体府州,而由该省督抚根据情况拨发。烟瘴专指云贵两广。烟瘴充军人犯是不拘“四千里”字样实发烟瘴,还是不拘“烟瘴”字样改发极边,曾出于罪行轻重或人犯多寡等因素数度改变。并曾有烟瘴改发黑龙江之例。乾隆以后,奉天、直隶府州,以及广西土司和四川、湖南、广东等苗民地区禁止编发充军人犯。
    ⒈距离
    《大清律例》规定:“凡问该充军者,附近发二千里,近边发二千五百里,边远发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发四千里定地发遣。”并规定有各布政司充军人犯发往之地。141
    《清史稿?刑法志》载,乾隆三十七年,兵部根据《邦政记略》辑为《五军道里表》。凡发配者,视表所列。142而《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顺治十六年例,刑部问拟充军人犯,照《军卫道里表》开载卫所。附近充军者发二千里;边卫充军者发二千五百里;边远充军者发三千里。极边充军者发四千里。烟瘴充军者亦发四千里。如无烟瘴,即以极边为烟瘴。143又乾隆六年例,今军犯俱系各省通发。流犯亦一体办理。谨按《舆图》及《军卫道里表》所在道里近远。144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军罪凡五等,各按《五军道里表》所定之地发配。如道里参差不能适符里数,附近、近边远近不得逾百里。边远、极边不得逾二百里。其四至地方有表内注明抵边抵海不足百里数者,按可发之处改正编发。至发云贵两广四省烟瘴人犯,俱以足四千里为限。145
    ⒉烟瘴之地及调拨
    调拨
    在《大清律例》对烟瘴有特别规定。烟瘴专指云贵两广四省。“凡由新疆条款改发云贵两广烟瘴地方人犯,无论在四千里内外,均编发有烟瘴省份安置。其籍隶烟瘴之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应发烟瘴人犯,於隔远省份调发。广东省与云南省互调,广西省与贵州省互调。至不足四千里邻近烟瘴之湖南福建四川三省,应发烟瘴人犯,湖南省发往云南,福建省发往贵州,四川省发往广东。其余各省有距烟瘴省份较远者,如奉天府州应发烟瘴人犯编发广西贵州二省,甘肃之甘州、西宁、安西、宁夏等府及肃州各属应发烟瘴人犯编发云南贵州二省。均解交各该巡抚衙门酌拨安置。146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若籍隶烟瘴四省人犯,例应从隔远之烟瘴省份调发。均不拘四千里之数。147此例始于乾隆二十八年。《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三十二年奏,例载极边充军者,发四千里,烟瘴充军者亦发四千里。如无烟瘴地方,以极边为烟瘴。查烟瘴地方止有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因例以四千里为限。是以该四省遇有遣犯,皆声明不足四千里,改发极边。嗣经乾隆二十八年议准,应发烟瘴人犯,不必拘泥里数,均于隔远本籍之烟瘴省份互相递发。此专指广东等四省而言。其邻近烟瘴之湖南、福建、四川,亦系不足四千里,应一体改正。烟瘴充军原属去死一间之犯,与问拟极边者,轻重有别。若拘泥里数,改发极边,是转轻减一等。且所谓极边者,不过扣足四千里而止。湖南、福建、四川编发极边,多系江南、山东等省。是使应发烟瘴之人,转得徙居善地。於律义未符。嗣后凡系烟瘴人犯,无论四千里内外,总于有烟瘴省份安置。将不足四千里改发极边之例停止。148
    改发
    乾隆三十七年议准,但拟发遣军犯,悉属凶恶匪徒,烟瘴地方仅止云贵两广,而该四省所属州县,又不尽皆烟瘴。以十余省匪徒,若拘泥烟瘴字样发遣,自不免有群聚之虞。前据各直省因所属安插军流,渐次雍积,请于通省州县按地方大小,均匀派发。陆续奏准遵行。是安插军流之例既已变通办理,则云贵两广俱系边远省份,更不便拘泥烟瘴字样,令匪徒日积日多,以滋事端。但查应发四省人犯,其中情罪轻重各有不同,若概行改发极边,又无所区别。酌议将从前新疆条例内改发四省烟瘴地方者,此等人犯情罪既较重,为数亦已无多,应仍照旧例发遣。面刺改遣二字。如有脱逃被获,即照新疆脱逃例正法。其余本例应发烟瘴及名例改发者四省烟瘴人犯,应以极边足四千里为限,按五军道里表内应发省份解交巡抚衙门均匀酌拨,充当苦差,面刺烟瘴改拨字样。如有脱逃,仍按烟瘴人犯脱逃例分别治罪。149
    乾隆二十三年例,各省军流人犯,情罪重大者改发巴里坤等处,分别当差为奴。又同治元年例,现审案内问拟遣军人犯监禁过多。所有烟瘴改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及发遣新疆各犯均暂行改发黑龙江。150
    ⒊拨发原则与程序
    乾隆四十二年例,各省佥发军流人犯俱按照道里表内应发省份,照改发遣犯之例毋庸确定府州。悉解巡抚衙门,听该抚按按其所犯罪名,仿照军流道里表酌量州县大小近远均匀拨发。起解省份将解发军流人犯,于起解之先,预行咨明该抚按,先期定地,饬知入境首站州县,随到随发。其解发兵牌内填明解赴某省入境首站某州县,遵照定地转解配所投收申缴字样。乾隆五十三年在“酌量州县大小近远”之后增加“军流多寡”四字。151
    ⒋拨发限制
    乾隆十六年例,奉天直隶不便安插军流罪犯。嗣后各省军流均按照五军道里表及三流道里表改发别省。其应发奉天直隶府州等处永行停止。152
    乾隆三十一年例,江苏省太仓州属之崇明县,孤峙海心,又系产盐之地,凡发往该县者,俱停止编发。153
    乾隆五十三年例,各省佥发军流人犯,广西土司所属地方不得拨发安置,并广东琼、连二属及四川、湖南有苗民州县,令解巡抚衙门,就地方情形通融派发不得与苗民聚处。三流五军道里表于各省有苗民处所详细声明。154
    ㈡编发机构
    明代充军编发机构初为刑部,随后改为给事中。弘治时又改为在京兵部,在外抚按定卫。清沿明制。但由于卫所已不管军犯,定卫改为定地;应发卫所改为地方。
    1、明代
    按《明会典》记载,充军人犯,洪武初年由刑部编发。三十年改为给事中。弘治时,在京为兵部,在外为巡抚或巡按编发。
    ⑴刑部洪武二十六年例,凡刑部有应合充军者,必须依照律与大诰内,议拟明白,大理寺审录无冤,开付陕西部。本部置立文簿,注写各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明白,照依南北籍,编成排甲。每一小甲,官军一十名,总甲管军五十名,每百户该管一百一十二名。一样造册二本,将各总小甲军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并该管百户姓名,充军卫分,注写明白,一本进赴内府收照,一本同总小甲军人,责付该管百户,领去充军。仍咨呈该府作数。其军人遇有逃故,该管百户具呈,合干上司照籍勾补。
    ⑵给事中
    三十年例,罪人应发充军者,皆从给事中,及行人编次队伍,然后发遣。
    ⑶兵部、巡抚或巡按
    弘治十三年例,凡问该充军者在京行兵部定卫,在外系巡抚有行者,巡抚定卫,巡按有行者巡按定卫。其所属自问者,有巡抚处,申呈巡抚;无巡抚处,巡按定拨。若系通详抚按者,听从巡抚定拨。俱抄招兵部知会。…嘉靖元年例,两京法司,问充军犯,照例送兵部编发。155充军定卫隶职方司。156
    2、清代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有弘治十三年例。该条注,谨按此条系原例。雍正三年删改定为律文。又“充军地方”条注,乾隆三十六年奏准,今卫所专司挽运漕粮,并不收管军犯。将“边卫充军”改为“近边充军”。律内“定卫”改为“定地”。其直隶等处发配人犯,原文系发各省卫所,今将“卫所”二字改为“地方”。157
    《大清律例?名例律?充军地方》载:“发遣充军人犯在京兵部定地,在外巡抚定地,仍抄招知会兵部。”158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凡以罪戍者,定地以安置”条注,五等军罪,除外省由督抚定地录供送(兵)部外,其刑部现审案内问拟充军,开明籍贯咨送到部之犯,本部查照五军道里表所载应发省份,咨行该督抚酌拨安置。给傅牌一纸札顺天府,令沿途地方差役递解,取具收管。到配后,亦取具该地方官文结,并原发傅牌缴部。仍令该地方官严加管束。其由军罪加重外遣之犯,准刑部咨送,亦照此办理。159
    ㈢起解
    明清充军人犯起解均有期限规定,违限要受处分。清所用实为明制。军犯起解实行佥妻制。清初沿用明制。乾隆嘉庆之后停止。另清代实行停遣之制。
    1、明代
    明代起解定有期限,违限一年以上解人充军。明起解军士和军犯均佥妻同行,违者问罪,并要追佥。在明代后期,因卫官放纵,解人贿赂,许多军犯并未实际着伍。
    ⑴起解期限
    “各处有司起解逃军,并军丁及充军人犯,量地远近,定立程限,责令管送。若长解纵容在家,迁延不即起程,违限一年以上者,解人发附近;正犯原系附近,发边卫;原系边卫,发极边卫,各充军。”160
    ⑵佥妻
    《明史?兵志》载,“军士应起解者皆佥妻。”161《明史?刑法志》载,崇祯十一年谕兵部:“止拘本妻,无妻则已。不许擅勾亲邻。”162《明会典》载,正统元年奏准,凡解军丁逃军,须连妻小同解。违者问罪。无妻小者解本身。正德六年题准,凡批内开有妻,而无解到者,即于收管内开无妻解到。销缴批文之日,即于原籍官司验有中途事故明文,长解免究。若无即将长解问罪。仍追妻给批,责令亲属伴送。送军完聚。163
    ⑶着伍概况
    万历十七年五月,南京刑科给事中徐恒言:“必发遣者无脱逃,收管者无卖放,斯足以绝奸顽而实军伍。今罪犯解发者有一实在乎?卫官喜其得常例,又利其去得口粮,安得不纵?其有充发极边者,长解畏其徒远跋涉,辄贿兵部吏典勘合,经行该卫虚出收管。而足迹曾不一到。”164
    2、清代
    清代起解期限为两个月。初亦采用佥妻制。乾隆嘉庆间停止佥妻之制。光绪时部分恢复,即发遣新疆人犯佥妻同行。从康熙九年开始,冬十月至正月,夏六月为停遣犯人的时间。
    ⑴起解期限
    各处有司起解在逃军犯及充军人犯,量地近远,定立程限,责令管送。若长解纵容在家,迁延不即起程,违限一年以上者,解人发附近;正犯原系附近,发近边;原系近边,发极边地方,各充军。165军流徒罪人犯俱以奉文之日为限,定限两个月起解。如无故逾限不行解发者,将州县官降一级调用。未经行催之上司,罚俸六个月。166
    ⑵解送
    “案内人犯众多,以五名一起分解。每家口六人给车一辆。老病者,一二人亦给车一辆。发往新疆人犯,至陕西西安府,由该府酌量分起,隔日解送。其不至五名者,随到随递。甘肃接递四川省人犯,於秦州停留,令该州照例办理。奉天发黑龙江等处人犯由盛京兵部起解。其发内地驻防及烟瘴地方者,路过京城,仍由兵部佥解。”167
