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陈 玺:《宋代诉讼惯例研究》
字号:

《宋代诉讼惯例研究》

陈玺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年版

 

【作者简介】

 


陈玺,男,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湘潭大学法学院双博士后。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院长、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院长、三级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疆大学双聘博导。第五届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兼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法学会唐律研究会秘书长。在《法学家》《法学》《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2010、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等项目。成果入选2016年、202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第七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获得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历史学最高奖),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西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第四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2016年入选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19年度全国百名博士后科学基金获得者选介》。

 

【内容简介】

《宋代诉讼惯例研究》(陈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系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2023年2月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法学学科发展。”《宋代诉讼惯例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断,为当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历史镜鉴和理论支持。就学术价值而言,该书旨在拓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就实践意义而言,该书是为贯彻德法兼修、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动“新文科”“新法科”发展,构建“法治学”学科体系的有益尝试。

 

 

宋代诉讼惯例是指两宋诉讼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为官方和民众普遍认同并加以恪守的各类习惯性规则。该书立足中国古代诉讼规则的生成、发达与运行,以两宋时期(960年—1279年)为历史剖面,以诉讼文明为研究视阈,以诉讼惯例为具体对象。通过勾勒宋代诉讼法律文明的历史图景,诠释诉讼惯例、诉讼制度、诉讼观念、诉讼文化、诉讼学理等元素的交互关系。经由系统考察唐宋时期诉讼规则继受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历史轨迹与后世影响,最终查明我国固有诉讼规则之发展规律、适用状态、演进模式、转型格局等,为全面依法治国伟大方略的实现提供理论诠释和历史镜鉴。本书全景式展示宋代君臣长期秉持的“祖宗之法”,在司法领域形成、运作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生动图景。剖析了中国社会自“中古”转入“近世”之际,“故事”等惯例性规则在法律创制、法律适用、法律实践等领域之地位、功能与价值。本书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滋养和历史镜鉴,研究中搜集的宋代官箴、法谚、案例、数据等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可以通过多种现代传媒途径予以直观展示,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重要素材。

该书是作者继《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又一力作。《宋代诉讼惯例研究》入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选介汇编》(2021年),在《现代法学》《法律科学》《证据科学》《法律史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阶段性成果,能够起到法治宣传教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诉讼法制通论研究

