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等赴芬兰进行学术交流
字号:

2015年12月2-5日,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管育鹰、周林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中国社科院与芬兰科学院的合作项目“创新成果法律制度移植-----中芬知识产权治理比较研究”的结项会议。会议由项目的芬兰执行方芬兰汉肯经济学院和赫尔辛基大学主办。

在为期两天的“创新成果法律制度移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研讨会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深圳大学、芬兰汉肯经济学院、赫尔辛基大学、欧洲专利局、芬兰专利商标局、芬兰教育部、芬兰东方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德国歌德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芬兰瓦锡兰集团公司等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企业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明德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机构改革”的主题发言。他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主要机构及相关职能和程序,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定与修订的进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做了全面的梳理,并就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精辟、深入的分析和评论,为欧洲研究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行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他指出,相对于欧洲几百年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史,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后的任务应当是注重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

周林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信息法在中国:如何解读欧洲版权法典?”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版权制度遭遇到实施的困难,比如海量使用与事先授权许可的矛盾,以及精神权利的保护问题,因此各国都产生了改革版权制度、维护信息自由的呼声。他以《欧洲版权法典》为例,该法典对作品、作者身份与权利归属、精神权利、经济权利以及限制等问题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周林教授分析了其中对中国著作权法的修订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管育鹰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的主题发言,全面介绍了此议题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讨论,并分析和介绍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利法对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用的规定、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和相关立法的进程。她指出,传统知识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各个方面均有关系;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应当承认传统知识的价值、尊重传统族群的精神权利。并通过各种途径为保有传统知识的族群提供一定的回馈。

李明德、管育鹰、周林教授还分别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针对欧洲学者关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移植、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移植于发展、3D打印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等主题发言做了精彩的点评。两天的研讨会内容充实、紧凑,中外学者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等不同国情下的运行状况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加深了双方的理解。

研讨会结束后,中芬合作研究者对项目实施三年来的情况做了回顾和总结,并各自发表了参与此次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的心得体会。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项目除了历次国际研讨会的圆满举办之外,作为双方合作的集体智慧结晶,最引以为豪的是将于2016年初正式出版的合作论文集。该著作由芬兰汉肯经济学院Nari Lee教授、NiklasBruun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教授主编,由知名国际出版商Edward Elgar出版,中方合作研究者及作者包括李明德、管育鹰、周林、李扬、吴伟光、赵启杉。

最后,中芬合作者交流了双方今后的研究领域,并探讨了继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