    ⑶起解地及佥妻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三年例,“凡各省民人在京犯该应流并免死减等流犯,如无妻室及无应追埋葬银两者,顺天府定地发遣。如有妻室及应追银两,顺天府转发原籍地方,令其追银佥妻。”该条注:“兹与(乾隆)二十四年停止佥妻之例,将例内分别有无妻室四字删去”。乾隆九年例,凡在各省犯该军流并免死减等之犯,除有妻室例应佥遣并情愿回乡转递,及本犯有应追银两者仍照例解回原籍佥遣外,其无妻室或虽有妻室不愿携往,及赃项已经追完者,承审官即按本犯原籍应流应充军地方起解发遣。该条注,“二十七年增入原籍无产不必解回一层,删去佥妻一层”。168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载有顺治至雍正六年大量有关佥妻的例文。期间虽有所变易,但基本上军流遣罪要佥妻发遣。有时连同本犯之子一并佥解。乾隆二十四年例,凡罪应缘坐,及造畜蛊毒、采生折割人、杀一家非死罪三人等项犯属照例佥解外,其余一应军流遣犯家属,俱毋庸遣配。如有情愿随带者,听其自便,不得官为资送。但三十一年,发往乌鲁木齐等处人犯又恢复佥妻发配。嘉庆四年再次停止发往乌鲁木齐等处遣犯佥妻发配。其停止的理由为:“应发新疆人犯佥妻发配,本为充实新疆起见。并非罪及妻孥。迄今三十余年。新疆等处生齿日增。边陲之土地,既不虑屯种乏人,则无罪之妻孥自不必牵连发配。况逐案佥妻,在原配既多取结之繁,而沿途亦滋资送之扰。”16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凡徒罪军遣等犯,有妻子愿随者,听其自便。该衙门于起解文内开明妻子年岁,并随往字样。配所该管官记档安插。毋得概同本犯一例羁管,有愿回旗籍,及本犯身故后,情愿携骸回归者,即准回归。咨部存案。除奉特旨著佥妻子及例应佥妻者,配所该管官一例管束。本犯身故后准其携骸归籍。170
    光绪十年例,嗣后秋审减等之犯,佥同妻室子女发配新疆,助兴屯政。十三年例,至各犯佥同妻子改发新疆,原期室家相聚,既可尽力农耕,生齿日繁,并可渐臻富庶。若大半令其只身前往,于兴屯实边仍属毫无裨益,应令直隶等七省起解各犯,凡有家室者,概行佥同起解,不得任其籍词支饰,率免佥发。其实系只身人犯,在途既易滋事端,到配亦难安耕作,仍应按表内发内地,毋庸再发新疆,以省烦扰。171
    ⑷停遣
    清代恤刑之典有停刑、减刑、停遣。172按《大清会典事例》,停遣的最早规定在康熙九年。凡军流及外遣人犯,十月至正月终及六月,俱停其发遣。余月照常发遣。此后,雍正三年、七年,乾隆三年、五年、十年、十六年、二十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五十三年,嘉庆六年先后颁布修并条例,内容增加并具体化。173至光绪时,其规定为:直省军流遣犯,及实发新疆并新疆改发内地人犯,未起解者十月至正月终,及六月,俱停其发遣。若已至中途,除冬十月经过州县照常接递。至十一月初一日方准停遣。俟次年二月转解。如遇六月,照前停遣。倘抵配不远并发往东南省份各项人犯,有情愿前进赴配者,取具本犯确供,一体起解,并将不行停遣缘由移咨前途接递。仍报部查核。惟云南省并无盛暑严寒,各省解往军流遣犯,已入该省边境者,不必停遣。其起解之时,有情愿前进者,亦照解往东南省份之例办理。至中途患病应留养者,原解报明所在官司亲验确实,具结申请。即著该地方官留养医治。随行亲属病者,亦准存留候病痊起解。仍将患病日期报部。并饬各属将每年有无患病留养人犯及已未起解之处,按季报明该督抚等造册报部查核。174其中有些变化。如乾隆二十八年,发往乌鲁木齐等地人犯,解至陕省,虽遇隆冬盛暑,不准停遣。三十二年,新疆改发内地人犯仍照发遣新疆例,隆冬盛暑不准停遣。175
    ㈣逃犯
    明代免死者充军。凡免死充军逃犯一律按原罪处决。杂犯死罪以下充军者三次脱逃,嘉靖时发边方了哨五年,万历时依守御官军律处绞。而清代则区别对待。免死强盗逃逾五日按原罪正法。其它免死遣犯及免死充军人犯脱逃后行凶为匪者,依原罪处决。无行凶为匪者只依次加等。免死流犯脱逃,改发近边。寻常遣犯、军犯、流犯脱逃,即使三次也仍然以次加等,并不入死。清代的守御官军律则与明代相同,三犯处绞。
    1、明代
    嘉靖十一年例,“凡鞫问逃回充军人犯,若系免死充军者,仍问死罪处决。杂犯死罪以下充军者,务要审究次数明白,除一次二次者,发极边卫分充军,三次以上,比照杂犯死罪,准徒五年,发边方,照徒年限了哨,满日仍回原伍。”176
    又万历《明会典》载,“凡问发充军人犯逃回,原真犯死罪免死充军者,照依原问死罪处决。杂犯死罪以下充军者,初犯,问罪枷号三个月,仍发本卫;再犯,枷号三个月,调极边卫。若犯至三次,通系著伍以后者,即依守御官军律绞。”177
    2、清代
    清代免死分别减为发遣、充军、流罪。而又有寻常发遣、充军、流罪。对不同性质的逃犯,所实行的处罚各有不同。
    ⑴充军脱逃
    免死减军
    “原犯死罪免死减军人犯在配脱逃复有行凶为匪者,依免死减等发遣人犯逃回行凶为匪例,照原犯死罪即行正法。如无行凶为匪者初次枷号两个月,无论近边边远俱调极边地方充军;二次枷号三个月,调极边烟瘴充军;犯至三次者改发吉林等处给披甲人为奴。”178
    充军常犯
    “充军常犯至配后责令照例当差,不得任其闲散。如有脱逃系附近充军者初次枷号一个月调发近边,二次枷号两个月调发边远,三次枷号三个月调发极边烟瘴。其本犯近边、边远者各以次递加调发。至极边烟瘴脱逃者改发黑龙江等处给与披甲人为奴。即令拿获之州县详请咨部核拟完结。毋庸递回原配审断。其中途脱逃者亦照此办理。”179“流犯脱逃亦以次递加调发,俱由原籍计程发配。”180
    “发遣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刨参人犯脱逃被获发往伊犁等处给兵丁为奴。”181
    ⑵遣罪脱逃
    免死发遣
    “免死发遣盗犯在配无故脱逃已逾五日拿获者,无论有无行凶为匪请旨即行正法。”182
    “秋审缓决人犯遇赦免死减等发遣黑龙江者,如不服伊主管束,脱逃后复行凶为匪,及拿获时有拒捕者,照原犯死罪即行正法。如非不服伊主管束,或因思家或因力难受苦,乘间潜逃,并无行凶为匪拒捕之处,递回发遣处,枷号三个月鞭一百。”183
    寻常遣犯
    “寻常发遣逃犯,有行凶拒捕等事,仍照现犯罪名从重定拟。”184如“犯该斩候者,改为立斩;犯该绞候者,改为立绞;犯该军流发遣者改为绞监候;犯该徒罪者递回发遣处枷号三个月;罪至笞杖者递回发遣处枷号两个月。并无行凶为匪,亦无拒捕者递回发遣处,枷号一个月俱鞭一百。”185
    ⑶流罪脱逃
    免死流犯
    “凡免死减等流犯中途在配脱逃被获者,改发近边充军。均就其现配地方计程发配。若表内现配应发之地与该犯原籍相近而有地处边境,在无别处可以改发者,即照表内应发地方加一等改发。各按脱逃次数分别枷号。其原犯附近、近边、边远、极边、烟瘴各犯仍各由原籍以次递加照例调发。”186
    寻常流犯
    “凡流罪人犯如有中途在配脱逃被获,原犯流二千里者改为流二千五百里,原犯二千五百里者改为流三千里。俱从该犯原籍地方计程发配。初次枷号一个月,二次枷号两个月,三次枷号三个月,照例改发。”187“满流人犯脱逃者,改附近。”188
    ⑷三犯逃军
    “各处守御城池军人逃者,初犯杖八十俱发充伍,再犯并杖一百俱发边远充军,三犯者绞监候。”189
    七、管束
    明代军犯终身充发为兵,由卫所管束。而清代充军人犯并不着伍,卫所不管军犯。这是明清充军制度的最大区别。遣犯、军犯、流犯、官犯的管束机构和管束方式也不相同。遣犯、官犯由将军、都统管束。军犯、流犯由地方府州县管束。遣犯分别当差为奴。军流经常是一起作规定,管束的区别不太明朗。如少壮贫而无艺,均给一年口粮,令充驿站或公共夫役。有艺者令自谋生。但充军重于流罪,附近、近边充军的距离又近于满流,管束应有区别。按乾隆间例,充军似应充役,而流犯则为安插。详细区别,有待详考。遣犯、官犯、军犯、流犯均有安静悔过、期满回籍的规定。遣犯的回籍有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入当地民籍为主。旗人遣犯三年期满,入当地丁册,挑补步甲。军台效力官犯期满则要交纳台费。光绪二十八年各省设习艺所,非常赦所不原者,无论军流,皆不发配,由习艺所管束工作。常赦所不原者,照常发配。
    1、军犯管束
    军犯由府州县管束。如有脱逃疏纵,该地方官要承担法律责任。老疾军犯给予口粮。其少壮贫穷无艺业者,给一年口粮,令充驿站差役或公共夫役,给以工食。有习艺者听其各自谋生。又有均匀拨令充役之例。雍正时有两个入伍充军的特例。乾隆以前军流人犯不得回籍。从乾隆开始有回籍的规定。条件是安静无过。乾隆二年的期限为到配所三年,乾隆十一年以后为到配所十年。
    ⑴管束机构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三年定,“各省充军人犯,除发现在各卫所外,其有应发之卫所,已改设州县者,亦照旧发遣,仍注军籍当差,以该州县为专管,该府为统辖。如有脱逃疏纵,将该府州县职名题参。”乾隆三十三年改定,“凡充军人犯该州县仍注军籍当差。以该州县为专管。该府为统辖。如有脱逃疏纵,将该府州县职名题参。”又“凡军犯及边外为民人犯,属军卫者,军卫佥解,属有司者,有司佥解。该条注,谨按此条系原例,乾隆三十二年以卫所既不管军犯,均归有司起发。毋庸分别定例,此条删。190
    ⑵口粮及差役
    嘉庆《大清律例》载,军流等犯年逾六十不能食力者,照例拨入养济院,按名给予孤贫口粮外,或年未六十而已成笃疾不能谋生者,亦应一体拨给。其少壮军流各犯,实系贫穷又无手艺者,初到配所,按该犯本身及妻室子女每名每日照孤贫给予口粮。自到配日起以一年为止。于各州县存贮仓谷项下动用报销。各州县有驿递之处,一切应用人夫酌派军流少壮中无资财手艺之犯充当。给与应得工食。无驿递之州县,公用夫役均令一体充当,逐日给与工价。仍令该督抚照各处现行章程妥协辩理。191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充其差役”条注,在配军犯老疾者,拨入养济院,给以孤贫口粮。有习艺者,听其各自谋生,交保管辖。若少壮贫穷无艺业者,以到配所日为始,一年之内,按其妻子名数,日给口粮。令该督抚于州县存储仓谷项下,动用报销。一年后不给。有驿递州县,令充当驿站水草等役,照例给以工食。192
    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十年例,“各直省收到军犯,止照军犯应遣府分,转行各该抚,于该府所属州县核明里数,均匀拨令充役。毋令拥挤一处,以致扰累地方。”193
