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陈泽宪所长出席第六届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
字号:

编者按: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权研究会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于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人权和司法领域的近40位专家学者、法官、律师以及相关领域人士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陈泽宪所长应邀出席并主持专题研讨。本届研讨会以“法治国家建设与加强人权保障”为主题,与会中美专家学者就两国执法机关保障涉案人员权利的新进展、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人权保障理念、引导律师在司法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坦诚交流。

第六届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于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陈泽宪所长应邀出席并主持专题研讨。

本届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权研究会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中美两国人权和司法领域的近40位专家学者、法官、律师以及相关领域人士参加了研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研讨会以“法治国家建设与加强人权保障”为主题,与会中美专家学者就两国执法机关保障涉案人员权利的新进展、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人权保障理念、引导律师在司法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等议题深入探讨,坦诚交流。

黄孟复在会上表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人权司法保障的内容;前不久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规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未来五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将成为“中国人权史上的里程碑”。

崔玉英表示,人权问题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中美有共识,也有分歧,加强在人权领域的交流沟通非常必要。两国应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国家人权发展状况,尊重不同的人权道路选择。

与会美方代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指出中国的人权司法保障和司法体制改革解决了很多过去的遗留问题,美方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充满信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表示,36年来,中国变得更加开放,公正、自由。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雅各布斯说:“很高兴看到中国在法制建设下逐步向前发展,我们希望能最大化地了解中国及其法制建设进程。”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法官约翰•沃克表示:“中国的人权保障和司法建设正在发展,这是一个过程,但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推进司法建设、确保公平公正和公民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投诉的权利等问题对于中美两国都是共同的挑战,在很多方面,我们也需要向中国学习。”

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是中美两国非政府组织间人权交流对话的重要机制,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对促进两国在人权司法领域沟通交流,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