(一)通史类著作

(二)断代类著作

(三)专题类著作

二、宋代诉讼法制研究

(一)诉讼规则研究

(二)诉讼理论研究

(三)诉讼观念研究

(四)诉讼文化研究

(五)诉讼惯例研究

三、宋代法律文献研究

(一)《宋刑统》

(二)《天圣令》

(三)《庆元条法事类》

(四)《名公书判清明集》

(五)《宋史•刑法志》

(六)《宋会要辑稿》

(七)其他

四、宋代法律体系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体系架构

三、主要创新


第二章 总论

第一节 宋代故事之地位功能

一、宋代故事之定名

二、宋代故事之地位

三、宋代故事之功能

第二节 诉讼惯例之运行样态

一、纠弹惯例

二、受案惯例

三、惩赃惯例

四、覆奏惯例

五、恤刑惯例

六、赦宥惯例

第三节 诉讼惯例之因革路径

一、复旧

二、立新

三、破例

四、折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诉

第一节 越诉法令渊源与属性

第二节 越诉事由的重新检视

一、租税征纳

(一)二税

(二)和买

(三)和籴

(四)商税

(五)盐茶

二、科率摊派

(一)收买物色

(二)杂钱征纳

(三)征收民物

(四)征发民力

三、狱讼决断

四、救济优抚

第三节 非违事由的受案规则

一、主司整饬

二、监司按劾

三、台谏弹奏

四、人户越诉

五、旁人告赏

第四节 越诉案件的处置规则

一、出榜晓示

二、法令援引

三、罪名罚则

第五节 越诉现象的时代评判

一、规则厘定

二、观念冲突

三、狱讼裁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干己之诉

第一节 不干己之法的形成始末

第二节 不干己之诉的启动路径

一、言事转对

二、进章论奏

三、旁人揭举

第三节 地方司法与不干己之诉

一、诉讼理念

二、告诉事由

三、诉讼程序

四、告诉罚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赦前事之诉

第一节 告诉禁令之表述方式

第二节 赦宥诏敕之时效掌控

一、审查机制

二、预警机制

三、甄别机制

四、惩治机制

第三节 赦前罪过之司法裁判

一、免责

二、减等

三、降贬

第四节 严重罪行之追诉处置

一、叛逆

二、人命

三、贼盗

四、杂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取会

第一节 取会规则之体系架构

一、公文管理

二、期限管理

三、羁押管理

第二节 取会程序之实际适用

第三节 取会诸弊与应对策略

一、取会阻滞

二、回报稽留

三、禁系淹滞

第四节 取会积弊之成因考量

一、州县难治

二、有司渎职

三、治狱草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鞫治

第一节 推鞫基本原则

一、五听断狱

二、狱贵初情

三、一问得情

第二节 鞫治惯例举要

一、躬亲狱讼

二、诏狱专司

三、亲加引对

第三节 大臣降责惯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问

第一节 三问不承与追摄刑讯

第二节 三问规则之实施状况

第三节 三问不承与众证结案

一、伏罪推定

二、欺隐抵赖

三、锻炼推结

第四节 孙觌赃案之程序瑕疵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录问

第一节 录问内涵之转型重塑

第二节 录问规则体系之构成

一、遴选机制

二、审录机制

三、奖惩机制

第三节 京城诸狱之录问模式

一、纠察司录问

二、诏狱特使录问

三、御史台、刑部录问

第四节 地方狱案之录问模式

一、差官录问

二、邻州录问

三、监司录问

四、邻路录问

五、大辟聚录

第五节 个案裁判与规则背离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杂治

第一节 宋代杂治之类型

一、奉诏杂治

(一)开封府

(二)大理寺

(三)御史台

(四)其他

二、遣使杂治

三、有司自鞫

第二节 宋代杂治之构成

一、御史

(一)郑侠案

(二)太学案

(三)皇甫旦狱

二、内侍

三、学士、谏官

第三节 宋代杂治之程序

一、告劾

二、勘验

三、讯问

四、审谳

五、移送

六、集议

第四节 杂治罚则之适用

一、处置范围

二、法官责任

三、罚则类型

第五节 杂治之政治逻辑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狱空

第一节 两宋诸司狱空事迹

一、开封府

二、大理寺

三、临安府

四、提刑司

五、府州军

六、诸县

第二节 断绝狱空故事因革

一、断绝公事

二、奏报表贺

三、降诏奖谕

(一)身份奖谕

(二)荣誉奖谕

(三)物质奖谕

四、起建道场

第三节 不奏狱空与妄奏狱空

一、不奏狱空

二、妄奏狱空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雪活

第一节 雪活酬赏惯例之形成

第二节 雪活酬赏惯例之行用

第三节 雪活酬赏惯例之突破

一、滥行酬赏

二、弃用酬赏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长流

第一节 宋代长流之裁决流程

第二节 宋代长流之体系构造

一、除名

二、发遣

三、随流

四、籍没

五、免黥

六、叙复

第三节 宋代长流之地理布局

一、广南东、西路

二、沙门岛

三、京西、淮南、荆南

第四节 宋代长流之性质变革

一、长流刑罚地位厘正

二、长流与配隶之抵牾

三、长流与编管之互文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停刑

第一节 停刑之唐宋因革

第二节 两宋圣节停刑

第三节 两宋庆节停刑

第四节 其他期日停刑

一、假日

二、大祠、雨雪未晴、太岁、国忌

三、特定干支纪日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赐死

第一节 赐死令文消亡之迷局

第二节 祖宗家法与赐死特例

一、佞幸之狱

二、靖康之狱

三、炎兴之狱

第三节 赐死规则之基本构成

一、鞫治

二、宣敕

三、行刑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骨价

一、法例再造:蕃汉交涉之规则重塑

二、经略边陲:骨价适用之个案考察

三、通则渐行:骨价赔付规则之变化

本章小结


结 论

一、诉讼惯例之法理基础

二、诉讼惯例之构造逻辑

三、诉讼惯例之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今人论著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三、学术论文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四、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