    ⑶入伍充军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年例,发往广西当差人犯分发平乐、梧州、南宁、柳州、宾州等府州各协营入伍充军。该条注,专为刨参人犯应发烟瘴者而设。系该省分发各属之例。毋庸通行直省。乾隆五年删除。又雍正九年,“贼人窥伺科拜达里克,彼地所有罪人跟随官兵守护城垣,竭力捍卫。除其罪名,令充绿旗兵丁,入伍效力。”194
    ⑷回籍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在配十年期满,安静无过,令该督抚奏请释回。本犯身故,妻子愿回籍者,亦令查明报部,准其回籍。中途犯故,妻子应佥配者,免其发遣。”195乾隆二年例,“军流人犯已到配所,向例遇赦不准放回,今特加恩。此等人犯内除情罪重大,及免死减等,实系凶恶徒棍外,其余因事议遣,在配已过三年,安静悔过,情愿回籍者,令该督抚核奏请旨,准其回籍。”196十一年例,直省军流人犯内已过十年者,查明省释回籍。四十三年谕,“从前军流人犯内已过十年,安分守法,别无过犯,分别咨部,照十一年之例核拟奏请省释。又五十五年诏释军流人犯。嘉庆三年诏各省军流人犯,查明实在安静守法,及年逾七十者释放回籍。”197
    2、遣犯管束
    遣犯的管束机构为将军、都统或办事大臣。下设专管官员,有主守兵丁。并在遣犯中挑选散遣头和总遣头。遣犯主要有当差、为奴两种。此外还有种地的。当差或为奴与遣犯的原来身分有关。乾隆元年开始,曾为职官的及职官子弟、举监生以上俱发当差,其余为奴。为奴人犯发给新疆、黑龙江、吉林及各省驻防八旗兵丁为奴。一般官员二名,兵丁一名。在黑龙江如兵丁无人愿领,则发与旗人散住人户。分配时要登记注册,由主人管束。主人殴死为奴之犯,不治罪或比平人减等。遣犯有入籍、回籍的规定。但其限定条件时有变化。仅乾隆一朝就屡次更易。三十一年例,定限三年或五年无过犯可入民籍。三十八年例定限十年奏闻定夺是否准令回籍。四十七年例,期满安插,遇赦回籍。五十一年例,拿获在逃遣犯可入籍或回籍。五十一年例,拿获在逃遣犯入籍,再获回籍。五十三年例,当差遣犯悔过悛改,定限五年入籍。入铁厂捐资效力十五年准回籍。为奴人犯只准为民,不准回籍。旗人则三年,可入当地丁册,挑补步甲。
    ⑴管束机构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二十二年例,“部发外遣人犯,该将军于黑龙江、吉林、宁古塔、三姓等处均匀发遣,仍于年底将三处安插人犯名数汇奏。乾隆五十九年增为伊犁、乌鲁木齐并吉林、黑龙江等处。”19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亦载,“该将军都统于每年十月截数,将该处一年内发到遣犯名数同节年问发到配遣犯共计现存若干名,并有无脱逃,已未拿获各数目,详细声叙咨报军机处及刑部。限十二月初咨齐,照例汇奏。”199咸丰元年例,“新疆乌鲁木齐等处在配遣犯,令该管官将每遣犯十名,酌设散遣头一名。每散遣头十名,酌设总遣头一名。即于在配各犯内选择充当,责令管束。并令各总遣头出具连环保结互保。遇有遣犯脱逃,除主守兵丁及专管之员弁,仍照办理外,亦照主守之例,一体问拟。总遣头酌减一等治罪。”200
    ⑵身分区别
    《大清律例》载,“叛逆案内缘坐流犯流徙乌喇地方,令其当差,不必给与披甲人为奴。”201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元年谕,“发给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兵丁为奴之犯,闻各处兵丁等竟有图占该犯妻女,不遂所欲,因而毙其性命者。情甚可恶。现在为奴人犯内有曾为职官及举贡生监者。一概免其为奴。”二十三年定,改发乌鲁木齐等处种地人犯,如旗人另户正身曾任职官,及民人举监生以上,并职官子弟,俱发往当差。余俱给种地兵丁为奴。嘉庆十七年增加,其应发各省驻防者,亦改发乌鲁木齐当差。乾隆五十七年定,进士举贡生员监生犯事,如止寻常过犯,仍照旧例办理外,“若系党恶窝匪卑污下贱,罪应发遣黑龙江等处者,俱照平人一例问拟,改发为奴。”203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蒙古遣犯,亦交河南、山东驿地当差。”204
    ⑶为奴的分配、管理
    雍正二年例,“嗣后发遣三姓地方人犯,若新编佐领内披甲人有愿领者,仍行给予,如无人愿领者,即令分发各处散住人户为奴。查明某头目下某人领去,注册。”205乾隆四十八年例,“赏给为奴人犯内,除例应赏给功臣之人外,其发往驻防各省者,俱赏给彼处官兵为奴。其赏给将军副都统之处,永行停止。嘉庆十九年例,发往黑龙江、吉林及各省驻防为奴者,先尽未有遣奴之官员,每员不得过二名。再尽未有遣奴之兵丁分给,每兵止给一名。”206
    乾隆二十七年例,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为奴人犯,如察哈尔兵丁系永远屯驻者,发给人犯即永远为奴。其种地兵丁给予为奴人犯,俱于派拨之时令该管官将某犯给予某营兵丁之处,详记档案。至换班时,交与接班兵丁为奴,或该兵丁撤回内地,及调往他所,并无接班之人,亦令该管官将该犯等另行拨给附近种地兵丁。207
    ⑷为奴的地位
    雍正六年谕,“免死发遣为奴之犯,嗣后若仍有凶暴者。不论有应死不应死之罪,伊主便置之于死,将伊主不必治罪。”208
    嘉庆例,凡发遣黑龙江等处五年人犯有自行携带之妻子跟随本犯在主家倚食服役,被主责打身死者,照殴死雇工人例拟杖一百徒三年。其妻子自行谋生,不随本犯在主家倚食者仍以凡论。209
    ⑸种地
    雍正二年例,直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五省连家属发遣之人,除盗贼外,有能种地者,前往布隆吉尔地方令其种地。地方官动用正项钱粮,采买籽种牛只等项给予耕种之人。三年以后照例交纳粮草。十年令将发往黑龙江等处人犯,改发北路军营附近可耕之地令其开垦效力。“一切衣食照康熙五十八年酌定条例,自该处给发。”210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发往新疆之犯,情罪稍轻者,于屯田地方截留种地。情罪重者,不得截留。”211
    ⑹入籍、回籍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如到配十年,安静守法,除老疾者令其回籍外,年力强壮之犯,仍留该处,起除刺字,归入内地,送往种地民人之内,俾尽力耕作,以免游手滋事。212
    又,“到配后,或令种地,或准其在铅铁各厂捐资效力。如果悔过悛改,实心出力,定以年限,准其入册为民。并准其回籍。倘有不服管教,及脱逃被获者,别其原罪轻重,或行正法,或行枷责。”213
    按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遣犯入籍、回籍始于乾隆,并有所变化。乾隆三十一年例,发遣乌鲁木齐人犯有家属者,查系原犯免死减等者定限五年,原犯军流改发及种地当差者定限三年,如果无过犯,编入民籍。将伊等安插于昌邑河东现有之旧堡,指给地亩耕种。214
    乾隆三十八年谕,“改遣新疆人犯内情罪较重者,从前概定三年期满之例,原未允协,今刑部请照军流永戍。于法固属得平。第念新疆究与内地不同,若永远不准放还,又觉过重。但三年为期太速,且不当,与情轻人犯漫无区别,嗣后有重罪该遣新疆人犯,到戍后如果奋勉自效,已及十年者著加恩准该将军及各办事大臣等援引此旨,奏闻一次。其应否准令回籍之处,临时候朕定夺。著为令。”四十七年谕,“要俊卿一犯,本拟按律杖流。因情节较重,改发新疆,今年满释回,则较原拟流罪不准限年回籍转轻。嗣后凡遇此等情节可恶发往新疆之犯,年满时仍将该犯交应配地方安插,遇恩赦,再令回籍。”五十一年谕,“石二等系获罪遣犯,不但在配所知罪安居,尚欲奋勉赎罪,将在逃遣犯徐四拿获,则与衙役拿获犯人不同。虽已赏赐,尚不足以示鼓舞。著询问石二、莫绍仁。伊等愿入彼处民籍,即著赦罪,入彼处民籍;愿回本籍,即著全回本籍。再有似此者,即著为令。”五十二年令,“嗣后拿获逃人之犯,不拘年限,准为彼处之民,不准回籍。如已为民人后又拿获逃人,再遵从前所降谕旨,准回原籍。”乾隆五十三年定例,“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为奴遣犯,如在配安分,已逾十年,止令永远种地,不得令其为民。若发往当差遣犯定限五年,编入该处民册内,给予地亩令其耕种纳粮,俱不准回籍。入铅铁等厂效力捐资者,果能实心悔过,系当差人犯入厂五年期满准其为民,再效力十年,准其回籍。若系为奴人犯,入厂五年期满只准为民,改入该处民户册内不准回籍。”215
    五十四年议准,“铁厂之设,原以济屯田农具之用。一切杂费于遣犯内酌募。向例遣犯捐资三十两者,满十五年咨部分别为民回籍。今仍照向定年限外,其二十两者加一年,十余两者酌加二年。统计年限满能始终奋勉,方准回籍。其为奴人犯,只准为民,不准回籍。”216
    ⑺入丁册、挑补步甲
    “旗人发遣者,三年后果能悔过勤慎,准其挑补匠役步甲。给予钱粮。如能始终奋勉,行挑补马甲。”217此例始于乾隆三十年。乾隆三十年奏准,旗下另户人等因犯逃人匪类及别项罪名发遣黑龙江等处者,三年后果能悔罪改过,即入本地丁册。择其善者,挑选匠役披甲。给予钱粮。三年内不行改过,及已过三年,造入丁册后,复行犯罪者,即解送刑部改发云南等省。三十七年例,奉天等处发往各省驻防当差之旗人,及凡犯该军流等罪发往新疆当差旗人,亦照黑龙江等处之例,一体准入本地丁册挑选披甲,给以钱粮。218
    乾隆四十年例,兵丁闲散等项发往新疆人犯向例按其情罪轻重,分别按三年、五年,询明愿接眷属者,即在伊犁充当兵丁;不愿接眷者即发往塔尔巴哈台,入于换防兵丁数内,给以盐菜口粮,不给钱粮,永远当兵。“从无准其回籍之事。但不明立章程,恐日后办理或有歧误。嗣后凡有兵丁闲散等项,原犯军流改发新疆之犯,刑部於拟罪折内声明永远不准回籍。”219
    3、官犯管束
    官犯由将军、都统管束。轻者满三年,重者十年,可以回旗、回籍。发往军台效力官犯,三年期满要交纳台费。
    ⑴管束机构
    嘉庆十五年谕,“向来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废员,到戍时均由该处将军都统奏闻,三年届期,并将该员当差勤慎与否,奏明请旨,遇有事故,亦随时具奏。因发往热河之员,向俱无人管理,嗣后著交热河副都统。遇有发往之员到日,即行奏明派往何处当差,至三年期满,亦分别具奏请旨。其有事故者,随时附奏。著为令。”220
    ⑵回旗、回籍期限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官犯则令效力赎罪焉”条注,发往新疆及吉林、黑龙江等处效力官犯,如从前所犯仅止革职,及由徒杖等罪加重发遣者,到戍已满三年者,即令回旗回籍。如原犯军流加重改发者,定限十年期满,该将军遵例奏闻。如蒙允准,亦令各回旗籍。毋庸照原犯军流发配。若三年十年期满具奏奉旨再留几年者,俟所留年限满日,即行照例释回,不必覆奏。221
