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王敏远研究员参加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课题定评会
字号:

原标题:张文显副会长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课题定评会

11月17日下午,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定评会在中国法学会机关举行。定评会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李仕春主任、李存捧副主任、彭伶副主任,研究部学术研究处姚国艳副处长参加定评会。中国法学会机关纪委委员、民主与法制社副总编黎伟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王敏远教授应邀全程参与和监督定评工作。

本年度课题评审工作严格遵循《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分两个阶段进行了专家评审。第一阶段为内容评审,评审指标主要涉及申请人对课题价值的理解、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性、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阶段为基础评审,评审指标主要涉及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在课题选题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计划和成果形式等。两个阶段均采用通讯评审方式背靠背进行,尽最大可能避免干扰。内容评审阶段确保绝对匿名,专家与专家之间完全匿名,专家与申请人之间完全匿名。基础评审确保专家与专家之间完全匿名,专家对申请人匿名。两轮评审专家完全不交叉。第一阶段即内容评审阶段评分排名前35%的,进入第二阶段即基础评审阶段,其余淘汰。内容评审第一名领先第二名30分以上的,直接列入立项建议名单,不再进行基础评审。按内容评分占65%、基础评分占35%的比例计算两个阶段的总分。

在定评会上,研究部提供了参加两个阶段评审的全部课题的评分表。除了个别课题因为第一阶段评分超出第二名30分而无需进行第二阶段评审之外,每一个课题两个阶段共6位评审专家的姓名、打分情况和专家意见都原原本本得到体现,让人一目了然。会议严格按照两个阶段总分的高低,对每一课题进行了审议。个别资助课题出现只有一个人申报的,会议还查阅了该课题的原始申报书。经过2个小时的审议讨论,最终确定了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拟立项名单。其中,重大课题1项(资助经费20万元),重点课题9项(资助经费12万元),一般课题65项(资助经费6万元),青年调研项目21项(资助经费4万元),自选课题180项。上述立项课题中,有6项重点课题、19项一般课题从自选课题中择优产生。自拟选题的重点课题从各组总分排名第一或第二且课题主持人具有正高职称或者局级以上行政职务的自选课题中确定。自拟选题的一般课题从各组总分排名第一、主持人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具有法学博士学位的自选课题中产生。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各流标1项。

最后,两位全程参加定评会的监督人都发表了意见。中国法学会机关纪委委员、民主与法制社副总编黎伟华表示,整个评审工作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尊重两轮评审专家的打分,严格按照最终得分的排序进行确定是否立项,资料全面真实,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王敏远教授也高度肯定了课题评审工作。他说,今年的课题评审工作有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前期准备和组织非常充分,研究部在评审前做了扎实细致的基础梳理工作,评审专家很权威,评审尽职尽责。第二,课题指南设计的选题既理论联系实际,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自选课题的质量也很高,非常契合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注重实践性、对策性的特色。第三,评选过程非常公正,严格遵循《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充分尊重评审专家意见。他充分肯定了邀请专家参与和监督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议中国法学会加大对部级课题招标和评审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学者的研究兴趣。

本年度课题招标工作,是《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于2016年4月第二次修订后的第一次面向社会招标,得到了法学法律界的高度关注,共收到申请材料1367份,创下了历史新高(2014年为1071份,2015年为1261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法学会课题评审工作的以下做法得到了法学法律界的高度认可:

1.坚持全过程通讯背靠背匿名评审,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

2.坚持电子申报,立项前不需要提供纸质版申报书、不需要相关部门盖章、不需要出具学历和职务职称证明,确保简化手续、方便申报人申报;

3.坚持设内容评审和基础评审两个阶段,突出课题申报实质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兼顾申报人的研究基础;

4.坚持在充分征集课题选题、增强课题选题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同时,留出部分资助课题的名额,从自拟选题的课题申报书中择优确定;

5.坚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专门设立青年实证调研项目,引导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关注国情、从问题出发、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并且坚持降低申报者的条件,青年实证调研课题申报人的条件调整为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或具有法学博士学位或属于法官检察官或为二年级博士研究生;

6.坚持评审信息最大限度第一时间公开,包括公开全部评审专家名单、评审办法、评审程序、评审指标及分值、拟立项课题主持人基本信息,保障申报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正;

7.坚持研究部主任、副主任全体负责人参加全流程关键环节,加强研究部内部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坚持学会主管领导亲自主持定评会,提升定评工作的权威性;

8.坚持邀请纪检部门负责人、专家代表参加定评会,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纪检监督、专家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个申报人、每一份申报书都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在1367份课题申报书中,资助课题申报书505份,自选课题申报书862份。按申报学科分类,共有法理学138份(含自选课题100份),法制史学32份(含自选课题27份),宪法学39份(含自选课题30份),行政法学130份(含自选课题70份),刑法学152份(含自选课题85份),民法学130份(含自选课题99份),商法学51份(含自选课题21份),经济法学139份(含自选课题100份),刑事诉讼法学91份(含自选课题55份),民事诉讼法学88份(含自选课题46份),知识产权法学63份(含自选课题42份),社会法学71份(含自选课题50份),环境法学71份(含自选课题50份),国际公法学49份(含自选课题31份),国际私法学22份(含自选课题16份),国际经济法学45份(含自选课题40份)。此外,根据申请人对科技领域和网络领域法律问题关注度较高且较为集中、分别收到12份和40份申请材料的情况,为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本年度课题评审中专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评审。

第一阶段专家评审共分27组,于9月23日—10月7日进行。10月21日,在中国法学会机关党委纪检处林洪武处长监督下,按得分高低确定了543份课题申报书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第二阶段专家评审共分14组,于10月21—31日进行。两轮评审结束后,研究部学术研究处比对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司法部项目、以及中国法学会2013年、2014年未结项主持人,对所有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的申报课题进行了查重。

10月20日,拟立项课题名单已经在中国法学会官网(https://www.chinalaw.org.cn/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922&InfoID=21983)和中国法学创新网(http://www.lawinnovation.com/index.php/Home/Xuejie/artIndex/id/14358/tid/1.html)公示。公示期满后,将根据公示情况报中国法学会党组审议,经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立项公告,并立即办理立项手续和拨付资助课题的首批经费。

据了解,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主要法学院校,基本上都已经认定中国法学会课题为部级纵向课题。

来源:中国法学会网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