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熊秋红研究员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字号:

本报讯记者蒋安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心未来发展研讨会于6月8日举行。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共有13位国内著名刑事法学者,分别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陈瑞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张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熊秋红,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龙宗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冯军、何家弘、谢望原、刘明祥。此前,刘明祥教授已被人大法学院邀请担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席。时延安教授代表中心宣读了聘请决定,并向与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中心主任时延安教授向与会委员介绍了中心未来发展设想:在科研方面,继续保持人大刑事法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扩大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推出一批高质量、开拓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在网络犯罪、腐败犯罪惩治预防两大领域形成国内绝对优势,在国际学术界确立一定的话语权;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明晰刑事法领域实践人才和科研人才两种不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并予以实施,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培养出一批“90后”拔尖刑事法学研究人才;在智库建设方面,继续整合中心研究力量,为国家刑事立法、司法机关提供对策性建议,为国家整体刑事法制建设提供政策性建议。“十三五”期间重点就反腐败立法、网络犯罪立法、国际犯罪惩治、刑事司法改革等重大问题向中央政法领导机关、国家立法机关提供法律建议案。

就中心未来发展,各位与会委员提出了建议。陈卫东教授认为,中心的规划契合实际情况,考虑到了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认为规划可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作为专门刑事法研究机构,基本技能是“研究”,要以“研究”为主,“研究”首先要有“人”,高水平的人才非常重要,要克服单打独斗,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解决了人要解决条件,还要有长远的规划,要有自己的品牌,论文抓住主要阵地,三大刊、核心文刊等,把中心做成学界风向标。新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要认真履职,支持年轻人的工作。陈兴良教授提出,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带领中国刑事法律发展,为中国法律做出大贡献,从中心成立到今天,一直是刑事法律重镇,中心为刑事法律组织研究提供方便,组织全国、国际性有影响的交流活动,客观评价过去,未来再接再历,年轻队伍整齐,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更好地从事理论研究,坚持以科研为主,积极培养人才。曲新久教授高度评价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做出的贡献,认为应该对基础理论作更大投入,像陈璇、蔡桂生等年轻人很突出,同时,在应用领域有发展会更好,中心还可以扩展新领域,像环境法等。谢望原教授建议,第一个方面,要着眼于未来,一定要多学科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要整合综合实力,调动学科积极性、主动性,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第二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多元化,要向国际看齐,要有战略,引进优秀人才;第三个方面,加强中心与立法、司法部门的合作,使中心的研究成果有更大影响力,使中心研究参与立法、司法;第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会议,支持中心的工作。冯军教授建议,一是要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建议邀请国外著名教授讲座,召开国际性会议,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二是要加强国内学者与中心的交流,召开会议、做学术报告等;三是要为中心引进人才,为研究员提供条件;四是要落实中心制度建设,做好中心研究员评审工作;五是要以中心名义招收博士,培养人才;六是要重视文献资料建设,做好资料汇编,设立图书中心等。与会中心研究人员积极参与讨论中心未来发展基本规划,建议落实中心规划,设立专门行政工作人员,做好网站、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工作,建议设立图书室,引进外文资料以及经典资料,对科研人员设立奖励机制,更新中心基础设施等。

(原标题:《国内13位刑法学者加盟人大刑事法律科研中心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来源:《法制日报》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