    光绪十六年奏准,恭逢恩诏查办已满三年各官犯,由刑部核明情罪,分别准免、不准免,开单具奏请旨。凡在不准免之列者,皆系情罪较重,仍照例定十年限满,以符旧制。222
    ⑶交纳台费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其军台效力废员,三年期满,台费全数缴完者,由该都统抄录获罪原案具奏请旨。如不能完缴台费者,文职州县以上,武职都司以上均由兵部行文各旗籍任所,查明果系赤贫,俱结到部。兵部知照该都统。该都统即抄录获罪原案,并声明无力完缴台费缘由,具奏请旨。如有隐匿寄顿情弊,发往新疆永远充当苦差。其文职佐杂,武职守备以下各员弁,不能完缴台费者,于期满之日,例应杖一百徒三年,仍令该都统抄录原案,声明不能完缴台费,例应徒杖改拟缘由,具奏请旨。此内有仰邀特恩释回者,兵部行文该都统,将其释回。其照例改为杖徒者行令该都统将,旗员解交本部照例办理。汉员解交各该原籍督抚定驿充徒。凡台费,在十台内者,每月银四十三两。在十台外者,每月三十三两。223
    4、流犯管束
    乾隆二十一年例,“地方无能有司遇有流犯到配,不思设法安顿,又恐逃脱,致罹参罚,遂发给地保,照按里甲都图分派,挨户轮养。即责令看守。在有罪之流犯,公然安坐传食,无罪之贫民无故为其鱼肉。小民甚为苦累。应行令各省督抚严饬州县,遇有流犯到配,即令分别安置。务遵从前原议,妥协办理。如有仍前分派轮养,苦累小民者,即行参处。”224
    5、习艺所
    《清史稿?刑法志》载,自光绪变法,二十八年(1902年)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各省通设罪犯习艺所。“经刑部议准:徒犯毋庸发配,按照年限于本地收所习艺。军流为常赦所不原者,照定例发配,到配一律收所习艺。流二千里限工作六年,二千五百里八年,三千里十年。遣军照满流年限计算。限满释放听其自谋生计,并准在配所入籍为民。若常赦所得原者,无论军流,俱毋庸发配,即在本省收所习艺,工作年限亦照前科算。自此五徒并不发配,即军流之发配者,数亦锐减。”225
    八、赎免减等
    明清充军在赎罪、赦免、减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明代充军一般不得赎罪,亦不得减等。在嘉靖年间曾有奏请充军赎罪的,但被否决。老少残疾,万历《明会典》有收赎的记载。崇祯年间才出现充军赎银的条例。明代在大赦令中对充军作出规定。前期和后期对充军不予赦免。中期除正统时不赦外,均对充军部分赦免。宣德废止了永远充军,正德又恢复。正德对放免规定了具体的程序,并对赦免作了一定的限制。《大清律例》有军犯老疾准流收赎的规定。另外清代包括死刑在内,情有可原者奏闻捐赎。军流减死罪赎银各减十分之四。《大清律例》亦有关于充军赦免的规定。史料有大量赦免军犯的记载。在清理刑狱时,军流以下经常得以减等。
    ㈠赎罪
    明代赎法有二。律有收赎,例有纳赎。关于充军赎罪问题,目前只有嘉靖、万历、崇祯3则史料。嘉靖以前尚未发现收赎的史料。万历时,老少残疾可以收赎。崇祯时,除永远充军外可以纳赎。清代赎法有三。老疾军犯收赎。例不准纳赎而情有可原者,可以捐赎。军流减死罪十分之四。
    1、明代
    嘉靖间有请开赎军例者,世宗曰,律听赎者,徒杖以下小罪耳,死罪矜疑,仍减从谪发,不可赎。御史胡宗宪言,“南方之人不任兵革,其发充边军者宜令纳银自赎。部议以为然,因拟纳例以上。帝曰,岂可预设此例,以待犯罪之人。复不允。”226
    万历《明会典》记载,“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该充军,准收赎免其发遣。若有壮丁教令者,止依律坐罪,其真犯死罪免死充军,及例该永远充军者,不准收赎。”227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辛未,“刑部尊谕,条上赎罪例:纳赎银之例,除永远军,旧无纳赎例,不敢妄议。烟瘴军十四年例,官犯纳银二千两,民犯八百两;极边卫分军,旧无赎例,今议同烟瘴军例。边远卫分军,官一千五百两,今加二百两,民犯六百两,今加一百两。边卫军,官犯一千三百两,今加二百两。其附近军,官犯一千两,今加二百两,民犯四百两,今加一百两。”228
    2、清代
    清代按律例有纳赎、收赎、赎罪三种,各有专指。老疾军犯准流罪可以收赎。例之外有捐赎,用于例不准纳赎而情有可原者。纳银数目,军流各减死罪十分之四。
    ⑴赎刑类别
    按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凡赎刑之制三。一曰纳赎,军民犯公罪准焉,轻罪则赎,重罪则否;二曰收赎,老幼废疾及妇人犯的决者准焉。三曰赎罪,命妇例应的决者准焉。皆著于赎例。不著于例者曰捐赎。必叙其情罪以疏请,得旨乃准焉。”229
    ⑵纳赎
    嘉庆六年定,“凡文武官犯罪,徒流军遣依例发配,有请呈赎者刑部核其情节奏请定夺。其贪赃官役概不准赎。”230
    ⑶收赎
    《大清律例?名例律》规定:“凡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其注解:“犯该充军者亦准此。”231
    ⑷捐赎
    顺治十二年题准,“文武官员有犯,除实犯死罪外,余罪俱准折赎。役蠹犯罪者,不准折赎。雍正十二年例,凡犯罪例不准纳赎,而情有可原者,其捐赎之数,斩绞罪,三品以上官一万二千两,四品官五千两,五六品官四千两,七品以下官及进士举人二千五百两,贡监生员二千两,平人一千二百两。军流罪各减十分之四,徒罪以下各减十分之六。”乾隆元年三月“奉旨:赎罪一条原系古人金作赎刑之义。况在内由部臣奏请,在外由督抚奏请,皆属斟酌情有可原者,方准纳赎。其事尚属可行。嗣后将赎罪一条仍照旧例办理。”232光绪时仍采用雍正捐赎的规定。233嘉庆六年议准,挪移库银者不准折赎。234
    ㈡赦免
    明清的区别在于,明只在部分诏书中规定赦免充军人犯,在许多时候并不放免军犯;而清在立法中规定军犯在道会赦准流办理,在大赦时非常赦所不原者一般能得到赦免。乾隆时有已到配所赦免的。
    1、明代
    只在中期对充军有赦免的规定。永远充军由宣德十年大赦令废止。以后成为惯例。正德六年诏令恢复。对充军人犯的放免,由卫所送附近法司审查,给予释放证明,送原籍官司验收。如无释放证明,以逃犯论处。对于逃犯,饶死充军逃回,免于处决,但仍送原卫,不得赦免。子孙仍得补役。终身充军人犯逃回病故,虽遇大赦,子孙仍须补役。
    ⑴赦免概况
    明代大赦诏书有30次对此作出规定,主要在明代前期和中期。经历了由严转宽,宽而复严的过程。永乐时充军不宥,洪熙宣德时军职充军可以放免复职,正统时又不赦,天顺以后充军仍可以复职并扩大到文职。成化时改为放回宁家,并设定不赦的范围。这一范围不断扩大。泰昌以后不再有放免的规定。赦免有前后的时间限制,一般是本朝的某一日期以后至诏书颁布前问发充军的。宣德十年、景泰三年、万历二十五年三次赦令充军止终本身。但其他时候永远充军的适用范围却在扩大。235
    ⑵放免程序
    正德五年八月己酉,“诏官员犯赃充军应放免者,不分永远字样,悉皆放释。已释放者,免赴伍。其为民不犯赃者,仍冠带闲住。从都察院奏请改正瑾之弊法也。”236
    正德十五年例,遇恩赦之日,各卫所官,将见在应放军人查出,开具招由,连人解送就近法司参详,给予释放明文,递回原籍官司,验收当差。若无法司明文递回者,里邻人等,即便拿送。原籍官司查明,准免逃回之罪,仍解原卫。其不该放免者,仍照充军逃回事例处决。干碍军职参究。嘉靖三十一年例,凡新军遇恩赦,给文放回。如无印信明文者,许邻里人等拿送官司,以逃军论。容听者,罪同。其随解随逃者,仍将军犯照依榜例,问发充军。纵本犯身故,亦解发子孙充当一辈。237
    ⑶赦免限制
    充军逃犯
    正德六年例,“凡矜疑饶死充军人犯,买嘱脱免在家,及到卫在逃者,虽遇赦不准免。仍拘勾户丁解补。其止终本身者,若在卫食粮差操,遇革方准释放,如彼时在逃,曾经勾取者,免调,仍解原卫。逃回病故者,照例清勾子孙一辈补伍。无子孙者除豁。”238
    恢复永远充军
    正德六年例,“凡充军人犯,宣德十年正月以前问发,并近问永远充军者,俱照例勾补。”239
    2、清代
    《大清律例》载,军犯在道会赦准流办理。240顺治十三年除十恶及受赃官吏盗欠钱粮不赦外,其余死罪皆减一等。军罪以下咸赦除之。十五年赦死罪以下。康熙二十一年赦军流以下。此后有许多大赦记载。241按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凡军流人犯发遣在途,会赦即放免。已到配所不准放免。到配而程限未满者仍准放。若虽在途,而计程已过限者亦不放免。过限而有事故,如患病阻风之类,有所载官司报勘文凭者听除去事故日数,不入程限。”242
    到配军流人犯也有赦免的。乾隆二年例,“军流人犯已到配所,向例遇赦不准放回。今加特恩。此等人犯内除情罪重大及免死减等实系凶恶棍徒外,其余因事议遣,在配已过三年,安静悔过情愿回籍者该督抚具奏请旨,准其回籍。又从前发遣各处之人,其情罪尚轻,该管官具奏请旨。情罪较重者原无赦回之例。今其中有年逾七十者,除强窃行凶等重罪外,其余各犯将所犯情罪具奏请旨。”243
    军流人犯在逃遇赦不分初犯再犯三犯俱免枷号,仍发原配。244
    ㈢减等
    明代充军无减等的规定。而清代在清理刑狱时,充军一般可获得减等。甚至在配军遣之犯也偶有减等。
    1、明代
    万历十七年五月壬戌,南京刑科给事中徐恒言:“查杂犯死罪准徒,军独不可减徒乎?”245
    2、清代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每遇京师雨泽愆期及炎暑特甚,奉旨清理庶狱,将军流以下人犯核其案情分别减等。恭遇翠华巡幸辇辂所经过省份军流以下人犯,皆敕令查核案由分别减等。又直省偶被水旱偏灾,一经奏闻,必特恩膏,将轻重罪囚酌以减等发落。发遣新疆等处人犯,情罪本轻,而年份久者,即予减等。到配未久者,扣满十年,情罪稍重而到配未久者扣满二十年皆予减释。”24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有不少具体的记载。如以乾隆朝为例,二、五、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三十二、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五、四十八、五十、五十三、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八、五十九年均以各种理由清理刑狱,各直省或某些省份军流以下人犯分别减等发落。嘉庆二、五年甚至在配军遣流徒各犯,均分别减等发落。247
