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华文研究员提供证词
小
中
大
中国法学网讯 据我国外交部消息,对黄海勇诉秘鲁政府案作出判决,认定秘鲁政府可以将黄海勇引渡回中国。开庭审理前,作为秘鲁政府邀请的非出庭专家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柳华文研究员经法庭同意向法庭提交了有关中国人权法律保护状况的书面证词。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人权法院出庭,也是美洲人权法院成立以来首个引渡案件。
在中秘按双边引渡条约商议引渡涉嫌重大走私犯罪主犯黄海勇的过程中,黄曾为抗拒引渡,聘请律师以中国刑事法治中的“死刑”和“酷刑”问题向美洲人权委员会提出申诉;美洲人权委员会于2013年7月作出报告,要求秘鲁政府停止引渡黄海勇,并对中国的死刑和“酷刑”状况表示担忧。随后,黄海勇引渡案提交给美洲人权法院。美洲人权法院是除美洲人权委员会外美洲人权区域保护的另外一个重要机构,其职能是根据《美洲人权公约》管辖美洲国家(实际上主要是拉美国家)有关人权的案件和相关法律事务。
2014年9月3日,美洲人权法院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的巴拉圭最高法院开庭,审理中国政府向秘鲁政府提出引渡申请的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的中国公民黄海勇引渡案。此次庭审由该法院7位法官中的5位组成法庭。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孙昂参赞和秘鲁前司法部长托马博士作为秘鲁政府邀请的3位专家证人,经美洲人权法院批准到庭作证。法庭全天听取了秘鲁政府方面的3位专家证人的证词,并由各方进行了盘问和辩论。赵秉志教授主要围绕与本案相关的中国刑事司法程序和实体问题以及中加遣返赖昌星案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作证,回答了各方盘问;孙昂参赞则主要围绕中国引渡法制与实践以及中加遣返赖昌星的外交承诺进行。秘鲁前司法部长托马博士的作证及各方对其的盘问主要围绕与本案相关的中秘引渡条约和秘鲁相关国内法律问题而进行。在当天下午三位专家证人作证结束之后,参与庭审的三方又进行了辩论和陈述。
按照惯例,庭审结束后一年左右宣判。2015年9月17日,美洲人权法院的法庭作出了秘鲁政府胜诉的裁判。10月6日,国家海关总署缉私局许文胜副局长率该局一处主要负责同志邀请赵秉志教授和柳华文研究员就此案的判决及其意义等进行了座谈。本案意义重大,加深了国家间对法治、人权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刑事法制与实践,为我国当前反腐败法治中的海外追逃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对我国今后在拉美国家的追逃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在欧洲方向的追逃工作。