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刘作翔研究员出席第五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
字号:

原标题:第五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西政网讯(通讯员李超群) 11月27-29日,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第五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以“法律社会学的魅力:社会学与法学的对话”为主题,由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我校法理学科、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重庆市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法社会学研究所、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协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思想战线》、《人文杂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国内知名学术刊物的10多名编审专家应邀参加,是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

开幕式上,付子堂校长表示,根据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精神,深化发展跨领域跨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是我校在“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奋斗目标。学校一直重视法学与非法学的交叉发展,尤其重视法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特别是近年来法理学科、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重庆市“2011计划”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法律社会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希望新一届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积极呼吁学界深度关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推动跨学科法律研究,进一步深化法学与社会学的对话交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新的智识力量。

郭星华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法律社会学最早是由法学界内提出的,社会学界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批青年才俊为法律社会学做了许多重要贡献。郭会长同时号召学界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学科的具体称谓,应该放开视野,促进跨学科交流。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郭星华会长、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李瑜青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何明升教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尤陈俊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卢国显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周尚君教授分别就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司法公开制度建设、警事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基本观点、中国青年反腐观念、社会法学的发生与发展、法律社会学个案研究、地方法治竞争的逻辑范式与运用作主题发言。《环球法律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作翔研究员,我校行政法学院赵树坤教授作精彩点评。在分组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分为三个会场、六个单元,围绕着“法社会学实证研究”、“社会学理论与法学发展”、“地方法治与社会治理”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与会期间,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换届大会。我校张永和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周尚君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陆幸福教授、梁坤副教授当选为理事,张善根副教授继任副秘书长。

来源:西政网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