    九、军官、军人犯罪
    在《大明律》中规定军官军人犯罪免徒流,发配充军。顺治三年《大清律集解附例》基本沿用《大明律》。雍正三年律则删除该项规定,改为军籍有犯。而由于军卫世袭制久裁,并未实行。
    1、明代规定
    军官军人充军有很多规定,只列举几项以证明。
    ⑴《大明律》的基本规定
    “凡军官军人犯罪,律该犯徒流者,各决杖一百。徒五等皆发二千里内卫分充军。流三等照依地里远近,发各卫充军。改发边卫充军者,依律发遣。并免刺字。若军丁军吏及校尉犯罪,俱准军人拟断,亦免徒流刺字。(军丁谓军官、军人余丁。军吏,谓入伍食粮军人,能识字,选充军吏者。犯罪与军人同。若系各处吏员,发充食俸司吏者,与府州县司吏,一体科断。”248
    ⑵《大明律》的其他规定列举
    “凡守边将帅,非奉调遣,私自使令军人,于外境虏略人口财物者,杖一百罢职充军。”249
    “各处守御军人在逃者,初犯杖八十,仍发本卫充军。再犯,俱杖一百,发边卫充军。三犯者,绞。”250
    ⑶万历《明会典》的规定列举
    “在京五军都督府,选差官舍,押解充军犯人。…酷害军犯,搜检财物,纵不脱放,各问罪。官调外卫,舍人发外卫,充军。”251
    “各沿边地方,各该镇守总兵、副参、游击、守备、都司卫所等官,但有科敛军人财物,及扣减月粮计入己赃,至三十两以上,降一级带俸差操,百两以上,降一级,改调烟瘴地面带俸差操,二百两以上,照前调卫充军。三百两以上,亦照前问发永远充军。”252
    “凡各处总兵官,卖放军人,包纳月钱者,正军至二十名以上,余丁至三十名以上,俱罢职,发边卫充军。”253
    2、清代规定
    雍正三年律有“军籍有犯”条:凡军籍人犯罪该徒流者,各依所犯杖数决讫,徒五等一律发配,徒限满日,仍发回原卫所(并所隶州县),流三等照依地里近远发直省卫所并所隶州县附籍。犯该充军者,依律发遣。25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有十二条与明代相仿的例。但注明“均系原例。雍正三年奏准,军卫世职久裁。旗员武职处分定例与此绝不相符。俱删”。255
    十、补役
    补役是明清充军的另一个重大区别。补役指充军人犯死后由子孙替补。这是明代兵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孙替补有两种情况。一是永远充军由子孙补役。二是终身充军人犯在逃身故。嘉靖、万历时,饶死充军人犯,发遣之前,在监病故,子孙可免补役。清初沿用了明例,雍正时删除。
    1、永远充军
    对于永远充军人犯死后,子孙如何补役,历朝的规定不是很一致,有一些差异。在本房勾补是基本规定。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在他房勾补的,如万历朝。到原籍勾补或只在着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也有区别。如弘治,在营无丁者,到原籍勾补。而万历时,只在着伍后所生的子孙中勾补。嘉靖、万历规定,未经发遣在监病故的,可以免勾补。
    ⑴本房勾补
    弘治十三年例,“凡真犯死罪免死,并叛逆子孙,及例该永远充军者,止在本房勾补,尽绝即与分豁。其杂犯死罪,并徒流等罪,照例充军及口外为民者,俱止终本身。”256
    ⑵他房勾补
    万历《明会典》载,“凡军户疏族,及异姓人,旧为同籍,分析后充军者,止于有罪人户下勾丁。若闻亲属充军,妄为文凭作分户在前,及祖孙父子异居,并在伍食粮年久者不许。若同籍人生前各自充军有故,尽本房勾补,无则以他房三丁以上者补役。不及三丁者,以其本房丁尽事由,行本部开豁。”257
    ⑶原籍勾补
    弘治九年例,“正军犯该打点诓财等罪充终身军者,及犯人命强盗、叛逆家属,真犯死罪宥死,永远充军者,俱在营有丁,就令补役,无丁者,原籍勾补。”258
    ⑷着伍后所生子孙替役
    万历《明会典》载,“凡永远充军,或奉有特旨处发叛逆家属子孙,止于本犯所遗亲枝内勾捕,尽绝即与开豁。若未经发遣,在监病故,免其勾补。其真犯死罪免死充军者,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行勾原籍子孙。以万历十三年新颁例到日为始,以前勾补过者,不得混行告脱。其余杂犯死罪,并徒流等罪照例充军,及口外为民者,俱止终本身。”259
    ⑷免勾
    嘉靖三年令,“凡免死例该永远充军囚犯,若未经发遣在监病故者,俱免勾补,其叛逆家属不用此例。”260
    万历《明会典》载,凡永远充军,若未经发遣,在监病故,免其勾补。261又永乐元年五月,五军都督府同三法司言:“官吏以罪谪戍,有死于道者,皆应补役,然罪有轻重。”上曰:“轻者免之,重者追补。若先尝逃窜,今后不悛,迁其家于边。”262
    ⑸清代删除勾补之例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凡永远充军,或奉有特旨处发叛逆家属子孙,止于本犯所遗亲枝内勾捕,尽绝即与开豁。若未经发遣,在监病故,免其勾补。其实犯死罪,免死充军者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行勾原籍子孙。以前勾补过者,不得混行告脱。其余杂犯死罪,并徒流等罪照例充军,及边外为民者,俱止终本身。”该条注,谨按此条系原例。雍正三年,因现今无勾补之例,奏明删除。263
    2、终身充军
    正德七年例,“其止终本身者,若在卫食粮差操,遇革方准释放,如彼时在逃,曾经勾取者,免调,仍解原卫。逃回病故者,照例清勾子孙一辈补伍。无子孙者除豁。成化三十三年例,为事充军,止终本身者,果在卫身故,申缴本部开豁。若非征调在外身故,未有本卫所相视明文,即系在逃,仍勾子孙一辈补伍。无者免补。”264
    
    
    ①本文载于《中国历代法制史考证》清代卷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见《而已集》
    ③《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详刑典》卷二十三、二十四
    ④《太祖实录》卷三十五
    ⑤《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详刑典》卷二十七《律令部汇考十三之六》
    ⑥《太祖实录》卷七十一
    ⑦《太祖实录》卷七四
    ⑧《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详刑典》卷二十七《律令部汇考十三之六》
    ⑨《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
    ⑩《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
    11见《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编第2册
    12《大清律集解附例》、《清史稿?刑法志一》、《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详刑
    典》卷四一
    13 见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四十、《清史稿?刑法志一》
    14 乾隆五年《大清律例》卷四十四、四十五
    15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四
    16 《大清现行刑律》、《清史稿?刑法志二》
    17 《明史?兵志二》
    18 《明史? 兵志三》
    19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四《兵部三十七?军政一》
    20 《明史?兵志四》
    21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四《兵部三十七?军政一》
    22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五《刑部三十八?军政二》
    23 《清史稿?兵志》卷一、二、三、四、五、六
    24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5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6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十三《兵部?兵籍?八旗拔补兵缺》
    27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一十四《兵部?兵籍?各省考拔营兵》
    29《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充军》
    30 《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六
    31 《太宗实录》卷四十九
    32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七《刑部?名例律?犯罪免发遣》
    33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
    34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三《刑部?名例律?五刑》
    35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36 乾隆《大清律例》卷四十四、四十五,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四
    37 《明会典》卷一百七十《 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38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二《刑部四?律例三?吏律?职制》
