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新华社报道李赞副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公益活动的事迹
字号:

原标题:北大博士成立公益组织用爱与陪伴温暖孤独老人

新华网长沙10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谢樱)2日,20余名义工在北大博士李赞的带领下,利用国庆假期走进长沙康乃馨老年人呵护中心,用“爱与陪伴”温暖那些家人不能陪在身边的孤独老人。

“如今中国有4000多万失能失智和罹患晚期癌症、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严重的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临终重症老人,他们大多面临着孤独空虚、惧怕死亡、无助无力的精神困扰。”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赞告诉记者,“城市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医疗护理要解决起来可能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唯独老人的心灵呵护,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几乎90%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老人难以得到精神世界的幸福。”

在北京投身老年人关怀义工工作几年后,李赞于2014年回湖南在民政部门登记创办了长沙市爱与陪伴老人呵护中心,以一家民间非营利公益机构,与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结成价值观连锁,培养专业义工和从业者,“让老人心灵呵护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

李赞与朋友联合出版了《爱与陪伴——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形成了老人心灵呵护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爱与陪伴的十大技术:用心倾听、祥和注视、同频呼吸、抚触沟通、音乐沟通、动态沟通、经典诵读、零极限、“三不”技术和同频共振。把老人心灵呵护事业先行者的思想智慧和经验积累体系化、理论化,帮助人们保持喜乐祥和、平静轻松的心态来做好家里和身边人的爱与陪伴。

“从刚开始创办时的几个人,到现在长沙的义工已经发展到近2000人。最小的义工才4岁,年龄最大的有72岁。”李赞把位于望城区桥驿镇老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公益的培训基地,“每一位报名的义工都要经过多次的上岗培训,根据实践、培训的多少我们把义工分星级,由高星级的带领低星级,老义工带新义工,大家一起开展服务。”

“通过学习爱与陪伴文化,义工志愿者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陪伴老人,对于促进家庭、工作的和谐、快乐,有启发作用。”义工唐立志说。

截至目前,李赞和他的义工队伍共为长沙的12个养老院、2个社区的老人,提供超过4000人次的心灵呵护服务,身影遍布湘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长沙市第一福利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麓山老年公寓、康乃馨老年呵护中心、中南院社区等,给予老人心灵上的呵护与慰藉,创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北京、南京、长沙、厦门、广州、深圳、武汉、郑州、重庆、拉萨、乌鲁木齐、太原、呼和浩特、牡丹江、潍坊、新乡等近四十个城市有从事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的专业队伍,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老人家庭提供专业的老人心灵呵护服务。全国大约有20000多名专业义工和从业人员,累计为老人提供数万人次心灵呵护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培训,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义工,辐射更多的地方,让中国老人们能有一个温馨有爱的晚年。”李赞说。(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