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君副研究员在牛津大学法学院做学术讲座

小
中
大


正在牛津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访问的戴瑞君副研究员于2017年3月1日在牛津大学国际公法研究论坛(PIL Research Seminar)做了“中国缔结的双边条约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问题”的专题学术讲座。
戴瑞君副研究员首先简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涉条约事项的基本制度,然后着重结合2016年9月29日新加坡上诉法院关于“Sanum投资公司诉老挝”案的判决,研讨了中国缔结的双边条约是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在演讲中,戴瑞君主要从习惯国际法的认定与适用、关键日期理论的运用、条约解释等方面指出了新加坡上诉法院判决的错误之处。
演讲之后,戴瑞君又对与会学者提出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与联邦制的区别、不平等条约的国际法意义、外交事务与对外事务的关系、“关键日期”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深入交流。
牛津大学国际法领域的教授与研究人员近20人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