    39《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三《刑部五?律例四?户律一?人户以籍为定》
    40《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四《刑部六?律例五?户律二?仓库?收粮违限》
    41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三《刑部五?律例四?户律一?盗卖田宅》
    42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五《刑部七?律例六?礼律?祭祀》
    43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44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六《刑部八?律例七?兵律一?军政》
    45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46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刑部十?律例九?刑律一?贼盗?白昼抢夺》
    47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刑部十?律例九?刑律一?贼盗?盗贼窝主》
    48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49《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一《刑部三?律例二?名例下?在京犯罪军民》
    50《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四《刑部六?律例五?户律二?程课?盐法》
    51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52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二?律例一?名例上?应议之祖父有犯》
    53 《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刑部十二?律例十一?刑律三?杂犯》
    54 《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二百三十九。
    55 《太宗实录》卷二十上
    56《太宗实录》卷二十上、七十
    57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八《兵律?宫卫?宫殿门擅入》
    58嘉庆《大清律例》卷八《户律田宅?欺隐田粮》
    59嘉庆《大清律例》卷八《户律田宅?欺隐田粮》
    60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谋叛》
    61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三《刑律?犯奸?犯奸》
    62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典雇妻女》
    63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
    64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
    65 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刑律?诉讼?诬告》
    66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
    67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中?白昼抢夺》
    68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私越冒度关津》
    69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五《刑律?盗贼下?盗贼窝主》
    70 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诈假官》
    71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六《刑律?斗殴?斗殴》
    72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五《刑律?盗贼下?恐吓取财》
    73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一《户律?仓库上》
    74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三《户律?课程?匿税》
    75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二《兵律?邮驿?多乘驿马》
    76 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诈假官》
    77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军政》
    78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刑律?诉讼?越诉》
    79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伪造印信时宪书》
    80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一《刑律?受赃?在官求索借贷人》
    81《清史稿?刑法志二》
    82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83 乾隆《大清律例》卷四十四《总类》
    84《钦定大清会典》五十三《刑部》
    85嘉庆《大清律例》卷八《户律?田宅?盗卖田宅》
    84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
    87 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
    88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二《户律?仓库下?收支留难》
    89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强占良家妻女》
    90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二《户律仓库下》
    91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一《兵律?厩牧?宰杀马牛》
    92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中?窃盗》
    93嘉庆《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居丧嫁娶》
    94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中?窃盗》
    9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刑部》
    96 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
    97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四《刑律?盗贼中?白昼抢夺》
    98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四《刑律?盗贼中?窃盗》
    9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一》
    100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二《户律?仓库下?转解官物》
    101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中?窃马牛畜产》
    102 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一《刑律?受赃?私受公侯财物》
    103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二《户律三?课程?盐法》
    104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四《刑律?盗贼中?白昼抢夺》
    105 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强盗》
    106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六《刑律?人命?杀一家三人》
    107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罪人拒捕》
    108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三《户律?课程?盐法》
    109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强盗》
    11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一》
    11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二《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二》
    11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三《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三》
    113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私铸铜钱》
    114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私铸铜钱》
    115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强盗》
    116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中?窃盗》
    117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二《刑律?诈伪?私铸铜钱》
    118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六《刑律?人命?斗殴及故杀人》
    119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强盗》
    120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四《刑律?盗贼中?窃田野谷麦》
    121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罪人拒捕》
    12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三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人又犯罪》
    123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狱囚脱监及反狱》
    12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二《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二》
    12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2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2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三
    128《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五《刑部七?律例六?礼律?仪制》
    129《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充军?编发囚军》
    130《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充军?编发囚军》
    131《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编发》
    132《世宗实录》卷三百六十
    133《明史?刑法志一》
    134嘉庆《大清律例》卷五《名例律?徒流地方》
    13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136《清史稿?刑法志二》
    13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138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五《刑律?盗贼下?起除刺字》
    13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三《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三》
    14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二《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二》
    141乾隆《大清律例?名例?充军地方》
    142《清史稿?刑法志二》
    14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4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刑部?名例律》
    14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146嘉庆《大清律例》卷五《名例律?充军地方》
    14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14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14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15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5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
    15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
    15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5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刑部?名例律?徒流充军地方一》
    155《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十七?罪名三?充军?编发囚军》
    156《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四《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编发》
    15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
    158嘉庆《大清律例》卷五《名例律?充军地方》
    15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160《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一《刑部十三?律例十二?刑律四?捕亡
    161《明史?兵志四》
    162《明史?刑法志一》
    163《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五《兵部三十八?军政二?起解》
    164《神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一
    165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二《兵律?邮驿?公事应行稽程》
    16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6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兵部?武库清吏司》
    16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一》
    16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八《刑部?名例律?流囚家属》
    170《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17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六《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六》
    17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17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
    17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17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
    176《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四《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根捕》
    177《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一《刑部十三?律例十二?刑律四?捕亡》
    178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79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181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2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3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185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6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7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18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189嘉庆《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军政?从征守御官军逃》
    19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六《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
    191嘉庆《大清律例》卷八《户律?户役?收养孤老》
    19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19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二《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二》
    19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19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19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发配?军流》
    19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19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
    199《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20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六《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六》
    201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三《刑律?盗贼上?谋叛》
    20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20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一》
    20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0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20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20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一
    20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三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人又犯罪》
    209嘉庆《大清律例》卷二十八《刑律?斗殴下?奴婢殴家长》
    210《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21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1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13《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21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21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一《兵部?编发?军流》
    21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21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兵部?武库清吏司》
    218《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219《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五》
    22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六《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六》
    22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22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六》
    22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刑部》
    22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四《刑部?名例律?徒流迁徙地方四》
    225《清史稿?刑法志二》
    226《明史?刑法志一》
    227《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一《刑部三?律例二?名例下?老小废疾收赎》
    228《崇祯长编》痛史本卷一
    229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230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四《刑部?名例律?赎刑》
    231嘉庆《大清律例》卷五
    23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四《刑部?名例律?赎刑》
    23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23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四《刑部?名例律?赎刑》
    235见《明实录》
    236《武宗实录》卷六十六
    237《武宗实录》卷一百六十
    238《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39《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40嘉庆《大清律例》卷五《名例?常赦所不原》
    241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九《刑部?名例律?常赦所不原一》
    24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24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九《刑部?名例律?常赦所不原一》
    244嘉庆《大清律例》卷三十五《刑律?捕亡?徒流人逃》
    245《神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一
    246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刑部》
    247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三十《刑部?名例律?常赦所不原二》
    248《大明律?名例?军官军人犯罪面徒流》
    249《大明律?兵律?军政?纵军掳掠》
    250《大明律?兵律?军政?从军守御官军逃》
    251《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一《刑部三?律例二?名例下?军官军人犯罪免徒流》
    252《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刑部十二?律例十一?刑律三?受赃》
    253《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六《刑部八?律例七?兵律一?军政》
    254嘉庆《大清律例》卷四《名例?军籍有犯》
    255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二十七《刑部?名例律?军籍有犯》
    256《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57《明会典》卷一百六十《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58《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59《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一《刑部三?律例二?名例下?徒流迁徙地方》
    260《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61《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刑部三?律例二?名例下?徒流迁徙地方》
    262《太宗实录》卷二十下
    26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五《刑部?名例律?充军地方》
    264《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
    264《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兵部三十七?武库清吏司?军政一?勾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